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羊茅

溝羊茅

溝羊茅(別名棱狐茅),多年生草本。密叢型,鬚根深褐色,稈直立,纖細,高30~60厘米。僅產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歐洲、高加索、中亞和西伯利亞的西部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牧草科名 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 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 Grass Family
牧草屬名 羊茅屬
牧草屬拉丁名 Festuca L.
牧草屬英文名 fescue
天然牧草 溝羊茅
牧草學名 Festuca valesiaca Gaud. Subsp.sulcata (Hack.) Schinz et R.Keller
牧草英文名 Grooved Fescue

地理分布

溝羊茅(別名棱狐茅)僅產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歐洲、高加索、中亞和西伯利亞的西部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密叢型,鬚根深褐色,稈直立,纖細,高30~60厘米。葉片絲狀條形,寬約0.5毫米,內卷,粗糙。圓錐形花序狹窄,直立,稍疏鬆,長8~12厘米。小穗綠色或稍帶紫紅色,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7~8毫米,含5~7小花。細胞染色體:2n=14,28。

生態學特性

多年生密叢禾草。廣旱生植物,生態分布幅度廣,在新疆北疆各山地,從海拔1600米的低山丘陵到海拔500米的中山山地均可見到,並常成為群落建種群種

或優勢種,形成溝羊茅+冷蒿 (Aretemisia frigiela) 群落和針茅+溝羊茅群落等。由於溝羊茅在系統發育過程中長期處於半乾旱、氣溫偏低的草原氣候條件下。因此,具有根系發達,分櫱力強,葉片內捲成針狀等一系列生態特點。對水分反應敏感。當雨水充足時,營養枝生長迅速。據測定,春季多雨的北疆,大約4~5天株高即可生長1厘米。秋季在水分較充足的條件下,由分櫱節可以發出大量短營養枝。對土壤的選擇要比針茅屬各種植物嚴格,它不耐瘠薄與粗糙的基質,適宜生長在土層較厚,富含有機質呈中性或略偏鹼性的黑鈣土、暗栗鈣土和栗鈣土。不宜生長在含有鹽鹼的土壤。耐淺踏,適宜放牧利用。再生性強,種群比較穩定。春季萌發早,抽穗早,秋季產生的分櫱芽形成大量的短營養枝,具有明顯的春秋兩個發育期。因此,在一年中,生長期也較長。據在天山北坡低山草原帶觀察,3月初開始萌發,5月上旬拔節抽穗,中旬開花並陸續結實,6月中下旬種子成熟脫落,7月至8月進入夏眠,9月初再度萌發,10月中旬停止生長。

飼用價值

莖葉較纖細,光滑,無毛,全株可食。抽穗後質地較粗糙。溝羊茅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春季和秋季營養枝生長旺盛,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都較高,同時富含礦物質。溝羊茅在春季萌發早,至晚春初夏抽穗前羊、馬最喜食,牛喜食。抽穗後草質粗老,適口性下降。秋季新生的營養枝適口性良好,冬季也為羊、馬、牛所喜食。溝羊茅春季萌發早,秋季再生旺盛,冬季枝葉保存完好,短營養枝在雪下可以保持青綠狀態,為天然放牧場優質飼用植物。牧民譽為“酥油草”,因抽穗前與秋季再生長的株叢能起催肥作用。由本種組成的乾草原和荒漠草原放牧場是新疆北疆地區重要的冬、春、秋牧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