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展
學校在短短的十年迅速躍起,成為了湘潭教育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享譽三湘。這是幾代雲龍人艱苦打拚的努力成果,是學校幾任領導人高瞻遠矚謀劃的結晶,是高標準高起點辦學思路結出的碩果。學校根據校情提出“不做大,努力做精做強”,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確立“以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打造一流的品牌”的辦學目標,已在德育、心理諮詢、教學科研、教學質量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學校於2006年掛牌市示範性中學,2007年掛牌省民辦學校辦學特色實驗學校,2008年掛牌省示範性家長學校。
學校榮譽
學校教學質量穩居全市前列,連續三年獲示範性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2008年至2009年連續兩年在民辦教育機構年檢評估中獲“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連續五年一、二批本科上線絕對人數及升學率居縣第一、二名,全市前列,獲市縣嘉獎,特別是2009年湖南省學業水平考試中,合格率為98%,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五強,2010年又居全省前列,連續兩年受到湖南省教育廳嘉獎。2006年至2010年高考一年一個台階、2010年高考取得輝煌成就位居全市第二;縣委、縣政府在慶祝高考十一連冠的表彰大會上授予該校“為國育才獎”、“社會力量辦學高考貢獻獎”、“培養特長人才獎”、“高考成績提高獎”,“高考參考率優秀獎”“高考本科人數上線率優秀獎”“高考本科人數上線率提高獎”,學校先後被評為縣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縣新課改實驗先進單位、市文明衛生單位、高考優秀考點、招飛先進單位、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省誠信單位、省示範性家長學校、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一直以來,學校以創“優質教育資源”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其有力的領導示範、科學的管理引領、執著的目標追求、鮮明的辦學特色、穩健的質量態勢,不斷創造了教育教學上的輝煌業績。
辦學思想
辦學伊始,學校就定位於打造優質的教育資源,立足高遠。示範性中學的示範性首先體現在辦學思想上。在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學校在如何寫好“人”這篇文章上達成了共識,進一步明確了該校的辦學思想,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要想成才,先學做人,德育為先,以人為本,誠信為訓,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學有專長、人格健全、求實創新的學生,造就基礎紮實、敬業愛生、開拓進取的教師,建設管理規範、特色鮮明、和諧發展的學校。
多年來,學校一直秉承“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一切以教師的發展為本,一切以學校的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學校的一切工作從學生、教師、學校的未來需要出發,科學地實施各種管理,以全新的評價模式來評價學生的素質、教師的工作和學校的管理。
多年來,學校一直追求“以人為本”的民主管理方式,堅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方向。即堅持以德治校的政治方向。它不僅體現時代的要求,也反映學校管理的層次,需要學校管理者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敬業勤政,為人師表。堅持以法治校的管理方向。學校完善了各項工作的規章制度,做到事事有規可依,項項有章可循。堅持科研興校的戰略方向。學校大力繼續抓好原有課題,增加發展內涵,加強科研課題管理和課題組建設。所有教師都參與進來積極探索和實踐,做科研的帶頭人。堅持質量強校的根本方向。學校樹立“五化、四不、二光榮”的育人理念。“五化”即教育思想現代化、管理思想現代化、人才觀念現代化、學習觀念現代化、質量觀念現代化。“四不”即在教育教學中,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在評價學生時,不用同一標準衡量全體學生;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不忽視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在開發智力因素的同時,不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二光榮”即轉變一個“後進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一樣光榮;轉變一個“犯錯誤”的學生與培養一個“守紀律”的學生一樣光榮。
由於學校善待每個學生,贏得了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學校聲譽不斷提高,市縣內外學子紛紛要求來該校就讀。株洲、衡陽、韶山等地的學子200多人。
