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湖西鄉又稱湖西畲族鄉,方言閩南語 位於漳浦縣境東部,赤湖溪中游。面積808平方公里,人口23萬,其中畲族占38%。漳(浦)佛(曇)、赤(湖)湖(西)、湖(西)赤(嶺)公路在此交會。轄城內、豐卿、山後、蘇溪、後溪、頂壇、嶺腳、楓林、趙家城、後洞10個村委會。東接廈門,南臨汕頭,與台灣一衣帶水地處漳浦腹部,總面積80.8平方公里。今日湖西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有縣道“火佛線”(火燒埔至佛曇)橫穿鄉境,西與山舊線(省道),東與漳東線(省道)相接。又湖西——赤湖、湖西——赤嶺的鄉道,更有漳詔高速公路貫穿全鄉南北且在湖西設互通口,這裡將成為我縣公路交通樞紐之一。湖西有35千伏變電站一座,電力充足。已開通行動電話信號台和10000門程控電話。有日產3000噸的自來水廠。鄉政府駐地大陂,距縣城34公里。湖西是四面環山的小盆地,東南山丘低,平均海拔50~100米。西北為連綿起伏的群山,如烏龜山、膠丟尾山、牛港坑山、大坪尾山等,平均海拔300~500米。從前未有“湖西”地名,因盆地中有一口大池塘,稱官塘,在清初以前,“官塘”成為湖西盆地各村落的總地名,清後期“湖西”方成為總地名。又因那口大池塘映現丹山(灶山)山影,又名丹湖,故“丹湖”為湖西的別稱。湖西為重要僑鄉之一,1957年設漳浦華僑中學於湖西鄉頂墟自然村,1972年遷址於樓下山南麓,僑胞踴躍獻款,校舍逐漸擴充,1971年曾增設過高中部(10年)。現校園面積68300平方米,基建面積6665平方米。設26個教學班,學生1000多人,教師90人。本鄉10個行政村,有國小9所(趙家城、楓林合辦1所),其中民族國小2所。(詳見各村記載)。 漳浦縣城東南35公里湖西鄉碩高山西北麓。南宋亡時,宋宗室起若和與黃侍等
鄉鎮概況
漳浦縣轄鄉。民國29年(1940)置湖西鄉,1949年併入赤湖區,1952年析置湖西區,1958年更名赤湖公社湖西管理區,1961年改湖西公社,1984年改畲族鄉。主要企業有食品、竹器、陶瓷、服裝、石料板材、糧食加工、飲食服務等。農業主產水稻、甘蔗、紅薯、花生、小麥,兼種蘑菇、紅玫瑰、香菇、蔬菜、水果。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趙家城、詒安城。
旅遊資源
湖西名勝古蹟甚多,趙家城、詒安城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藍廷珍府第(又稱“新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藍鼎元墓園、三王公廟、宋代“興孝橋”、北宋“石樑橋”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鼎山旭日、丹灶晴雲、關山奏板、鑒池暖煨、石人插肩、神龜獻吉、天馬行空、丹湖攬月、象獅把水、考亭筆架、玳瑁前拱、溪環玉帶、沙涌金魚、旗鼓捍門等眾多景點。
湖西雖四面環山,但距赤湖、佛曇等沿海集鎮甚近,自清代以來就形成畲漢聚居地和僑胞、台胞祖籍地。這裡具備土地沃潤,風景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文物古蹟豐富而且品位高等優勢。隨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農業結構調整日趨合理,“三資”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開發的步伐加快,其前途必將十分看好
趙家堡
廣東崖山逃至漳浦,避難隱居。明萬曆年間,其第十世孫趙范在這裡建堡,以後趙范之子趙義又加以擴建。“完璧樓”於萬曆二十八年(1601年)冬,城堡於萬曆三十二年 (1604年)夏,先後動工,歷20年方次第完成。城堡仿北宋京城汴京式樣建造。整個建 築群由兩部份組成,初建的舊樓,舊堡為主體部分。樓為三四合式四方樓,高20米,占 地484多平方米,每層16間,東48間,樓門鐫刻“完璧樓”三字,取“完璧歸趙”之意。 樓外環以石基土堡,三合土堡牆高6米,寬2米多,上有垛口。設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東門題刻“東方鉅障”,西門題“碩高居勝”,南門題“丹鼎鍾祥”,唯北門沒有題額。天井中築一條地道通東門外。“完璧樓”及其環衛土堡俗稱“內城”。另一部分是趙義建的五座進府第,每座30間,共150間,俗稱“官廳”。每座第5進為2層樓,系內眷住。現仍保存完好。官廳前面廣場有魚池水閣,池上築有精緻的“汴派橋”。此外還有 進士坊、修竹花園、輯卿小院、聚佛寶塔。石刻有“墨池”、“悟石”、“讀書處”、 “雲巢”等。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築群。周圍約一公里半,面積約半平方公里。我國著名古建築、文物考古專家單士元、羅哲文、鄭孝燮等來此參觀考察時, 不勝讚美,並留言“遺址豐富,建築尚存,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遺址,其布局立意,處處猶以汴京之舊,使人重溫宋史,更覺有勝文獻之記載。”湖西雖四面環山,其前途必將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