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呂家河村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鎮,被稱為“中國漢族民歌第一村”。呂家河是一塊歌唱的土地,人們過著如詩似歌的日子。全村1079人中,能唱民歌2小時以上者120多人,能唱民歌100首以上的80人,能唱1000首以上的有4人。現已蒐集整理的民歌達5000多首,記錄的曲調有79種之多。1999年以來,國內外眾多知名媒體、專家、學者紛至沓來,宣傳、探討、
研究呂家河民歌民俗文化,專家將其定名為“中國漢族民歌第一村”。2008年6月,呂家河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
呂家河原名茅坪河,據傳,秦朝相國呂不韋被流放房陵時曾有家眷在這裡居住,故改名為“呂家河”。該村地處道教名山武當山西南麓,武當山南神道中段,距武當山金頂天柱峰18公里,素有“武當後花園”美譽。這裡西接十堰,南鄰神農架、房縣,北連漢江,距209國道僅6公里,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聳立於呂家河村口的“八卦亭”,是一座道家風格的民歌表演堂,它是村民放歌、遊人賞歌的互動場所。村里成立了由10位老歌師和12名青年歌手組成的民歌藝術表演團。在這裡,既可以領略到原汁原味的民歌魅力,又可以親身感受到年輕歌手的青春活力與激情。在這裡,沒有情感的禁忌與籬牆,遊人可以和歌手一起盡情地唱歌,盡情地跳舞。
在民歌堂西200米處,矗立著一座道光九年(1829年)的泰山廟。1931年8月,賀龍將軍來到官山呂家河,在此成立縣蘇維埃政府;1946年7月,中原突圍部隊在此建立“官山區委”。屋內陳列的勳章、大刀、長矛等革命先烈遺物,證明呂家河是一塊紅色的土地。
旅遊
從呂家河出發,跨過12公里的九道河,就到了景色宜人的武當南神道。景區已投資1900餘萬元,新修了1。6公里高標準的武當南神道棧道,以及會務中心、遊客接待中心、售票大廳等旅遊基礎設施。這裡,清晨鳥鳴婉轉,傍晚松濤陣陣。深入大峽谷,放生橋、轉運台、大龍潭、二龍潭、游龍峽等連串的美麗景觀,令人目不暇接。今天的南神道景區,與武當山主景區一線串珠,形成了“前山看廟,後山觀景;前山練武,後山放歌;前山朝聖,後山習俗”的互補格局。
旅遊業的興起,推動呂家河村從傳統農業村向新型文化旅遊村轉型。目前,全村已發展“農家樂”20餘家,成立了以經營香菇、木耳、野山藥、野天麻、土雞為主的合作社8家,滿足遊客對綠色食品的需求;建成薄殼核桃基地500餘畝,桃樹100餘畝,茶葉300餘畝。
有歌聽,有山攀,有果采,有花賞……豐富多彩的旅遊項目,引來四方遊客。呂家河村所在的武當南神道景區,自2008年9月27日正式開放以來,已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