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北5公里處渭城區周陵鄉新莊村。漢元帝劉奭墓。劉奭(前76~前33),漢宣帝劉詢之子,27歲稱帝,在位16年。初期尚能選賢任能,廢除漢初以來為帝陵設邑城的制度。後因外戚與宦官交結作亂,結束了短暫的中興局面。陵冢為覆斗形,底部周長640米,高27.5米。陵西北500米處有王皇后墓。陵東北500米處有28座陪葬墓,排列有序,東西4行,每行7座,俗稱"二十八宿"。
南邊一組陪葬墓原先可能有7座,又叫"七妃冢"。現存陪葬墓18座,主要陪葬者有王鳳、王莽妻和馮奉世等。1996年在陵北500米處出土了一批玉器文物,有玉馬、玉獅、玉熊、玉辟邪、玉鷹和玉俑頭等,堪稱稀世珍寶。
墓主

形狀

陪葬墓群
渭陵東北500米左右,是陪葬墓群。陪葬墓排列有序,東西4行,每行7座,當地民眾稱為“二十八宿墓”,《鹹陽縣誌》稱為“七妃墓”,現存墓冢12座。據文獻記載,王鳳、王莽妻、馮奉世等陪葬渭陵,但今名位難考。
《漢書•元帝紀)載: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下詔,罷置陵邑。今在渭陵周圍未發現陵邑遺蹟,與文獻記載相符。
文物
近年來,渭陵西北360米處的一個漢代建築遺址屯發現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其中有用玉石雕刻的奔馬、熊、燕、獅、辟邪等。其雕刻之精,體裁之廣,是漢代玉雕中少見的。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玉辟邪。辟邪的形象由獅子演化而來,它作為神獸驅鬼避邪,在中國古代有深刻的影響。而渭陵出土的玉辟邪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