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萬民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現有土地總面積20610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0213hm2,占98.1%,非林業用地面積397hm2,占1.9%。 據調查,保護區維管束植物共有187科,812屬1997種。 保護區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群峰疊嶂,最大高差達892.8m,形成多樣的獨特生態環境,為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概況

永順萬民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中亞熱帶原生性的天然常綠闊葉林及其生態(存)環境為主,全面保護常綠闊葉林,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的生物物種資源和自然環境,是集動植物物種與生態保護、水源涵養、科普宣傳教育、科學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生態旅遊、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基本情況

(一)地理位置

永順萬民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境內,武陵山脈中段,東與本縣杉木鄉萬坪鄉、毛壩鄉接壤,南與永順縣兩岔鄉毗鄰,西與龍山縣塔泥鄉相連,北與龍山縣猛必鄉桑植縣的河溪鄉相依。地理坐標為:東經109O38'―109O47',北緯29016'―29O24’',南北長19.8km,東西寬14.2km,總積20610hm2。境內最高峰岩門,海撥224.8m,最低點海角溪溪口,海撥332m,相對高差892.8m。

(二)自然條件

1、地質地貌
保護區位於武陵山脈中段,屬新華夏隆起帶的西緣,中亞熱帶季風區,山體走勢呈北東――西南走向。
保護區以東大界、西大界兩條大山脊為基本骨架,嶺谷平行相間,呈不對稱“冊”字形地貌,石灰岩、板頁岩、砂礫岩間雜混生,在地貌形態上表現為兩條大界高聳,坡側陡峻,坡度一般在40―60度之間,界與界之間為石灰岩溶地貌,山體相對矮小,山頂渾圓,坡度平緩,具有起伏大、多埡口的地貌特徵,平均海拔650m,最高處1224.8m,最低處332m,相對高差892.8m,高差較為懸殊,河流侵蝕切割深度達200―300m,溝谷相間,山勢雄偉。
2、氣候
保護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4℃,無霜期250―260天,日平均氣溫≥10℃的年活動積溫5210℃,年降雨量365.9mm,相對濕度在80%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署,乾濕季節不明顯,氣候垂直變化明顯。
3、土壤
保護區的地貌特徵,強烈的沖刷和侵蝕作用,導致土層一般淺薄,質地較粗,土體中夾有大量的石礫和半風化碎片,土層分化不明顯。但由於母質的不斷更新,土壤中的鹽基因新風化物的不斷加入得以補充,加上氣候溫涼,植被茂盛,有利於有機質的積累,所以土壤一般薄而不瘠,尤以表土較為疏鬆肥沃。山坡平緩地帶及台階地,由於不斷接受堆積下來的泥土,土層較厚,有的可達2―3m。土壤垂直分布明顯,從山腳到山頂土壤垂直分布為紅壤(黃紅壤)――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坡稻田多為淹育性水稻土,山間谷地稻田多潛育性的陰山冷侵田
4、水文
保護區地處猛洞河澧水南源上游地區,區內大小河流25條,水系呈樹枝狀分布,河流寬窄不一,有“四十八湖,四十八溪”之稱。岩板溪為澧水南源上游幹流酉水河的源頭,河面寬度10―15m,其特點是坡降較大,水流湍急,水量充沛,水力資源豐富。

(三)社會經濟狀況

1、行政區劃,人口數量及民族組成
保護區包括萬民鄉的五倫、克西、西庫、松竹、鳳岩、老寨、洞坪、苗寨、朱龍、王家、出谷、萬民、海角、後界14個行政村,鹽井鄉的紅岩、李家、小肖、新場、鹽井、天遠、卡塔7個行政村,毛壩鄉的農林、盤龍、五寨、二灣4個行政村,共25個行政村,共有居民點80個4130戶,人口17430人,勞動力9469人,占總人口55%,在人口民族組成中,漢族2963人,占人口數17%,土家族13770人,占總人口數的79%,苗族523人,占總人口數的4.0%,回族174人。
2、交通、通訊
永順萬民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設在永順縣萬民鄉的萬民崗,距永順縣城45km,核心區無公路通過,交通閉塞,緩衝區僅有經萬民崗、洞坪至五倫的鄉級公16km,沿線連線14個村和沿海角溪至苦竹灣的村級公路11km,小路48條。保護區內每個村開通了程接電話。
3、土地現狀與利用結構
保護區現有土地總面積20610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0213hm2,占98.1%,非林業用地面積397hm2,占1.9%。林業用地中,有林地18192hm2,占林業用地90%,灌木林地面積2021hm2,占林業用地的10%。有林地中,林分(特用林)面積18054hm2,占林業用地89.3%;竹林面積138hm2,占0.7%,主要為山雜竹。非林地中主要是耕地,面積358hm2,占非林地的90.2%,其它用地39hm2,占9.8%。耕地中,水田128hm2,占耕地的35.8%,旱土230hm2,占耕地的64.2%。森林覆被率達97.8%,土地利用率達100%。