隊伍管理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管理好一所學校,關鍵是要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和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因此,把隊伍建設一直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強組織建設,領導班子團結協作。學校行政人員通過競聘上崗,保證了學校擁有一支年富力強,團結進取,勇於開拓拼搏的領導班子。該校現有校級領導4人,平均年齡40歲,3人本科學歷,1人研究生學歷,都是高級職稱。中層幹部10人,平均年齡37歲,2人研究生學歷,8人本科學歷,都是學校各方面的業務骨幹。全體成員能不斷學習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能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和管理水平,深入課題研究和教學調查,積極引領全體教師探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理念下的教學新模式,具有很強的專業水平。班子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解決教職工的難點、熱點問題,堅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班子成員能廣泛聽取教職工的意見,每一項學校制度和方案的出台,都先經過教代會的審議。業務副校長和全體中層領導均為教學一線的骨幹教師,大多承擔畢業班教學任務,在全體教師中率先垂範,引領教育教學改革。全體領導對全體教職工既有嚴格的制度要求,更有周到的真情關懷:有入黨提乾晉級的政治關懷,也有手把手式的業務關懷,更有絲絲入心的生活關懷。
教師隊伍
學校目前共有班級52個,學生3951人,教師143人,絕大多數都是從縣內優秀的中青年教師和高三把關教師中擇優聘任,都具有本科以上的學歷,其中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5人,縣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5人,中高22人,黨員70人,是一支專業知識紮實、業務能力過硬、團結協作、勤奮進取、勇於拼搏、樂於奉獻的師資隊伍。
學校大力倡導“敬業奉獻、勤業愛崗、樂業愛生、精業鑽研、創業開拓”五種精神,努力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為此,學校的具體做法是:一是以制度為保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制定了《教師評價方案》、《教師年度考核方案》《教師獎懲辦法》、《教師考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敬業愛崗的責任意識、關愛學生的服務意識、追求卓越的質量意識、和諧統一的協作意識、永不服輸的拼搏意識、不斷提高的進取意識。二是以活動為載體,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評選活動,師德之星評比活動,從德、能、勤、績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考核,在教師中形成人人爭先,個個創優的局面。開展行風評議活動,加大對教師德行的監督,開展學習典型事例活動,以榜樣的力量感染教師。三是以培訓為手段,促進師資水平提高。學校將教師培訓納入正規,培養教師的學習自覺性;學校還積極創建培訓條件,拓寬教師培訓渠道。學校把“寫好粉筆字,講好國語,用好計算機,上好優質課”作為青年教師的業務追求的目標。近幾年來,教師參加了電腦、國語、現代化教學設備使用等培訓班,培訓面達85%,開展了“‘雲龍杯’教學比武”和“教案評比”等活動,參加人數達100%。這些活動促進了教師整體水平的迅速提高。三是著力於機制激勵。制訂了教職工各項獎懲條例,從物質到精神上給教師以動力和壓力,為青年教師提供了“表現”機會,創造“出線”條件,鋪平“成才”道路。目前,學校已形成了能者有勁,平者上進的進取態勢。該校教師培養工程是卓有成效的,廣大教師熱愛學校,不計名利,爭作貢獻,有著濃烈的雲龍情結。
硬體設施
學校座落在新縣城易俗河雲龍路78號,地處繁華的縣城城區中心,交通便捷、環境幽雅。校園占地70餘畝,學校先後投資近4000萬元,新建了一流的綜合樓、教學樓、辦公樓、教師公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綜合運動場等,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校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文化氣息濃郁,育人氛圍溫馨,是廣大學子求學成才的學園和樂園。
教研教改
在課改實驗中,該校提出了“突出一個中心,立足兩個著眼點,實現三個突破”的課改理念。一個中心就是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兩個著眼點就是著眼於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和教師、學生髮展的需求,三個突破就是在改變教師教育觀念、促進教師素質提高和專業發展方面有較大突破,在學生學習方式和終身學習能力方面有較大突破,在新課程教育評價體系建立和完善方面有較大突破。
該校負責的國家級課題《英語二十四字教學法》已順利結題,獲得了專家一致好評,多篇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該校參與的“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有效推進區域性教師專業化發展”中期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國家級德育課題《加強三結合構建和諧育人環境》中期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省級課題《民辦教育辦學特色實驗研究》、《實驗室安全問題的研究》、《中學作文教學課堂模式的探討》開展得很成功,民辦教育特色辦學研究已順利結題,學校也掛牌為湖南省民辦學校辦學特色實驗學校。
