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
湖北的近代女子教育,是在漢口開埠後,西學東漸,外國教會始在武漢興辦女子學校。1874年,美國基督教聖公會在武昌創辦的聖·希理達女子學校,成為武漢近代最早的女子學校的發端,僅比第一所教會創辦的男生學校文華書院晚3年。
1906年,前清舉人李文藻在武昌忠孝門痘母祠創辦湖北女子師範學堂,後遷至紫陽湖皇殿左首,同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將私立湖北女子師範學堂改為官辦湖北省立武昌第一女子師範學校;1911年因辛亥革命停辦一年後重啟;1918年夏,位於武昌黃土坡(即今首義路)的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今武漢第39中)又招了一個班的女學生。
變遷
1927年,湖北省女子職業學校和湖北省女子中學併入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學(為普通中學);1938年,抗日戰爭期間,學校遷湖北恩施屯堡,隸屬於湖北省立聯合中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武昌原址,恢復“省一女中”校名;1956年劃歸武漢市,更名為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1999年改為普通中學,2000年設武漢女子高中,成為湖北省最後一所女校。2006年再次更名三十九中。
相關事件
1918年夏,位於武昌黃土坡(即今首義路)的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今武漢第39中)又招了一個班的女學生。按順序這個班稱為“戊班”。戊班的新生中,有來自棗陽的楊子烈,來自黃陂的陳碧蘭,來自應山(今廣水)的莊有義,來自漢陽的徐全直(籍貫沔陽),來自武漢的夏之栩(籍貫江蘇)等人。1922年初,《武漢星期評論》編髮了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劉子通的文章《改良湖北教育意見書》。2月,新學期開始,曾留學日本的校長王式玉以“宣傳赤化、貽害學生”為由解聘劉子通。為此,楊子烈、徐全直、夏之栩、莊有義、陳媲蘭、袁溥之、袁震之7名同學到校長室質問王式玉解聘老師劉子通的原因,並要求學校撤銷解聘。王式玉自恃有湖北省教育廳的支持,沒有答應同學們的要求。後校方給“鬧事”7名家長寫信,以“違反校規”為由,要求7人轉學。新學年開學,除袁溥之、袁震之姐妹轉學外,其餘5位同學仍舊返回學校。此舉氣惱了王式玉,他不安排老師給這5個學生所在的戊班上課,戊班都沒課,一些學生家長給學校施壓,要求校長掛牌開除這5名學生。王式玉不想把事情鬧大,親自與武昌高等師範學校聯繫,請5名女生報考武昌高等師範來化解矛盾,不料遭她們拒絕。僵持近一個月後,校方最終掛牌開除了這5位同學。開除牌一掛出,同學們在李文宜、蘭淑文的帶領下趕到了校長室,要其收回成命。與此此時,湖北省教育廳為了殺一儆百,也掛出了一塊開除女師5名學生的牌子。此牌一經掛出,女師學生立刻到湖北省教育廳請願。她們在教育廳靜坐兩天一夜,震撼了武漢三鎮。同學們的行為得到了學聯的支持,學聯很快發表了一份《宣言》,號召武漢三鎮中學以上學校全體罷課來聲援湖北女子師範學校。為此,湖北一師、武昌高師、武漢中學、外國語專科學校、啟黃中學等校學生奮起罷課遊行,對女師學生進行聲援。史稱“女師學潮”。
革命女傑的搖籃
“女師學潮”成為楊子烈、徐全直、夏之栩、莊有義、陳媲蘭5人人生重大轉折點。因為她們在學潮中表現突出,成為當時中共黨組織培養的對象,理所當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關於她們後來的經歷,有的被廣泛宣傳,如徐全直(丈夫陳潭秋)、夏之栩(丈夫趙世炎)二人;至於陳碧蘭(丈夫彭述之)後來成為托派領導人;楊子烈(丈夫張國燾)和莊有義(丈夫陸沉)三人則很少提及後。而參加過女師學潮的京山姑娘張文秋,後來在革命生涯中與毛主席結為親家,與張文秋同時受到學潮洗禮的還有當時的“女師三校花”之蔡菱香和戚元德(另一個為楊子烈)則成為中共高幹夫人,戚元德丈夫吳德峰出任新中國武漢市首任市長,蔡菱香丈夫歐陽欽出任新中國中共黑龍江省委首任書記。另外她們的師妹黃杰、唐義貞、張茜則分別成為徐向前夫人、陸定一夫人、陳毅夫人,書寫了湖北女師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