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二十六)

元《一個抗戰軍人的“日本情結”》[人物] 風《淪陷區的城鄉風貌:一個日本軍醫的影像記錄》[口述] 專欄■劉緒貽《從大學教授到工會幹部》■林守瑜《我的父親林損》[記憶]

內容介紹

2013年推出的第三輯《溫故》, “影像”專欄刊出了日本軍醫小野正男拍攝的日占區的圖片共20餘幅,它們不僅真實再現了中國城市剛剛淪陷時的情形、被戰爭破壞的景象,還無意間記錄了民國時期舊城生活的景觀和形態,具有極為珍貴的文獻價值。
本輯“特稿”專欄,杜高《勞動教養:比路還長的回憶》,回憶了1957年到1970年自己親身經歷的長達十二年的勞教歲月和這期間同被關押的巫寧坤、從維熙等難友;《老戚:紀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難友》,方子奮講述了1969年在白下區看守所結識的忘年之交老戚在日本人的憲兵司令部的特工隊破案、“文革”初期結識逃亡女子的傳奇人生。
“往事”專欄,康狄《日本人為什麼要殺害張作霖》分析了張作霖被日軍殺害的主要原因,並對其一生的歷史功績進行了簡單的梳理和評價;杜元《一個抗戰軍人的“日本情結”》則回憶了自己的父親—— 一名抗戰期間在國民黨傅作義部隊做了八年軍醫的抗戰軍人與兩個戰俘和留學日本期間結識的學友、幾位日本人之間的交往和故事。
“人物”專欄,吳海濱《早年羅爾綱的“一邊倒”》梳理了羅爾綱的思想歷程和其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史學思想,探討了其在思想上“一邊倒”向人民、在政治上“一邊倒”向馬克思主義的原因;商昌寶《茅盾在“反右”運動中》以史料分析了茅盾在“反右”運動中的一系列言論和艱難處境。
“口述”專欄,《從大學教授到工會幹部》首次刊出了歷史學家劉緒貽先生的自傳《簫聲劍影》(下卷)的第二部分,1950—1958年的口述記憶;《我的父親林損》,由林守瑜女士回憶父親林損——這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北大的知名教授的訪談錄音整理而成。
“記憶”專欄,沙漠《難忘的“拜託”》詳細記錄了自己跟朱厚澤交往的經歷,文字細緻入微、真誠感人;陶恒生《滄海尋蹤:一個中國家庭的變遷》講述了父親陶希聖、伯父陶述曾等陶家的家族故事;黃且圓《山雨欲來》回憶了1956年到1958年的北大校園,馬寅初校長因提出新人口論的被迫離開、北大師生自編刊物《紅樓》的出版等等;柳紅《三十年秋風吹過》重溫了三十年前,從1977年恢復高考前的備考到1982年大學畢業的生活;張際會《正在消失的詞語:農村少年的“文革”記憶》回顧了少年時代對“右派”、“走資派”、“大字報”等的記憶。
2013年3月因患急病離世的青年學者張暉,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辭世,年僅36歲。 他遽然離世的訊息,讓眾多同輩學人唏噓垂淚。本輯《溫故》的“文本”專欄,特邀約張暉多年的摯交好友維舟將已經整理的、兩人1994—2000年高中至大學畢業初期的六十餘封通信在《溫故》雜誌上分兩期首次全文發表。

作品目錄

[特稿]專欄
■杜 高《勞動教養:比路還長的回憶》
■方子奮《老戚:紀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難友》
[往事 專欄
■康 狄《日本人為什麼要殺害張作霖》
■杜 元《一個抗戰軍人的“日本情結”》
[人物] 專欄
■吳海濱《早年羅爾綱的“一邊倒” 》
■商昌寶《茅盾在“反右”運動中》
[影像] 專欄
■秦 風《淪陷區的城鄉風貌:一個日本軍醫的影像記錄》
[口述] 專欄
■劉緒貽《從大學教授到工會幹部》
■林守瑜《我的父親林損》
[記憶] 專欄
■沙 漠《難忘的“拜託”:憶朱厚老二三事》
■陶恒生《滄海尋蹤:一個中國家庭的變遷》
■黃且圓《山雨欲來》
■柳 紅《三十年秋風吹過》
■張際會《正在消失的詞語:農村少年的“文革”記憶》
[文本] 專欄
■維 舟 張暉早年信札選(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