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游絡賽公司是一家跨國性社區零售經營服務企業,公司最初於2004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成立主營居家健康
產業,2006年遷至美國高科技和傳統行業龍頭企業聚集的華盛頓州西雅圖地區。公司利用先進獨特的實體零售直通車技術服務體系幫助社區店提高盈利能力和有限店面投資回報。2009年應寧波開發區政府的邀請和大力協助下,游絡賽落戶於中國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地區寧波開發區,致力於利用網路技術推動社區零售業,傳播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游絡賽根據國內市場特點對實體零售直通車技術服務體系進行二次開發,在我國率先推出社區預購平台(又稱為“社區預購點”平台),幫助社區店近距離為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消費者提供各種所需,以科普宣傳引導消費,先銷後供,使社區店避免經營中的盲目和風險。主營業務
游絡賽利用其“社區預購點”平台幫助小型社區店在不增加資金投入的前題下經營更多
業務,包括原來因店面或資金所限難以經營的產品,面對特定人群的特色產品,以及按傳統模式難以提供的產品;同時為生產供應商提供社區實體店流通渠道。游絡賽是國內第一家利用網路技術幫助社區店推廣老年產品和服務、宣傳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企業。市場觀點
面對中國1.7億老年人的巨大消費需求,游絡賽認為我國老齡產業的振興是將社會問題轉化為經濟成長動力的良好契機,而老齡產業的繁榮需要有效的市場機制和教育體制,使更多的企業和個人願意投入到這個“朝陽”產業,研發、生產和銷售更多更好的產品,提供更多更好的相關服務。社區化運作是中國特色老齡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宣傳教育和渠道創新是老年產品在中國普及的關鍵。游絡賽“社區預購點”集社區宣傳推廣和零售拓展為一體以共贏的模式為老齡產業中產、銷、供、需各方搭建橋樑。
努力方向
讓中國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舒適、安全、時尚、體面。
社區店
社區藥店、社區健康便利店、社區器械店、社區健康服務站、社區診所、社區老年服務機構等社區商業機構。
實體零售直通車技術服務體系游絡賽公司根據歐美實體店非現貨交易模式,2009年從美國引進,根據中國市場特點經過二次開發,2010年推出的實體零售業務拓展技術服務體系。它結合網路多媒體信息技術和實體零售供應鏈管理技術,集售點廣告、商品導購、消費購物、店家訂貨、支付擔保、物流追蹤、售後反饋七大功能為一體。實體零售直通車技術服務體系從技術上解決了實體零售供銷關係中各方利益的平衡問題,以及電子商務落地入店過程中存在的非現貨展示的可見度問題,幫助實體店以“推-銷-供”模式經營非庫存商品。
不同於傳統的“供-銷”零售模式,“推-銷-供”零售拓展模式通過宣傳推廣、導購促銷、渠道供貨。採用“推-銷-供”模式,社區店可在不占用店面資金的前提下,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價廉物美的商品和更到位的便民服務,採用商品預購與到店取或宅配到戶相結合的服務,把便民服務做到極致,讓消費者有更多的商品選擇,以省去中間環節和成本讓消費者獲得明顯的價格實惠,並且可以買到其它店可能無法提供的商品。
非現貨交易
非現貨交易是指預訂之後在不同時間和/或地點收貨的零售方式,主要形式包括網購、電視購物、產品目錄或彩頁購物等,可發生於虛擬商店和實體店面。在歐美國家,非現貨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以上,其中發生在實體店面的占總體非現貨交易額的30%以上,且預計隨著實體零售信息技術的發展還有很大幅度的上升空間。如果將此概念擴展到服務業中服務項目的第三方預售,即預訂和享受服務發生在不同時間和場所(也可稱為非現場交易),上述的數字將更加龐大。
實體店非現貨交易實體店利用非現貨交易來拓展零售業務在歐美非常普遍,在我國一些零售領域也成為常用經營手段。比如家具店因店面限制無法囤放所有經營的產品,通常只展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品種和型號,消費者主要靠畫冊了解大部分產品以做出購物決定。一些規模較小的家電、健康器械商店等也採納同樣的經營方式。許多耐用消費品周轉較慢、店面成本高、或因面對特定人群/帶地方特性而需求有限,採用現貨經營方式風險大,通過非現貨交易可降低成本。
非現貨交易由於不受店面局限最適合在小店開展,使小店不但可經營原本只有大店才能經營的項目,還能充分發揮其地域優勢,且沒有大店的成本負擔。消費者在這裡通過折扣預購得到同樣的產品,享受同樣的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獲得比從實體店買更多的實惠,即更低的價格,更方便的購物方式
實體店非現貨交易電子商務
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以流行的電子商務模式開展網購,從技術、推廣和運作上與實體零售完全不同,實體店難以發揮自身優勢,而且網上和網下渠道常常彼此矛盾甚至相互競爭,加上網路上的信息過度透明,消費者有極快的速度選擇接受或放棄,使商家在網購市場上的投入難以得到持續的回報。雖有許多實體零售商紛紛觸網,但被媒體稱為“叫座不叫好”。實體零售企業仿效網商開展電子商務未必是一條可行或最佳的路。若能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網路技術以非現貨交易方式提供更多合適商品,將網路“空中”的長處結合實體“地上”的優勢,更多抓住周邊消費者,以有限店面承無限商機。有人將此稱為電子商務落地入店。
實體店開展非現貨交易面臨的問題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商品。對現貨耐用消費品(尤其價格相對偏高的、占店面較多的)進行比較分析,看看是否從物流中心甚至廠家單件發貨配送到家更合算。對店裡未經營的產品或品類,尤其是在當地稀缺性、面對特定人群需求、或新推出的產品,可以非現貨形式提供,若發現需求量足夠大也可以轉為現貨業務;也可以讓消費者優惠預購後自提;還可以引進各種服務性消費,提供折扣預售。這樣可在不增加風險的前提下抓住可能商機;
其次是選擇合適的技術平台有效開展並最大程度受益於非現貨業務,否則實體店非現貨交易難以大規模有效開展。實踐證明,單純將網購平台或購物網站搬到店裡對實體店不但沒有好處,相反可能導致客人(尤其是不做網購的)流失。讓店裡客人的需求在店裡得到滿足,是實體店和純網店經營關鍵區別之處;另外,採用傳統工具如彩頁、產品目錄、白板,電話等難以大規模有效開展非現貨交易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