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區沿革
溪東在清代為溪東保。民國29年屬四股鄉(民國33年與海烏鄉合併為浯江鄉)的東厝保所轄。新中國初期屬第八區東厝鄉所轄。1961年屬赤土公社溪東大隊,1984年9月改為溪東村,轄溪東、石路、眉力、過田、古致、閃門6社。現共有417戶,1679人,其中,溪東社232戶,905人;古致50戶,195人;閃門58戶,249人;石路46,191人;過田17戶,76人;眉力14戶,63人。
姓氏源流
溪東、過田、石路、閃門(古稱閃園)、古致等社都是張姓聚居地。原來居住在溪東社的一支張姓,是從霞美眉田傳來的(眉田張姓源自雲霄西林),這支溪東社張姓老住民於清代陸續遷居舊鎮,在溪東社尚存一座祖祠。而住在溪東社的張姓之祖,則是自清代以來陸續從古致、閃門移來的。閃門由古致分傳,其祖源自綏安鎮溪南中營。由於溪東老住民張姓祖先遷到舊鎮後得到舊鎮港之利,經濟很快發展,文化隨之增進,雍正八年張先躋中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其家族在舊鎮成為望族,更具有發展經濟和文教的條件,因而在溪東社的族人紛紛到舊鎮投靠。而古致於明末崇禎年間出了進士張若仲和舉人張若化兩兄弟,任明朝官,明亡後,義不仕清,並教子孫不得任清朝官,以致後代族人只謀求在這山區發展,最多只將族裔傳到溪東社,填補老溪東張姓空出來的活動空間。老溪東張姓與古致張姓之祖雖分別來自眉田和中營,而總的都以陳元光部將張伯紀為開漳始祖,一向和睦相處,老溪東張姓既轉向舊鎮發展,便樂於讓出溪東社給閃門古致張姓居住,甚至田園也廉價轉讓,因此有溪東兩派張姓交接現象。石路、過田二社張姓一部分原是老溪東一派,一部分由古致分傳而來,後來都認同於古致祖。
眉力社(2000年建高速公路時遷移建新村)為林姓聚居地,祖先原自路下。
基本設施
全村有水田1303畝,農地139畝,並有大片山地。主要農作物水稻及荔枝、龍眼、香蕉、余甘等果樹。特產余甘年產量100萬斤。
村境內有眉力水庫(中型)。1981年8月建成壩後電站。
2000年3月台商天福茶莊在本村征地157畝,建觀光茶園,種植閩南八仙、台灣金川、肉桂、武夷水仙等11種茗茶。同年6月,還建成製冰廠一座。
溪東國小,校園面積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827平方米,設8班,學生214人(含古致分校42人),教師9人。
文物古蹟
古致堡,建於明代。
丹山家廟,在古致社,是古致張姓宗祠,有黃道周所題“永思堂”匾額。
耒紱山房遺址,在古致社,明張若仲、張若化讀書處。?溪東古剎“福壽院”,始建於元至正年間,明成化十年僧雲山重建。雲山在到京城領度牒的時候,結識盧太監,盧太監死後,雲山背負他的骨骸回漳浦,葬在福壽院左邊。後來盧太監的嗣子鄧原任御馬太監,派駐福建,其主要任務是“兼管銀場,撫恤兵民,操練軍馬,防禦賊寇,禁革奸弊”,鄧原為報答雲山,捐獻大量資金,令雲山廣造殿閣,並於弘治十年正月將皇帝敕他鎮閩的諭旨刻成石碑,立於福壽院。現佛院只剩遺蹟,皇帝敕諭碑移存溪東國小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溪東社東北山間有石刻“梅塢”兩大字,旁署“太玉山人□明叔書”似為亡宋遺老隱居該處時所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閃門寨,位於閃門村後小山上,明末清初“理學布衣”張士楷隱居處,古稱閃園。
石路商周時代遺址,位於石路社後。
明山東副使林紹墓,位於眉力水庫庫區內。
歷史人物
張若化,明崇禎九年舉人,崇禎亡後,隆武稱帝福州,征為御史,他到任數月便辭職歸鄉,從此不入城市一步。
張若仲,若化之弟,崇禎十三年進士,任益王府長史,明亡後隱居不仕。
張士楷,若化之子,承父志,不仕清朝,潛心精研理學,清福建學政車鼎晉題匾“理學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