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生

“滌生”是曾國藩的號,有浴火重生之意。出自秉鈺寫給曾國藩的一封信,原文為:比如點燈,燈油耗盡時,風就不會有可乘之機把火吹滅,你的懶怠的心也該像燈油一樣被耗幹才能不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干擾,最後望你蕩滌舊時的恥辱,早日得以復生(曾國藩1830年改號滌生)。

人物簡介

曾國藩對國家民族貢獻最大的是其家教理論,核心思想為:以八本為經,以八寶為緯,以四字要訣(勤儉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經緯連貫,脈絡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師的理論體系;這套理論不同中國傳統的關於教育後代的核心理念,反對孔孟朱子顏氏等著名家訓所一貫堅持的學而優則仕的學說,並付諸實施。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的曾氏後人。它對當今社會幾乎每個家庭所面對的教育困惑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八本即: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八寶即:書、蔬、魚、豬、早、掃、考、寶;
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醫藥;
四字訣:勤儉孝友(勤勞儉樸持家,孝敬父母長輩,友好兄弟姐妹,團結左右鄰居)。
他不受封建的影響,讓兩個兒子自由學習,也教兒媳婦學習。
為了教育後代,曾國藩將其在雙峰荷葉堂所建的住宅命名為“八本堂”,並將其內容刻於其匾額之上以宣示後人。它是集古今中國家教思想之大成的,最系統最科學的家教殿堂。(後來其子曾紀澤將其改為富厚堂)。
毛澤東蔣介石的軍事和政治思想有很多來源於此(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人民服務等)。曾國藩的家書是很多領袖人物的床頭讀物。(馬英九也不例外)

滌生的來歷

曾國藩1830年(道光十年)20歲就讀於衡陽唐氏宗祠,師從汪覺庵。一年後轉入湘鄉漣濱書院。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唐鑒稱讚:“有志氣!滌生,望你今後滌舊而生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