課題研究,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推動了教學改革實踐和素質教育的實施。近年來,該校教師積極參加各種級別的教學比武賽課,有12人獲縣“杏壇之星”獎,其間,潘尚奇、周香老師在中南六省賽課中獲一等獎,舒均平老師在省賽課中獲一等獎;在實施新課改中李明、舒均平老師的示範課獲市一等獎,並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得到廣大教師的一致好評。2006年~2010年該校獲獎、發表的論文總數達658多篇,其中國家級35篇,省級272篇,市縣級一二等獎351篇。
科學管理
該校素有“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過得硬、務得實”的辦學精神,歷經幾代雲龍人的不懈努力,學校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師生視學校發展為辦學生命,視教育信任為生命環境,視教育全程為研究歷程。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創新,方法靈活,措施有力。幾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才為志”的辦學宗旨,圍繞“規範+特色”的管理目標,抓住政令暢通這個重點,考核評價這個難點和多出人才這個熱點,狠抓學校內部管理,營造了管理育人的濃厚氛圍。
常規管理
一個學校的發展,經濟是基礎,教師是關鍵,質量是生命,常規是保證。為了搞好常規管理,學校根據學校實情,制訂了《湘潭縣縣雲龍實驗中學德育評估手冊》、《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後勤常規管理條例》等,這些常規管理制度,有效地規範了各種教育教學行為。如在班集體建設中,學校抓住新生入學的契機,組織學習《中
學生行為規範》、《湘潭縣雲龍中學學生一日常規十四條》,讓他們明確中學生的各種規範和要求。各部門、各年級組在堅持教育積極引導的同時,堅持按規範的要求認真加以落實。對教室衛生、公共區衛生、寢室衛生、升旗儀式、班會、唱歌、讀報、早操、課間操、眼保健操等方面都一一明確了工作標準和考核辦法。通過定時考查考核,及時反饋公布,與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相配套,使學生行為規範訓練得到強化,行為習慣得以養成,並內化成為一種基本素質。每期開學,該校僅用一天時間就有條不紊地辦完所有學生的入學手續。該校紀律嚴明,有關領導來校突擊檢查各項紀律,無不表示滿意。
過程抓實
抓管理如果輕過程,往往很難達到預定的目標。基於此,學校在各項工作中立足於過程評價。在過程評價中,學校一是開好兩個會——調度會和現場會,即每一個“過程”結束,召開有關人員調度會,總結上一個過程的得失,部署下一段工作;每開展一項活動,都要評選好的典型,召集有關人員現場參觀,現場褒獎。這樣一來,對於任何一項工作,任何一個“過程”,沒有誰敢隨便應付。二是做好“嚴”、“實”兩篇文章。在作“嚴”字文章時,要求評價者要“嚴而有格”(按制度辦事)、“嚴而有度”(不以越嚴越好為追求目標)、“嚴而有情”(把嚴格要求與感情投入統一起來)、“嚴而有恆”(不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作“實”字文章時,要求評價者把評價和指導結合起來。簡單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把它做好,本身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學校的管理繁瑣而複雜,這就要求學校的管理者事無巨細,過程都要抓實,落到細微處。《道德經》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近幾年,該校越辦越興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十分注重過程評價,把功夫下在過程中,注重細節管理。
整合社會資源
當前,學生受教育仍然為三個渠道,即學校、家庭、社會。為了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校聘請了縣綜治辦副主任林亞強同志擔任該校的法制副校長,通過上法制教育課,進一步增強了
學生的法律意識。該校創辦了“雲龍實驗中學家長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領導小組,組建了一支穩定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根據家長情況和學校工作實際,學校採取函授與面授、聽課與體驗、專題講座與個別諮詢,考核或座談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開展了諸如“家長開放日”、“移動家校通”、“托起明天的太陽”、“家教徵文”等系列活動。家校互動,建成了良好的學校、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提高了家長的家教水平,促進了親情交流,增強了學校德育教育的時效性。正因為形成了這股合力,學校先後獲得了縣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基地、湘潭縣示範家長學校、湘潭市示範家長學校、湖南省示範性家長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帶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推進,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其他工作如宣傳、計生、普法、人事、檔案、等,近幾年或作典型推介或被評為湘潭縣先進單位,分別被《湖南日報》、《湘潭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
