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縣

溫江縣

溫江全境位於成都平原腹地,地勢平坦,無山無丘,海拔高度最低511.3米,最高647.4米。溫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這裡是4000多年前古蜀魚鳧王國領地。因魚鳧王建都,下令廣植柳樹作為國界,魚鳧古都楊柳依依,史稱“柳城”(今溫江城北魚鳧城遺址)。魚鳧亡國後,每年魚鳧城依然萬柳迎春,隋代建萬春縣,民間稱柳城,因水道遷移,縣城南遷即今柳城,唐代更名溫江。縣內種柳風俗盛行,最後一次大規模種柳樹是清嘉慶年間大修時,於環城濠溝沿堤植柳700餘株,柳城的美譽流傳了整整四千年。

基本信息

溫江地理

2005年轄區內年平均氣溫為16.2℃,比歷年平均氣溫偏高0.4℃,與2004年接近;年極端最高氣溫34.2℃,比歷年偏低1.5℃;年極端最低氣溫-4.3℃,比歷年偏高0.8℃。年總降水量為765.6毫米,比歷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30.5毫米,比2004年偏少285.9毫米;年總日照時數為777.0小時,比歷年平均偏少214.1小時,比2004年少217.8小時。
2005年6、7、8月份分別出現了三次重大氣象災害。前兩次大風天氣和暴雨天氣發生在6月30日和7月2日。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分別為37萬餘元和49萬餘元,間接經濟損失分別為50餘萬元和75餘萬元。8月份又出現我區歷史上最嚴重的盛夏持續低溫連陰雨天氣,造成水稻大面積減產。

歷史延革

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分郫縣南境和江原縣東境,置溫江縣,屬益州蜀郡。北周(公元557至581年)時,溫江縣屬益州總管府蜀郡。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省溫江入郫縣。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置萬春縣,屬益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復改萬春縣名為溫江縣,屬劍南道益州。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益州為蜀郡,溫江縣屬劍南道蜀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劍南道為東、西二節度,改蜀郡為成都府,溫江縣屬劍南道西川成都府。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郡為州,溫江縣屬劍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溫江縣屬西川路益州。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將西川路、峽西路合併為川峽路。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分川峽路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總稱四川路。嘉祐 四年(公元1059年)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後又恢復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溫江縣屬成都府路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

元統一中國後,溫江縣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成都路直轄錄事司。

明初,仍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溫江縣屬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置為四川省。溫江縣屬四川省成綿龍茂道成都府。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成綿龍茂道改名川西道,溫江縣屬四川省川西道成都府。

民國2年,溫江縣屬四川省西川道。以後,軍閥割據,形成“防區制”。為川軍鄧錫侯部的防地。民國24年,國民黨入川主政,實行行政督察區制,溫江縣屬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區,並為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治地。

1950年,溫江縣屬川西行署溫江行政區,為溫江行政區專員公署治地。1952年,撤銷川西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溫江縣屬四川省溫江專區(1968年改為溫江地區)。至1979年仍為溫江地區行政公署治地。1959年3月至4月,曾一度將溫江縣併入崇慶縣,為時僅月余即分出復置。1983年3月,撤銷溫江地區,同年7月,溫江縣隸屬成都市。2002年4月14日,溫江撤縣設立成都市溫江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