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人龍舞

湛江人龍舞

湛江人龍舞簡稱龍舞,是一種在節日喜慶場合表演的民間舞蹈形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傳統,2006年經湛江市申請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龍舞龍舞

所屬地區: 廣東 · 湛江
文化遺產名稱:湛江人龍舞
遺產編號:Ⅲ—4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湛江市
遺產級別: 國家

歷史溯源

中國龍舞之湛江人龍舞:號稱“東方一絕”中國龍舞之湛江人龍舞:號稱“東方一絕”

歷史古籍《海康縣續志--風俗》記載:"龍舞,舞龍者一人為頭,後為龍尾,次一人直手抱前者腳夾後者,挨次第抬向街直走,則念曰:騎龍頭龍頭落下水,騎龍尾龍尾豎上天。"
湛江的"人龍舞"始於明末清初。 據當地老人講,東海島的民間有一種說法:逢年過節看大戲或逛圩街,小孩都喜歡坐在大人肩頭上,手拿零食或小玩具在老街一路招搖。藝術產生於遊戲。農閒時為尋開心,大人便扛著小孩與另一對父子在康王廟前鬥力鬥智,誰先把誰拉倒就勝出。後經人點撥,圍繞中華民族的圖騰--龍做文章,"人龍舞"由此應運而生。

另有傳說, 據藝人傳說,人龍舞大約始於明末,被清軍打敗的明軍撤退到雷州半島和東海島,適逢中秋,地方百姓為鼓舞明軍士氣,編排了這個舞蹈。此後人龍舞便在這裡流傳開來,至清乾嘉時達於鼎盛。 人龍舞是東海島特殊社會歷史因素與地域自然條件的產物,它將古海島民眾娛龍、敬龍、祭海、尊祖、奉神等多種風俗融入“人龍”之中,形成了自創一體、獨具一格的龍舞表演形式和“人龍”精神。湛江人龍舞有起龍、龍點頭、龍穿雲、龍捲浪等獨具特色的表演程式,表演者練就了快速托人上肩的穩健動作和步法,隊形流暢多變,動作一氣呵成,遠望動感十足,近觀粗獷雄壯,成為中華龍文化延伸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舊時村里男人很熱衷舞人龍,老街東西兩頭也就按地形分成兩條人龍。平日,兩條人龍的成員相安無事,但到中秋前夕相互就不再搭理,皆因兩條龍都想爭最長最強,以便搏得"雄龍"之稱(出演人數少的一條龍就是"雌龍")。這就是人龍的"雌雄之爭"。正因如此,"人龍舞"更是聲名遠播,踴躍者眾。

歷史沿革

龍舞,也稱“舞龍”,民間又叫“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在全國各地和各民族間廣泛分布,其形式品種的多樣,是任何其他民間舞都無法比擬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現以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記錄中已有明確的各種舞龍求雨的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的詩文中記錄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直至現在,龍舞仍是民間喜慶節令場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道具製作

龍舞龍舞

龍舞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根據龍形道具的扎制材料的不同,分為布龍、紗龍、紙龍、草龍、錢龍、竹龍、棕龍、板凳龍、百葉龍、荷花龍、火龍、雞毛龍、肉龍等等;北方龍舞的製作一般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南方龍舞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龍舞從色彩上可分為黃、白、青、紅、黑等,以黃龍最為尊貴。龍舞的構圖和動作一般具有“圓曲”、“翻滾”、“絞纏”、“穿插”、“竄躍”等特徵。龍舞的傳統表演程式一般為:“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民間有“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耍小龍,青壯年舞大龍”的說法。舞龍人數少則一人舞雙龍,多則百人舞一大龍。

特點

人龍舞是東海島特殊社會歷史因素與地域自然條件的產物,它將古海島民眾娛龍、敬龍、祭海、尊祖、奉神等多種風俗融入"人龍"之中,形成了自創一體、獨具一格的龍舞表演形式和"人龍"精神。"人龍舞"作為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起來動輒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環環相扣、負載而舞,怡己娛人時需要的是氣力和耐力。因而兩地舞人龍的鄉民們,都有練武的愛好,身強力壯的基礎。此乃"人龍舞"生龍活虎的必要條件。

意義

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娛樂方式,氣氛熱烈,催人振奮,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表演形式

龍舞龍舞

廣東省東海島東山鎮東山圩村的人龍舞素有“東方一絕”的美稱。表演時,幾十至數百名青壯年和少年均穿短褲,以人體相接,組成一條“長龍”。在鼓震天、號角齊鳴中,“長龍”龍頭高昂,龍身翻騰,龍尾勁擺,一如蛟龍出海,排山倒海,勢不可擋,顯現出獨特的海島色彩和濃厚的鄉土氣息,是東海島乃至雷州半島經久不衰的民間風俗和大型廣場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春節、元宵、中秋佳節和一些重大喜慶節日,東山圩村必連舞幾個晚上“人龍”,東西兩街戶戶張燈結彩,家家傾巢而出,人流如潮,熱鬧非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