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讓泉,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題滁州醉翁亭》贊其:“聲如自空落,瀉向兩檐 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響不亂人語,其清非管弦。豈不美絲竹?絲竹不勝繁。”清康熙年間(1662—1722),知州王賜魁立碑泉側。泉水清澈寒例,甘醇可口,四季不竭。
《醉翁亭記》寫道:“山行六七里,漸漸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讓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後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地理位置
讓泉與釀泉差異
因此位於滁州醉翁亭畔的兩峰之間,有兩峰讓出之意,故名曰:讓泉.而今多訛為釀泉.根據手邊所掌握的有關資料,查對其中所收錄《醉翁亭記》內,針對於讓泉的記載,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簡述如下(評註後文字,為筆者所加):
一、北京出版社《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第191頁,注[6] “釀:原作“讓”,據明嘉靖刻本改”。
評註:由此可見此書編撰者錯誤地認為,本來正確的“讓”字為錯,而又採用並非善本的明刻本校對,以至於鑄成大錯,導致六一先生千古名篇從此以訛傳訛。
二、人民文學出版社《宋文選》上第81頁。注4:“釀泉:即琅琊泉,以適宜釀酒得名”。
評註:此說非也,“讓泉”,非“釀泉”,亦非琅琊泉。
三、商務印書館《辭源》合訂本第1709頁,“[釀泉]泉名。在安徽滁縣西南。宋歐陽修文忠集三九醉翁亭記敘及釀泉”。
評註:可見“釀泉”一詞的來源於《醉翁亭記》,編者卻不知正確寫法應該為:“讓泉”。而同書第1591頁,“讓”字條下,卻只見有讓水的記載,而不見讓泉。可知並非是一泉分別有“讓”與“釀”,二種不同的稱謂,而是誤“讓”為“釀”矣。
四、安徽人民出版社《琅琊山》第8頁。“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釀)泉”二字碑刻”。
評註:王賜魁立的石碑上分明所書為“讓”字,此書編者因為發現記載中,此泉有“讓”與“釀”兩種不同的名稱。因未能詳加考證,只好畫蛇添足的在文中另加一括弧,加註上並不存在的“釀”字。
五、國中課本。八年級語文(下)中,也選用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記》,其中亦誤為:釀泉。
傳說
讓泉的傳說
琅琊山是皖東第一名勝,位於山中醉翁亭旁的讓泉更是遊客的聚集地。
我的家就在蔚然深秀的琅琊山腳下,小時候,我也經常進山遊玩,路過讓泉,必定會接水解渴。泉水注入杯中,雖滿而不外溢,甘甜適口。關於讓泉,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琅琊山的頂峰叫南天門。放雲洞和歸雲洞分列東西。那裡風景美麗,朝有霧起,暮有雲歸。放雲洞的放雲仙子和歸雲洞的收雲仙女,是一對情侶。但由於仙規森嚴,兩人相愛卻不能成親,一年中只能相聚兩次。平日,他倆就變為一對鄉村夫婦串鄉遊逛。龍子集古鎮南頭的酒家是他們常去的地方。不久他們就認識了美麗善良酒家女阿雲。七歲喪母的阿雲得到了酒鬼父親家傳的釀酒秘訣之後,獨自經營著酒家。年輕的樵夫阿貴是阿雲的意中人,他天天挑一擔泉水,給阿雲釀酒。
大酒鋪“聶隆興”的老闆聶老爺,是個無惡不作的傢伙,大家叫他“孽龍心”。每年三月三,他都搞個小鎮品酒會,只要哪家酒好,他就把那家的酒店整垮,好讓他獨攬釀酒生意。
阿雲知道孽龍心不懷好意,所以,每逢三月三,阿雲家便停業,和阿貴便帶著家釀的酒,上山遊逛。這年三月三,他們特別高興,因為阿雲爹已經定好了他們成親的日子。他倆帶著一葫蘆酒,一個勁兒往山上攀,一直到了歸雲洞。在那裡他們遇到了收雲仙女。
“阿雲、阿貴,你倆是多好的一對啊!”收雲仙女羨慕地說。接著她便把與放雲仙子的事說了一遍。停了停,她又說:“不講那些傷心事啦,你倆就在這兒玩一玩吧,我給你們去拿些果子來。”
說罷,她進洞拿了些果子出來,交給他倆,又轉身回洞了。
倆人擺好果子,斟了酒,喝著談著吃著。正在興頭上,只聽一聲霹靂,從雲頭落下一個手拿雲帚的老頭兒。他身旁還有兩個持雙錘、穿金甲的神將。只聽那老頭兒高聲叫道:
“收雲賤婢,快來受刑!”。
這時,收雲跌跌撞撞地跑出,跪在洞口,說: “太白金星老伯,有失遠迎。小婢不知身犯何罪?” 太白金星一揮雲帚說:
“你與放雲在琅琊山天天私會,有違天規。” 阿貴和阿雲一聽,急忙站在放雲身前,說:
“金星仙翁,你們神仙怎么也聽信謠言,私約相會的,是我倆,怎么說成放雲仙女呢?”
