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牧草科名 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 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 Grass Family
牧草屬名 羊茅屬
牧草屬拉丁名 Festuca L.
牧草屬英文名 fescue
天然牧草 溝羊茅
牧草學名 Festuca valesiaca Gaud. Subsp.sulcata (Hack.) Schinz et R.Keller
牧草英文名 Grooved Fescue
地理分布
溝羊茅(別名棱狐茅)僅產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歐洲、高加索、中亞和西伯利亞的西部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密叢型,鬚根深褐色,稈直立,纖細,高30~60厘米。葉片絲狀條形,寬約0.5毫米,內卷,粗糙。圓錐形花序狹窄,直立,稍疏鬆,長8~12厘米。小穗綠色或稍帶紫紅色,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7~8毫米,含5~7小花。細胞染色體:2n=14,28。
生態學特性
多年生密叢禾草。廣旱生植物,生態分布幅度廣,在新疆北疆各山地,從海拔1600米的低山丘陵到海拔500米的中山山地均可見到,並常成為群落建種群種
![](/img/4/7ad/nBnauM3X1ATNyIzN5UzMxADN0MTM1czM3IDMwADMwAjMxAzL1M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飼用價值
莖葉較纖細,光滑,無毛,全株可食。抽穗後質地較粗糙。溝羊茅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春季和秋季營養枝生長旺盛,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都較高,同時富含礦物質。溝羊茅在春季萌發早,至晚春初夏抽穗前羊、馬最喜食,牛喜食。抽穗後草質粗老,適口性下降。秋季新生的營養枝適口性良好,冬季也為羊、馬、牛所喜食。溝羊茅春季萌發早,秋季再生旺盛,冬季枝葉保存完好,短營養枝在雪下可以保持青綠狀態,為天然放牧場優質飼用植物。牧民譽為“酥油草”,因抽穗前與秋季再生長的株叢能起催肥作用。由本種組成的乾草原和荒漠草原放牧場是新疆北疆地區重要的冬、春、秋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