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街道

湓城街道,位於江西省瑞昌市境東部,是瑞昌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三面與桂林街道相連,總面積3平方公里。1992年11月由湓城鎮改設,計有常住村(居)民13231戶,41132人,其中農戶470戶,1630人。以湓水得名。據《九江府志》“青湓山有井,形如盆,因號湓水,城曰湓城”。

基本信息

街道簡介

湓城街道位於江西省瑞昌市境東部,是瑞昌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發達。東與賽湖農場相接,臨九江市昌九高速公路,西臨九冶二級公路(九江至大冶),北臨長江。316國道和昌武線鐵路穿境而過,九江市民航機場和長江航運緊接東北方向。三面與桂林街道相連,總面積3平方公里。1992年11月由湓城鎮改設,2005年,共轄1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4個居民組;1個行政村,15個村民組。計有常住村(居)民13231戶,41132人,其中農戶470戶,1630人。以湓水得名。據《九江府志》“青湓山有井,形如盆,因號湓水,城曰湓城”。解放前屬東一區,1950年成立湓城鎮,1958年改湓城公社,1961年鎮社分開恢復原建制,1992年5月撤鎮改設街道。近年來,街道黨委發揮區位優勢,以改革促發展,以物質文明促精神文明,經濟建設突飛猛進。

經濟狀況

近年來,街道黨委發揮區位優勢,以改革促發展,以物質文明促精神文明,經濟建設突飛猛進。訂單農業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大棚蔬菜逐步走向規模、科技種植,水產、養殖業逐漸發展,規模效益不斷提高;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個體工商戶從1994年的650戶發展到2001年的3900戶,其中民營企業從5戶發展到2001年的100戶;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外商獨資企業華瑞軋鋼廠、贛北燈具廠、芳香木地板廠、八仙蚊香實業有限公司等30餘家企業先後在街道安家落戶;依託區位優勢,幾年來,已成功進行了聖門路舊城改造、赤烏商城、羅湖商城、青龍市場等六大改造工程,總投資3000萬元。這些工程融街道城市建設、市場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三位一體,有力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促進了街道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逐年遞增,從1994年的206萬元發展到2001年的1122萬元,年增長100-200萬元。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街道計畫生育工作已走上了規範化管理之路,實現了育齡婦女微機信息化管理(共投資120萬新建了計生辦和計生服務大樓,配備了一些先進的B超儀、紅外線治療儀等醫療和教學設施);紮實有效的民政救濟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確保了一方平安;文化、教育、衛生事業有長足發展。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多彩,各種便民、利民、為民的社區服務網路健全。教育投入不斷加大,教學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醫療衛生事業逐年改善,2000年投資200萬興建了街道醫療防疫大樓,投資80萬添置了先進的醫療設備,街道醫院榮獲了“省一級甲等醫院”資質。 

社區黨建

湓城街道實施“三項工程”推進社區黨建:一是實施扶貧幫困工程。對社區中下崗工人,無業居民等弱勢群體進行幫扶。街道黨政班子成員及街道社區直管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和社區幹部通過“一幫一”建立幫扶關係,每個人至少幫扶一戶困難戶。並在街道設立市民捐助中心,動員社會力量向困難群體捐錢捐物,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二是實施再就業服務工程。要求每個社區服務站年內要解決25個以上就業崗位,並作為每個社區硬任務列入社區黨政目標管理進行考核;三是實施“安居”工程。目前,每個社區建立了統一規範的社區警室,成立了社區綜治工作站,健全了治安聯防“六支隊伍”建設,強化了法制教育“免疫工程”建設,並將“安全小區”創建工作列入今年的綜治工作重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