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渦輪

港股渦輪

"窩輪",是香港股票市場上一種風險極高的投資產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權證,實際上是英文"WARRANTS"的譯音,我們為投資者簡單介紹一下有關其的一些小知識。在這裡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窩輪"的定義:其專業的名稱應該是"認股證",而新聞媒體上常提到的是備兌認股證和股票認股證,同時也是香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兩種,備兌認股證是衍生認股證的其中一種,而衍生認股證是則是認股證的一種,認股證還包括股票認股證,而它本身則是期權的一種.股票認股證是由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認股證,例如代號2303的認股證,是由華豐紡織(364)所發行的,其特點是期限比較長,例如2303的期限為3年。另一個特點是,如果擁有該認股證的投資者到期要兌換股票的話,由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以供兌換。衍生認股證是由其所代表的"資產"所衍生出來的認股證,這些資產可以是股票、股票指數、黃金、外匯等等。而上述的股票認股證一般是只代表一個公司的股票,而衍生認股證所代表的股票可以是一個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是同時代表多個公司的股票,如9554,只代表中石化(386)一家的股票,而9394(石化摩根0406購)則同時代表著石化行業中的中石化、上海石化、中石油及儀征化纖,所以它也稱作一籃子。 指數的衍生認股證包括的"資產"有恒生指數、H股指數、紅籌指數,甚至包括道瓊斯指數在內的國際市場指數等等;外匯的衍生認股證代表的資產是外匯的匯率。衍生認股證是由持有該相關資產的第三者發行,並非由相關的上市公司本身發行,一般都是國際性投資銀行發行(一般稱其為發行商)。所以如果投資者需要兌換股票的話,那只能是舊股的轉移,而不涉及到上市公司發行新股。而衍生認股證分為兩類(見圖),包括非備兌認股證和備兌認股證,而現在市場上的主流是備兌認股證(簡稱備兌證),而兩者的區別是:非備兌認股證是指發行商手上沒有足夠的相關"資產"供認股證持有者兌換,而備兌認股證則相反。

獲取備兌證的相關資料

所代表的相關資料

備兌證的簡稱所代表的相關資料

我們在報紙和財經網站上經常看到某個備兌證的簡稱,投資者可以從中看到該備兌證的一些資料。

我們舉9197為例,其簡稱是華能法巴五零一購(@EC):華能:指其代表的相關資產是華能國際(902)法巴:指其發行商是BNP百富勤五零一:指該認股證的到期日是2005年1月,但具體的到期日並不能反映在簡稱上,而9197的具體到期日期是2005年1月28日,可以從網站上的該證的基本資料中查到。

購:指該認股證的性質是認購證,如果是認沽證的話則以"沽"為代表。

@:代表的是該認股證以現金結算的方式,即是投資者如果在到期日前沒有賣出此認股證的話,發行商將以現金的方式將差價支付給投資者。如果把@換成*的話,則代表以相關資產的現貨結算;如果換成是$的話則代表是可以以現金或現貨結算。而事實上現在流行的是以現金結算,大多數的股證的簡稱都含有@。

E: 代表該認股證是歐式備兌證,是英文"EUROPEAN"的簡稱 C: 代表該認股證的性質是認購證,是英文"CALL"的簡稱,與"購"的意思一樣;如果是認沽證的話則以"P"為代表。

一些認股證的常見名詞

我們從一般的財經網站經常會接觸到一些認股證的常見名詞,這對於了解該認股證的價值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1. 到期日與結算價:認股證的簡稱只交代認股證的到期的月份,並沒有交代具體的日子,所以光看其簡稱有可能產生一個月左右的誤差,所以要真正了解認股證的剩餘時間,必須要了解具體的到期日,同時投資者必須要清楚一點,認股證的最後交易日不是到期日,而連同最後到期日在內,共有四個交易日不再進行交易。

那由此而引起一個問題是,認股證的相關資產的結算價如何計算。如屬股票認股證,結算價為相關股票在認股證到期日前5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到期日之收市價並不計算在內);如屬指數認股證,結算價是根據聯交所公布之 EAS 為準。EAS 是恒生指數於即月期指到期日當天的5分鐘平均價。

2. 兌換比率:是指每一單位(股)認股證能換取多少單位的相關資產,如果顯示是"0.1"的話,即10個認股證的單位換一個單位的相關資產。在使用計算認股證的相關公式時,往往用顯示的倒數作為兌換比率,也就是說如果資料上顯示"0.1",計算時就默認為10,以下的相關公式就是這種情況。

3. 溢價:認購證的溢價=(認股證現價×兌換比率+行使價-相關資產現價)/相關資產現價×100%認沽證的溢價=(認股證現價×兌換比率-行使價+相關資產現價)/相關資產現價×100%由於在股市的交易進行當中,相關資產的現價和認股證的現價總是在變動,所以溢價的顯示也會在經常跳動。對於選擇認股證時,溢價越小,贏的機會就越大,當然我們還得考慮其他的因素。

4. 槓桿比率:槓桿比率=相關資產現價/(認股證現價×兌換比率)對於選擇認股證時,槓桿比率越大,贏的機會就越大,當然我們還得綜合考慮其他的因素。

5. 引申波幅:引申波幅是揭示認股證價值的重要指標,一般的歐式認股證是用B-S模型﹙Black and Scholes model﹚進行計算的,由於計算的公式比較複雜,並不是此文所介紹的範圍,況且一般的投資者都能從有關資料上獲取此項數值,就沒有必要自己動手計算。

我們所要說明的是引申波幅對衡量認股證價值的重要性,引申波幅越大,認股證的價值就越小,認股證價格的回落的機會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到引申波幅並不是認股證價值的決定性因素。

6. 對沖值(比率):對沖比率指相關資產的價格變動及認股證價格變動的比例關係。顯示發行商要為對沖認股證風險而需買入或賣出相關資產的數量。它的數值介乎0到1之間。

如果對沖比率越接近1,說明有關的認股證越價內;如果對沖比率越接近0,說明有關的認股證越價外;如果對沖比率越接近0.5,說明有關的認股證越接近等價。

由於發行商要根據此指標去決定買入或賣出相關資產以供投資者兌換,所以有關認股證的投資者可以根據這個指標估計出發行商已經買入或賣出相關資產的數量,從而了解對手(發行商)的底牌。此項指標是投資認股證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其計算也引申波幅一樣比較複雜,同樣可以從一般的資料上獲取有關數值。

7. 有效槓桿比率前面我們說過,槓桿比率越大,從理論上而言,該認股證越值得購買,但是這個指標有一定的誤導性,而有效槓桿比率則更為客觀反映該認股證的價值。比如說一些極度價外的認股證往往擁有很大的槓桿比率,但是根本沒有行使的機會。

有效槓桿比率= 槓桿比率×對沖比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