滍陽

滍陽

種種史料和遺蹟證明,目前新華區滍陽鎮鎮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許、新城區西南三四公里處,白龜山水庫西北的萬畝魚蝦養殖區即古應國國都所在地。 事實上,歷史上的古應國國都和滍陽鎮原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地方,1964年因白龜山水庫建成使用,原滍陽鎮政府才搬遷到現在的新華區薛莊村。 以上資料充分證明,原滍陽鎮舊址即是古應國國都。

千年古鎮滍陽

滍陽,位於滍水之陽,自古為繁華之地。商、周、秦三代均為應國,漢代為父城縣應鄉,後魏末為雉陽縣,隋代為湛水縣,唐代改為滍陽縣並呼為“應城”,現為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已有3000年歷史。
據傳說,應國早在黃帝時已是一個強大的部族,叫應龍氏,大概由東夷族的雁氏和炎帝族的句龍氏結合而成,他們助黃帝族打敗蚩尤氏,定居于山西。後遷至魯山縣之應鄉。滍水即因黃帝打敗蚩尤而得名,滍陽因在滍水的北岸而得名。
史料記載:應,商代已建國,周武王滅殷商後,封其子於應國,周代應國為姬姓侯國。據考證,應人是以鷹為圖騰的氏族部落。《太平寰宇記》卷八汝州魯山縣云:“應國在襄城父城縣西南。”這裡所說的襄城父城縣,即指現在寶豐縣李莊鄉境內的古城。有關資料顯示,商周時代應國管轄的大致範圍是如今的襄城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葉縣和平頂山市區。
種種史料和遺蹟證明,目前新華區滍陽鎮鎮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許、新城區西南三四公里處,白龜山水庫西北的萬畝魚蝦養殖區即古應國國都所在地。
事實上,歷史上的古應國國都和滍陽鎮原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地方,1964年因白龜山水庫建成使用,原滍陽鎮政府才搬遷到現在的新華區薛莊村。1964年前,繁華的滍陽鎮政府所在地被當地人稱滍陽街,由東滍、北滍、西滍三個行政村組成,當時已擁有人口10600人。這裡因有水旱碼頭,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經濟十分繁榮。當時該街東西南北各長1.5公里,有糧行、鹽行、煤行、油行等等,其繁榮景象在寶豐縣是一枝獨秀,有“旱洛陽、澇南陽,好不過滍陽”之說。同時街里街外河湖眾多,環境優美,是個魚米之

鷹城內八景-應水漁歌
鄉。
原滍陽鎮1964年淹沒前,其西寨門左邊的寨牆曾鑲有一石碑,上書“古應”二字,後來該鎮的東滍村和西滍
《消失的古應國》
村還先後在原滍陽街中發現並搶救出兩塊碑刻,一塊上刻“古應國”;另一塊刻“藩滍屏香”4字。以上資料充分證明,原滍陽鎮舊址即是古應國國都。據我市史學界人士估計,應國大約在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
據市文物考古部門介紹,原滍陽鎮舊址西北1公里許的北滍嶺上分布著一處以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應國墓和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中期的楚國墓為主體的兩周時期的貴族墓地。自1986年至今長達20年的發掘中,已發掘兩周兩漢時期的墓葬300多座,出土隨葬器物上萬件,其中應國墓地一號墓出土了一個玉石鷹,根據古文字“應”“鷹”通假,於是我市將鷹城作為別名,以紀念我市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光輝燦爛的古應國文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