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微辛,性寒。
歸經
歸肺、腎、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濕。
主治
咽喉腫痛,口腔潰瘍,濕疹瘡毒,鼻衄,咳血,咯血,風濕痹痛,風熱頭痛。
相關配伍
1、治咽喉腫,乳蛾疼痛:新鮮瓦松不拘多少,搗爛,加清水攪濁後,澄清,去渣不用。能用酒者,點酒服;不飲酒者,點醋服。(《滇南本草》)
2、治鼻疳爛通其孔,不收口者:瓦松燒存性,研末搽之。(《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3-18g。外用:鮮品搗汁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本品長期服用可導致白細胞降低。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全草,莖、葉和根切斷分開,洗淨。鮮用或切斷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18cm,光滑無毛,著地部分節間生根。莖淡紅色,上有突起的紫紅色細斑點,上部多分枝。葉輪生或對生,無柄,線形,長1-2.5cm,寬1-3mm,先端漸尖,基部近平截,全緣。聚傘花序,疏散,頂生或集於枝端葉腋;花細小,黃色;萼片、心皮、花柱、雄蕊、花瓣均5,分離。蓇葖果,成熟時向外開裂。
生長環境
生於山間林中草地或陰濕瓦檐、岩壁處。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西部、雲南、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