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鎮

官山鎮概況

在“中國水都”丹江口市西南端,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武當山的西南麓,有一個風景如畫、景色迷人的小鎮——官山鎮。該鎮版圖301.6平方公里,人口1.4萬人,轄13個行政村。這裡群山如花、數峰如筍、大河如練、民歌如潮,是鑲嵌在“兩山一江”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文化沃土

官山鎮有一個“歌的村落”——呂家河民歌村,這個村受巴楚文化、秦楚文化以及本地傳統民俗文化的影響,又汲取了神農架文化與武當山道教文化的豐富營養,全村家家都有唱歌人、人人都會唱民歌,歌手遍布全村的山山嶺嶺。呂家河民歌曲調豐富,旋律優美,現已整理歌詞5000餘首,曲調達79種之多。呂家河民歌村自1999年被發掘以來,吸引了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秘魯等外國專家前來採風、考察,呂家河村被省民協會命名為“湖北省民歌村”,被專家定位為“中國漢族民歌第一村”;國家文化部命名官山鎮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高校在此建立採風、實習、教研基地;2008年,呂家河民歌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呂家河民歌已唱響海內外,成為丹江口市的一張靚麗名片。

旅遊勝地

官山是一片嶄露頭角的旅遊勝地,旅遊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素有“武當山後花園”之稱的武當南神道景區距武當山金頂僅5.4公里,以九道河為連線,像珍珠般串連著呂家河民歌村、紅三軍司令部舊址和新四軍革命遺址、武柱峰、武當大峽谷等眾多景點。景區內既有登頂朝拜的古神道和神秘的龍文化、民歌民俗文化、紅色旅遊景點、寄死窯等人文景觀,更有方圓百餘平方公里的原始自然生態區,百里武當大峽谷,眾多風格各異的道、佛古建築遺址和奇山異石、飛瀑流泉等自然景觀,景色幽奇,猶如世外桃源;呂家河上游的“仙山漂流”項目,充分利用官山的奇山異水,將山水韻味與漂流的體驗成功結合,總漂流河道5公里,用時約3小時,沿途青山如黛、風景如畫,途間既有激流勇進、又有淺灘戲水,為遊客增添了參與式旅遊的歡樂去處,是理想的避暑消閒之地。

武柱峰景區

武柱峰武柱峰

武柱峰景區位於本鎮的騾馬溝村,一天然真武神石像酷似武當山金頂上的真武大帝像。
武柱峰座落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內的官山鎮騾馬溝村,武柱峰又稱大明峰,柱頭岩,真武坐像(因真武大帝父親淨樂國明真大帝而得名),元代建有王母宮(即真武大帝母親)。距武當天柱峰14公里,是武當72峰之一,海拔為1132米。此坐像兩峰如筍形同座椅,之間端坐著一尊高約80米、寬40米的天然真武神石像,身著道服,五官形備,目光深邃,背依伏龍山,注視武當山金頂,其頭頂上茂密的白皮松儼然髮髻,臉龐圓潤,鼻樑高高隆起,兩手平放兩膝之上,打坐在玄武背上修行狀惟妙惟肖,酷似武當山金頂的真武大帝像。在秋高氣爽的艷陽照射下,山體直插霄漢,真武座像矗立在陡峭的懸崖上,晶瑩光滑,金光燦燦,輝煌奪目。相傳,真武在此潛心修行多年,以虔誠和恆心感動了道德天尊,被點化成仙,留下石質人像。

新興寶地

近年來,官山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旅遊強鎮、生態靚鎮、文化大鎮、口子重鎮”戰略,實現了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各項事業全面推進。2009年,近百公里通村路工程全部完成,官鹽(官山至鹽池河鎮)、官白(官山至房縣白鶴鄉)通鄉路打通,建立起相鄰鄉鎮的經濟往來;2010年十房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官山鎮境內全長26公里,且在集鎮設有匝道,這條高速路將成為官山鎮經濟發展的一根強力拉線。十房高速、209國道以及即將上馬的十宜鐵路,再加上通村路、通組路,整體上形成了官山“十二五”發展的動脈網。獨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環境、豐富的人文資源,使官山成為一個投資興業的寶地。
春潮湧動的官山,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高速建設如火如荼、旅遊產業方興未艾……官山,這個曾經以閉塞、貧窮、落後為代名詞的小鎮,正闊步行走在建設“秀美官山、富裕官山、通達官山、和諧官山”大道上,以其“繁榮、生態、和諧”的新形象向世人展示出她的獨特魅力。

官山美景

武柱峰武柱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