漁政311船

漁政311船

中國漁政311船原是南海艦隊南救503船,2006年底調撥給南海區漁政局,做為國家公務船使用。2008年12月16日離廣州市登泰船廠試航。該船的總噸位4450噸、長113.5米、寬15.5米、續航力3500海里、持航50個晝夜、無限航區、配備現代化的通信導航設備GMDSS、最大航速可達20節。是中國目前漁政系統噸位最大,航速最快,通導設備最先進的漁政“巨艦”。

裝備

中國漁政311船原是南海艦隊南救503船,2006年底調撥給南海

(圖)漁政311船漁政311船

區漁政局,做為國家公務船使用。2008年12月16日離廣州市登泰船廠試航。該船的總噸位4450噸、長113.5米、寬15.5米、續航力3500海里、持航50個晝夜、無限航區、配備現代化的通信導航設備GMDSS、最大航速可達20節。是我國目前漁政系統噸位最大,航速最快,通導設備最先進的漁政“巨艦”。 該船的投入使用將較大程度上加強了中國南海乃至專屬經濟區的漁政管理力量。漁政船的武器配備一般就是高壓水槍了!

時事點評

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向菲律賓海軍轉交了6艘配置重機槍的美軍艦艇。雖然當事者聲稱此舉是反恐所需,但是在南海爭端的敏感時刻,此舉仍然引人關注。

與此同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也在近日表示,雖然中方認為中美船隻對峙地點,屬於中國專屬經濟區以內,但是美國有權力進入這片水域。

進入2009年,中國沿海突然風起雲湧,中國和鄰國之間圍繞領海歸屬和開發的爭端爭議,頻頻出現在各類媒體的顯要位置。隨著中國海事部門高調出擊,捍衛藍色主權的呼聲也在媒體和社會迅速傳播。今年2月以來,圍繞我國領海發生的爭端和爭議頻頻發生。

從2009年2月1號開始,日本海上保全廳派遣可以搭載直升機的巡視船,常駐釣魚島海域,加強對釣魚島的警戒,2月中旬,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機械法案,把我國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自行劃為菲律賓領土,3月5號,馬來西亞總理兼國防部長巴達維登錄中國南沙群島的彈丸礁和光星仔礁試圖宣誓馬來西亞對這樣島礁具有主權,3月10號,美國海洋檢測船無暇號在我國南海專署經濟區內實施作業時被五艘中國船隻保衛,為認為是自2001年中美軍機在南海相撞事件之後,中美發生的最嚴重的軍事對峙,美軍隨即派遣軍艦前往中國南海為無暇號護航。

軍事專家宋曉軍:派漁政船是表明中國不想以大欺小

近期圍繞我國領海主權歸屬和開發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除去釣魚島是中日之間的老話題,其餘幾件都發生在中國南海。美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都在同一時間湊在一起,向中國的南海,這僅僅是一個巧合嗎?事件頻繁發生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玄機?就此,中國之聲採訪了軍事專家宋曉軍先生。

中國之聲:宋曉軍先生您好!有分析認為,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一些舉動,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公約”規定,締約國必須在今年5月13號之前,向聯合國“劃界委員會”提交“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案”。因此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才會急匆匆到南海宣示所謂主權,搶占地盤和輿論優勢。但是,對美國“無暇號”海洋監測船進入中國專屬經濟區一事,這個理由是解釋不通的。因此我們想知道,最近發生在中國南海上的一系列事件,除去“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樣的表面原因以外,還有哪些深層的原因,讓鄰國,甚至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都對中國南海這么感興趣?而且在時間上,都湊到一起向中國發飆,也僅僅是個巧合嗎?

宋曉軍:美國進入南中國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2001年開始,小布希上台後,我們知道4月1號有南海的撞機事件,美國一直在中國南海活動,搞軍事偵查。這次美國軍方為什麼這么高調把這件事情暴露出來,更多是它和美國政府聯手一起對中國進行敲詐,怎么敲詐呢?現在美國的經濟正在下行階段,還沒有走到谷底,他希望中國能夠更多去買它的國債,美國彭博新聞社有一篇分析,說如果買兩萬億的美國國債,美國富了,美國就可以買中國出口的東西,這樣中國也可以增長8%。恰恰是美國軍方和歐巴馬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聯合對中國的勞動人民的血汗前進行敲詐,這是問題的本質。當然它利用了聯合國海洋法的一些解釋的模糊段,利用了5月13號提供大陸架的契機在敲詐。

中國之聲:根據您的分析,我覺得我們派漁政311船駛入西沙群島,宣誓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歸屬這件事情,調門變高,似乎可以解釋了,您是這樣認為的嗎?