現狀評價

1、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
永順萬民自然保護區由於地形複雜,溝谷縱橫、高低懸殊、氣候、土壤呈明顯的垂直變化,形成區內多種多樣的獨特生態小環境,氣溫相對較低,雨量充沛,濕度較大,霧日較長,為各種不同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永順萬民自然保護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地處邊陲,交通不便,運輸困難與龍山印家界自然保護區連成一體,形成我國中南地區少有的面積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被率97.8%,是澧水支流酉水河上游主要溪流的發源地。保護區內森林茂密,淨化能力強,由於地處邊陲,自然環境受人為活動影響相對極小,環境優美而清靜。根據永順縣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表明,保護區內大氣質量、水質的各項指標均優於國家規定的一級指標,環境質量達到優良。
2、脆弱的生態環境
保護區地處永龍大界的側翼,為典型的中低山區,境內主要分布板頁岩、砂礫岩構成的山脈,其問廣布石灰岩類、大部坡度陡峻,最大坡度近800,土層瘠薄、岩石裸露,據調查,岩石裸露達50%以上的林地達11400多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55.3%。
保護區歷年來的經營經驗表明,天然原生植被一旦遭到破壞,極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由於板頁岩、砂礫岩形成的土壤相對疏鬆,保護區獨特的森林環境,使區內降雨相對較多,陡峻坡面上的泥土失去原生植被的固定極易被沖刷。
脆弱的生態環境,客觀上要求對這一地區進行保護,2001年進行的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已將區內36度以上的林地劃定為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加強對這一地區脆弱生態環境的保護。
3、生物物種多樣性、稀有性
境內一般海拔在800―1000米之間,最高海拔1224.8米,四周相對高差400―600米。保護區從岩門至觀音殿分成南北兩個區域,北區由南至北逐漸傾斜,南區由北至南逐漸傾斜。四面高,中間低洼,是兩個山勢自然封閉的峽谷地區。區內森林植被茂密,遮天蔽日,珍禽異獸活動頻繁,奇花異草處處可見。該地區植被類型主要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主要是常綠櫟類、樟屬、楠屬、杜鵑花科等珍貴樹種;常綠落葉闊葉林多為次生性,主要常綠闊葉樹種有黃樟、湘楠、潤楠、閩楠、石櫟、黑殼楠、女貞、欏木石楠、米櫧、桂皮等,尤以樟科、殼斗科占優勢,分布廣,資源多,成為該區典型的區系代表樹種,局部區域,閩楠、潤楠占優勢,黃杉也有一定數量的分布,閩楠、潤楠、黃杉、紅豆杉常為建群種;落葉樹種有香果樹、響葉楊、翅莢香槐、缺萼楓香、麻櫟、板栗、黃檀、凹葉黃檀、榆樹、光皮樹、黃連木、皂莢、燈台樹、四照花、野漆樹等樹種,其中又以香果樹、響葉楊、翅莢香槐、缺萼楓香占優勢,常見這四種落葉樹種為建群種。除以上樹種外,西庫村亞湖溝至松竹村鉛鋅礦有一片沿海拔650米左右呈帶狀分布的南方紅豆杉建群種,五倫村三叉腦還有櫸樹桂花建群種。灌木層有杜仲、黃檀、衛矛、凍漆、鹽膚木、木姜子、榆樹、假死柴、朴樹、胡頹子等伴生種。
據調查,保護區維管束植物共有187科,812屬1997種。其中蕨類植物32科74屬184種;裸子植物8科14屬16種;被子植物147科724屬1797種。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125科605屬1591種,單子葉植物22科119屬206種。雙子葉植物中,古生花被亞綱94科403屬1140種,後生花被亞綱31科202屬451種。據統計,自然保護區內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中,具有較高科學價值、經濟價值的珍稀瀕危、漸危植物有銀杏等4種;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附錄中,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29種,其中I級保護有南方紅豆杉等4種,Ⅱ級保護有巴東木蓮等25種。
保護區的動物區系在地理區劃上屬東洋界中印亞界的華中區。保護區內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植物種類,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多種多樣的生態小環境,為野生動物的繁衍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理想的棲息場所。由於萬民崗自然保護區與龍山印家界自然保護區緊密相連,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桑植縣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僅60km,為大中型動物正常活動區域,動物種群存在補償關係。保護區內已知脊椎動物有154種,其中:哺乳綱7目20科37種,鳥綱12目33科79種;爬行綱2目8科23種。其中蛇類有8科16種;兩棲綱2目7科16種。昆蟲種類繁多,現已具名的昆蟲有19目121科456種。據專家推測,保護區昆蟲種類約有數千種,貝類16種。寄生蠕蟲35科88種。保護區內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2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有金錢豹、白頸長尾雉和金雕三種,二級有黑熊、獼猴、大靈貓等23種。野生動物種類之豐富,是湖南小區域面積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小區域之一。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地理演變過程中生物的“天然避難所”,因此,保護區內物種資源極其豐富,是天然的“植物物種寶庫”“動物的王國”,是開展生物研究的理想場所。
4、植被類型多樣性、典型性
保護區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群峰疊嶂,最大高差達892.8m,形成多樣的獨特生態環境,為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區內植被類型多樣,除了地帶性植被一常綠闊葉林外,還分布有暖性針葉林溫性針葉林、溫性針闊混交林、落葉闊林等3個植被型組,8個植被型,29個群系,包括了我國中亞熱帶地區植被類型的典型性、多樣性和系統性,這在我國同緯度內是不多見的。
5、多樣的生態功能
保護區內茂密的森林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水土保持、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生態效益方面發揮著巨大功能。區內的森林覆蓋率達97.8%,它象一個巨大的天然水庫,在雨季提供蓄水,減少地表徑流,防止水土流失,在旱季,為發源境內的河流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為農田灌溉,人畜飲水以及水電站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證,產生良好的生態功能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