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2、6軍團會合後,決定向湘西地區發起攻勢。從10月下旬至1935年1月,共殲滅和擊潰敵人4個旅,占領了永順、大庸、桑植三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初步建成湘鄂川黔邊新蘇區,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分會,任弼時任省委書記,賀龍任軍委分會主席。主力紅軍發展到1.2萬餘人。在此期間,紅2、6軍團在省委書記任弼時和賀龍、關向應領導下,集中地批判了夏曦在根據地建設、肅反、建軍和建黨方面的嚴重錯誤。為團結教育夏曦,組織上仍保留其湘鄂川黔省委委員,並任命他為紅6軍團政治部主任。
2月,蔣介石在湘鄂兩省調集10餘萬兵力,採取堡壘主義和分進合擊、攻堵結合的戰法,對湘鄂川黔邊蘇區發動“圍剿”,企圖乘紅2、6軍團立足未穩之際,將其圍殲於湘鄂兩省邊界地區。紅2、6軍團實行集中主力正面迎擊敵人的戰法,幾次作戰均未打好,部隊受到嚴重傷亡。省委決定紅軍主力撤出蘇區,北渡長江,轉移到鄂西去創建新的根據地。4月中旬,紅軍在陳家河地區與敵1個旅遭遇,將其全殲,接著又在桃子溪地區殲敵1個旅。6月中旬,紅軍主力南下忠堡地區截擊援敵,殲敵第41師師部和1個多旅,活捉敵縱隊司令兼第41師師長張振漢。8月,又在板栗園和芭蕉坨殲滅和擊潰敵人10多個團,擊斃敵師長謝彬,迫使敵軍轉入防禦。至此,敵人對湘鄂川黔蘇區的圍剿被粉碎。
相關詞條
-
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
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2軍團和第6軍團在湖南、湖北兩省西部的邊界地區粉碎國民黨軍大規模“圍剿”的作戰。湘鄂川黔蘇區反“...
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館名由原來根據地的領導人之一肖克將軍題寫,又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軍區紀念館,紀念館,位於張家界市區中心,解放路41號。它是中宣...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 概述 流傳於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紅色歌謠 組織機構 參觀指南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湘鄂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已納入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景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城區解放路,距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30公里。1934年...
簡介 建造背景 建築格式 其他資料 -
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城區解放路,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保護革命文物、弘揚革命精神、進行愛國主義和傳統...
簡介 格局 詳細介紹 意義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
1934-1935年,賀龍、任弼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三軍退出湘鄂西根據地,轉戰於湘鄂川邊區,開闢黔東特區根據地,東出湘西,...
時代背景 二六軍團 戰略意義 -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又稱“湘鄂贛蘇區”。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地區,東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1927年 9月及其以後,湘鄂贛邊界10多個縣的農民舉行起義,組成...
基本信息 規模 歷史影響 紀念館 -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反圍剿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後,積極貫徹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軍事戰略,引起了湘鄂西廣大幹部和黨員民眾的不滿。
簡介 意義 -
永順湘鄂川黔革命委員會舊址
湘西永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位於湖南省永順縣塔臥鎮,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的中國共產黨領...
簡介 歷史背景 建築格局 文物保護 -
中共五次反“圍剿”
中共五次反“圍剿”是發生於1930年冬的一次戰役,是在糾正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之後進行的。
歷史背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