宋曉軍:咱們有很多的系統,還有海洋局的船,去這個地方告訴周邊的國家在5月13號前不要把事情做得過大,違背原來商討過的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的協定,90年代都已經達成了協定。第二個,破壞美國的陰謀,因為它希望我們跟周邊的國家打起來,這樣他對我們敲詐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因為你在前面打了,他在後面撐腰,你的海軍力量不行,你就必須跟他交涉,交涉的過程當中,他就說我做協調,但是你得買我的國債。

中國之聲:明白了,您的分析挺有道理,能不能進一步解讀一下。為什麼我們這一次是派漁政311船,這種變化預示著什麼?

宋曉軍:我們派漁政311船,恰恰證明了我們不想跟東協周邊的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發生衝突,因為這些國家也是遭受海上霸權屈辱的國家,而且他們的產業結構跟我們現在確實有相似之處,但是將來會有很好的配套,那是我們的鄰居,我們不可能派更多的軍艦去和這些國家示威,那就是以大欺小了。這是我們通過既維護我們的海洋權益,同時在外交上,我們要拿捏住度,不讓背後美國人的敲詐得逞,所以我們選擇了漁政的船來宣誓我們的主權,或者維護我們的海洋權益。  著名評論員杜平:海洋爭端和金融危機有關。

新加坡《聯合早報》著名評論員杜平接受了中國之聲的獨家專訪,談了他對中國南海主權爭端的看法。

中國之聲:杜平,你好!為什麼近一段時間我國南海出現這么多爭端?

杜平:大概跟現在的金融危機有關係,最近這些天,中國的網友還有民眾也在提為什麼,當世界,尤其是美國和亞太國家對中國經濟抱有希望的時候,都指望中國的經濟儘早復甦,帶動世界經濟復甦的情況下,為什麼在領海的問題上,提出挑戰或者不太好的行動。我覺得可能跟經濟狀況有關係,當前所有國家的經濟都遇到困難,民眾的情緒也不是很好,對政府也不是非常支持。所以一些國家的政府,民意支持率相當低,包括像菲律賓這樣的國家,經濟本來就不好,可能總統選舉快到了,政治領導人一般會利用這樣的機會,轉移人民的視線把人民對經濟不好的怨氣轉移到國外去,在外面製造一些小小的事端,可能會激發民族的情緒,利用這樣的民族主義的情緒,把人民團結在一起,或者是暫時獲得政治支持,這個是不能排除,尤其是菲律賓,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外交上的事情跟國內的政治有直接的關係的。

中國之聲:我們注意到,中國漁政311船已經開赴南海執行漁政管理任務,我國海軍近期也在南海附近進行大規模編隊演習,海外媒體對此解讀說,中國事關南海主權的態度,相比較原先強調的主權擱置、交涉抗議、先禮後兵,最近的軍民聯動舉措,似乎顯示出微妙而極大轉變。您對此怎么看呢?

杜平: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是中國最早提出來的,是一種非常好的善意,出於維護本地區和平以及維護多邊國家關係的善意,提出這樣的原則。這個原則本身來說,確實是一種權宜性的原則,就是說沒有局限,沒有約定對方或者是跟爭議有關係的國家應該怎么樣,沒有約束。它只不過是自律的原則,大家都不要把現存的爭議挑出來,大家共同開發,發展好了,這個是比較好的,也是一種善意的做法。可是,儘管一些國家可能對該原則表面上認同,但是當政治需要的時候,它不可能放棄對爭議問題做一些動作,或者宣誓某一些有爭議性的地方的主權的行為,我們也覺得中國在這方面應該有所心理準備,擱置爭議並不是消除爭議。我們要時刻做好應對這種狀況的準備,不能放棄主權,一方面要強硬地宣誓主權的完整,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棄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因為中國的大局是需要和平,需要正常時間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