“你倆?”太白金星睜大眼睛:“你倆叫啥?” “我叫阿貴,砍柴的樵夫。” “我叫阿雲,釀酒的村姑。” “真是這樣?” “咋不是?你看。”
阿雲和阿貴手拉手,望著太白金星笑。阿雲說:“仙翁,我倆相約歸雲洞,飲酒山林間。來來,你也來飲一杯。常言說:泰山不是堆的,牛皮不是吹的。我阿雲釀的酒,比王母娘娘蟠桃會上的仙釀不差啥。”
說罷,她揭開葫蘆蓋,酒香直往太白金星的鼻子裡鑽。太白金星心癢難抓,早犯了酒癮,斟上一杯,一飲而盡。阿貴又招呼兩個神將來飲。那兩人也端起壞子,“噓溜溜”往肚裡灌。天上神仙哪飲過人間佳釀,三杯兩盞到肚,就有點飄飄然了。太白金星一抹嘴說:“好酒,好酒!我信,我信!”
他招呼兩個神將,駕起祥雲,回天庭了。收雲仙女一見太白金星走了,爬起來,就向阿雲和阿貴道謝。倆人連說:“甭了,甭了。我倆懂得你倆的心,理應幫忙!” 常言道:“沒有不漏風的牆。”孽龍心的管家終於探聽到不參加品酒會的阿雲最會釀酒。他就把這事告訴了孽龍心。 孽龍心聽了火冒三丈,和管家商量了一個惡毒的計謀。 第二天,孽龍心帶著佳肴來到了阿雲家,擺上酒宴,把阿雲爹灌醉。管家趁勢拿出綾羅綢緞,說:“老頭,聶老爺親自來為少爺求親。 阿雲爹“嗯嗯啊啊”兩聲就呼呼睡著了。 管家對阿雲說:“阿雲,你爹已把你許給聶少爺了 阿貴從阿雲身後站出來,抄起扁擔,兩眼瞪圓說:“阿爹酒醉,說話不算數;再敢上前,看我扁擔!” 爪牙往後縮了一步。孽龍心眼一瞪,手一揮,爪牙一擁而上。阿貴寡不敵眾,不一會便被按倒在地上。皮鞭一下又一下,抽打在阿貴身上,好象抽在阿雲心上。 突然,阿貴的頭低垂下來,皮鞭也停止了,屋裡靜靜的。阿貴死了,阿雲的心猛地一陣顫抖,她用盡全力,撲到阿貴的身上,哭喊著:“阿貴哥啊!我生為你的人,死為你的鬼!
她猛地掙脫抓住她的人,一頭撞到牆上,頓時血流滿面,氣絕在地。 孽龍心一看人死了,毫不在意,只是冷笑了兩聲,喊道:“賤婢,死得活該!給我搜找酒鱉子(酒釀的俗稱)。”
爪牙們屋內屋外,牆拐旮旯,都翻了個遍,但沒找到酒鱉子。孽龍心還不死心,說:“走!待醉鬼醒來,再找他要!”
說罷,帶著爪牙,揚長而去。 這天,放雲仙子與收雲仙女在洞裡,老覺得心神不寧。放雲仙子掐指一算,說:“不好,恩人有難!” 兩人便來到阿雲家,從花叢中拿了酒鱉子,背到歸雲洞。又用仙丹救活了阿貴和阿雲。 第三天,阿雲爹酒醒了。鄰人把發生的事告訴了他。老頭老淚縱橫,十分傷心。這時,孽龍心帶著爪牙又來了,要阿雲爹交出阿雲和酒鱉子。老頭抵死不從,爪牙們就押著他,直往山里走去。 這時,阿貴和阿雲正商量著要在山上安家。突然聽到有人說:“快叫阿雲把酒鱉子交出來,不然,我們就打死你這個老糊塗。” 阿雲一驚,手裡拿著的酒鱉子就掉落在山澗。放雲仙子和收雲仙女喝聲“敕!”說時遲,那時快,便從洞旁湧出一股泉水,從兩峰間瀉流奔出,往山下流淌。這泉水清碧,有酒香味。 這時,被孽龍心押進山塢的阿雲爹,一見泉水,一聞酒香。心想:我不能再糊塗啦,怎么也不能領他們去找阿雲!這酒,讓我喝了醉死吧。 於是,趁人不備,他蹲到泉邊,捧起就喝。說來也怪,三捧到肚,老頭就斜臥在石頭上,醉死了。孽龍心一見老頭醉倒,一聞泉水發出醉人的芳香,心中大喜,心想,阿雲肯定在山上!便催著爪牙趕快爬山。這伙爪牙被泉水發出的酒氣沖得暈頭暈腦,都頭重腳輕地跌死在山谷里。孽龍心也從山下跌到深淵裡,成了死無葬身之地的惡鬼!
當下,阿雲和阿貴,扶起阿爹,不料老頭已變成了一個一丈多長的石人。後人便稱他為“醉鬼”,還在上邊刻下“一醉千秋”四個大字。
從此,那泉便稱為“讓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