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育紅國小

滄州市育紅國小

滄州市育紅國小始建於1977年,現有54個教學班,3600餘名在校生,教職工170餘人。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育紅人同心同德,艱苦創業,播種理想,收穫希望,歷經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育紅國小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優秀的現代化學校。

基本信息

簡介

學校以“學校管理規範化,教學手段現代化,科研興校特色化,教師隊伍優質化,培養學生個性化”為辦學目標,實行“專家指導治校,名師建議治校,家長參與治校,科研引導興校”的治校方略,突出“倡導科研促發展,堅持自主育新苗”的辦學特色,制定了一系列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人文化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校長負責、黨支部監督、教代會參與的民主與法制管理體制。

發展

學校要發展,教師是關鍵。為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學校不斷加強教師的理論指導和專業引領,連續舉行了兩屆拜師會,專門聘請市、區教研室主任為學校教學顧問,聘請市、區教研員為指導教師,做好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同時,學校緊緊依託校本教研,堅持以課例為載體,倡導同伴互助,力求整體提高,先後開展了自錄課、會診課、展示課、主題研討課以及校際間研討交流等系列教研活動,而“育紅杯教學大賽”更是教師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在學校精心創設的這個舞台上,老師們分為語文、數學和綜合三個小組,有紮實的基本功競技,有獨具特色的才藝表演,有課堂教學藝術的精彩展示,打破了學科的界限,忘卻了年齡之間的差異,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在異彩紛呈的教研活動中,青年教師青春、靚麗、激情澎湃;中老年教師深刻、睿智、文采飛揚。大家傾心交流,彼此促進,共同提高,從而造就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為育紅國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6年10月,“河北省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工作現場觀摩研討交流會”在運河區舉行,育紅國小在會上作了典型經驗匯報,並承擔了語文、數學、品德與社會三個學科的現場觀摩,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省領導與各縣市代表的高度評價。

為促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學校在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的同時,堅持以活動促教育,以活動促發展,先後啟動了“規範養成教育”、“‘我能行’成才教育”、“古詩詞誦讀”、“愛心培育淨化心靈”、“文化校園建設”等多項教育工程。學校組織開展的“文明示範星”、“背詩小狀元”、“無監督班級”等評選活動和實行的“小幹部”競爭上崗、輪流上崗制度,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每個學期舉行的“讓每顆心靈都閃光”大型表彰會,更使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學校也沒有忘記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繼設立“愛心救助基金”後,又成立了“愛心小屋”。這一長期有效的捐助形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愛心意識、環保意識,而且為貧困學生送去了集體的溫暖,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文化

座落於古運河西岸的育紅國小,感受著獅城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的薰陶,造就了育紅深厚的文化內涵。學校長期致力於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做到讓校園的每一塊牆壁都會“說話”。那精美的書法繪畫作品,催人奮進的警句格言,飽含教育思想的名人故事,潤物無聲的溫馨提示以及各具特色的班級雅號和班訓,無不彰顯出育紅“積澱文化底蘊,共建和諧校園”的書香氛圍,而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所啟動的“誦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古詩詞誦讀活動,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的文化品味,又體現了學校的藝術教育特色。2006年春天,為了給廣大師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長與風采的舞台,努力營造積極向上、格調高雅、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同時將育紅多年來所積澱的文化底蘊向社會各界進行全面展示,育紅國小成功舉辦了首屆文化周。全員參與、氣勢磅礴的開幕式、由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愛在育紅”文藝晚會以及學生的素質展示和教師的業務研討,充分展現了育紅人蓬勃向上的朝氣與高雅清新的藝術素質,贏得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漫步在充滿著歡聲笑語的育紅校園,看到的是教師忙碌的身影和學生燦爛的笑臉,感受到的是教師的辛勞和學生的純真。回顧昨日走過的歷程,展望美好的未來,讓花朵盡情綻放,讓樹木更加蔥蘢,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和諧的音符,這是育紅人不變的追求。

目標

懷著美好的期待,向著共同的夢想,育紅人精神抖擻,信心百倍,跨步前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