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滇,古族名、國名。
秦漢時西南夷中一個較大的部族,主要居住在今雲南昆明滇池地區。出土的大量考古資料說明,在春秋末葉至西漢初年,滇人已進入興盛的青銅器時期;至西漢中晚期,青銅器遺存雖仍很多,但鐵器已日漸普遍存在。
生活習俗
考古實物說明其男子髮型多梳發總結於頂,束以帶;女子多垂髻於頸後。男女皆帶耳飾、手鐲,衣長至膝下,跣足,與漢族頗有不同處。但其奴婢則辮髮或披髮,似多自鄰地其他部族虜掠而來。滇池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居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亦飼養牲畜,兼營漁獵。滇人當時似仍在鋤耕階段,大量出土生產工具中未見犁鏵。牛被視為財富,不用於農耕。手工業相當發達,尤以青銅冶鑄、金銀器及玉石製作特別顯著。
史書記載
據《史記》,戰國中期,楚將莊蹻曾率兵至滇池,於該處稱王。秦統一後,曾在西南夷地區開闢“五尺道”,設官置吏。張騫出使西域回國後,曾向漢武帝劉徹報告說,可通西南夷道至身毒以通月氏。
武帝遂於元狩元年(前122)派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到西南夷地區尋求通往身毒的道路。到滇,滇王曾接待、協助,但被其西邊的昆明夷所阻,沒有成功。在南越、南夷陸續歸入漢版圖以後,武帝復派王然於去勸說滇王入朝,但與滇同姓的勞深、靡莫等不肯聽命。
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再發巴蜀兵擊滅勞深、靡莫等部落,以兵臨滇,滇王降,並請設定官吏。漢遂置該地為益州郡,同時“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
1956年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的滇王墓葬中發現的蛇紐金質的“滇王之印”,適足印證。此外,該地區西漢後期及東漢墓中出土了不少漢貨幣和漢式銅、鐵、陶器,充分證明當時中原文化對滇池廣大地區普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