教育質量
幾年來,處在競爭浪潮中的雲龍人勇立潮頭,以冷靜的思考和睿智的決策,以清晰的思路和優勢的條件,以雄厚的師資和科學的管理,走上一條“打造精品”的內涵式學校發展之路,切切實實注重學生的成長,提升學生的文明修養和文化素質。
1、學生文明素質不斷提高。秉承“要想成才,先學做人”的育人理念,為了提升學生的文明素質,學校在校園環境布置上,努力創設一個激勵上進,陶冶情操的育人環境,設立了名人畫廊、宣傳櫥窗,道路旁有標語牌,教室內有學風標語,整個校園體現出知識化、教育化,使學生在俯仰間受到薰陶,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學校先後制訂了《教職工教書育人十要十忌》、《師生共用文明禮貌用語及準則》,創辦了業餘黨校,開闢彭德懷紀念園、齊白石故居等德育基地,並以家長委員會、校外德育輔導員隊伍為兩翼,探索里一條以轉化潛能生為切入點,以“三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特點,以“四抓”(抓學習形成共識,抓隊伍形成合力,抓內容形成系列,抓活動形成特色)為重點的文明教育之路,較好地實現了學生文明程度的提升。學生拾物交公,為家境貧寒和身患重症的同學排憂解難,向貧困地區,災區奉獻愛心已成為自覺行動。近三年,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合格率為100%,優良為99%;共有100餘名學生參加學校業餘黨校學習並結業,20名學生入黨。學生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素質一直保持整體優良水平。
2、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該校一直以教學質量上乘享譽三湘。為了使質量穩步提高,學校提出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力倡導做好“活”字文章,探索了一條以“三活”(轉變觀念,讓教學思想活起來;加強研究,讓教學方法活起來;強化競爭,讓教學氛圍活起來)為支點,以“三轉換”(“讓學生從教會轉換到學會上來,從學答轉換到學問上來,從要我學轉換到我要學上來”)為重點的教學管理思路。
實踐證明,這個思路是正確的。近幾年來,該校為高校和社會培養了許多優秀畢業生和合格建設者。會考合格率、優秀率、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線率一直穩居市同類學校前列, 2006年高考,518人考試,一、二批本科上線175人,600分以上10人;2007年高考,683人參加考試,一、二批本科上線261人,600分以上6人,綜合評價排名位於全市普通中學第一名,獲高考優勝獎;2008年高考,600分以上5人,一、二批本科上線人數244人,上線率36.42%,居全市前列,獲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2008年民辦教育機構年檢評估中獲“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2009年一、二批本科上線202人,獲市縣嘉獎。特別是在2009年湖南省學業水平考試中合格率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五強,學校受到了省教育廳的特別嘉獎;在2010年高考中,本一本二批上線507人(其中重點本科203人),絕對上線人數居全市第二,遙遙領先於省示範中學及其他示範性中學,上線率70.61 %;繼2009年學業水平考試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一後,優生提高率、上線率、上線率的提高率居全省第一; 600分以上28人,最高分664分(彭程同學上清華、北大線);招飛考生顏展(已錄取)、肖乃煒、章瑜三人全部上線。
3、學生興趣愛好特長得到發展。三年來,學校特別重視音體美勞、選修課、實驗課、活動課的開設,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發展個性特長創造有利條件。在實踐中,初步探索了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解與示範相結合、輔導與操作相結合、驗收與考核相結合”的“四結合”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三年,在各級各項比賽中,該校學生屢獲名次,成績突出。數理化生奧賽中馬鈺祺等三位同學獲省級二、三等獎,石武、丁釘、夏彰陽等80位同學獲市級一等獎,楊瀟、胡朝曦、陳洋同學等178位同學或市級二、三等獎;在市縣藝術百佳中有120位同學獲市縣一二三等獎;2009年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暨第十二屆中國小藝術節文藝匯演中獲團體一二等獎,市民辦學校文藝匯演一等獎。另外,學校還十分重視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以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能力,學校“琢玉”、“拇指青春”文學社經常開展活動,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校刊《琢玉文集》,在2006-2010年出版了6期,登載了師生近600篇文章,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