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縣

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801.4億元,增長15%,總量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長14.5%。 商、周時期,渭南的農業生產力有所提高,交通事業開始發展。 秦、漢、隋、唐時期,渭南城鄉建設有初步發展,農業生產比較發達。

基本概述

十六國前秦甘露二年(公元360年)置渭南縣,故治在今渭南市北,後廢。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於今市東南4里置渭南郡及南新豐縣,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改南新豐縣為渭南縣。北周省渭南郡,渭南縣屬延壽郡。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郡存州,渭南縣屬雍州。開皇十四年移渭南縣於今渭南市。1913年廢州、府,縣屬關中道。1983年渭南為縣級市。1994年撤銷渭南地區,改設地級渭南市,縣級渭南市改為臨渭區。

渭南簡介

渭南地處我國版圖中心,是東西部的交匯點,西北東大門,處於西安大都市半小時經濟圈內。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東連中原,北接華北,南達西南,市場戰略位置極佳。現轄一區(臨渭)、兩市(韓城、華陰)、八縣(華縣、潼關、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陽、富平)和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鹵陽湖現代產業開發區,142個鄉鎮(辦事處),3221個行政村,常住人口552萬人,總面積1.31萬平方公里。境內交通發達,連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國道同隴海、西延、西韓、西南、西鄭等7條鐵路縱橫交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縣縣通鐵路、通高速,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7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為325.8公里,全市道路通村率達到100%,均居陝西省各市之首。
渭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距今約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約20萬年前的“大荔人”曾在這裡繁衍生息、刀耕火種。沙苑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以及西嶽廟、太史祠、倉頡廟等遺存,如絕本的經典,記載著華夏文明悠久的歷史;韓城兩周古墓群、以橋陵為代表的唐帝王陵墓,如遙遠的星座,閃爍著神奇的亮光。周、秦、漢、唐兩千多年,渭南一直是古都長安的京畿重地。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造就了傑出的人才。這裡是詩之源、字之源、酒之源、史之源、樂之源。“中華第一詩”—《詩經》開篇《關雎》描寫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的洽川。在這片土地上,字聖倉頡創造了漢字,酒聖杜康釀造出美酒,史聖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寫出了被譽為“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這裡是中國北方梆子劇聲腔的發源地,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戶、阿宮腔等多種戲曲劇種源遠流長,訴說著歲月的久遠。這裡是中國民俗之鄉,石刻、木雕、面花、皮影、剪紙、提線木偶等民間藝術巧奪天工,傳承者文化的變遷,蘊積著文化的厚重。這裡曾出過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將軍和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
桃等農產品質優量大。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開發潛能巨大。已探明礦藏51種,可開發利用的33種,其中煤、氣、鉬、金、石頗具優勢。原煤資源儲量56.77億噸,是我國十大煤炭產地之一。煤層氣資源總量2080億立方。鉬礦探明儲量88.2萬金屬噸,居全國第二位;年產鉬精粉3.1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是亞洲最大的鉬精粉生產基地。黃金儲量約25.9金屬噸,年產黃金6331千克,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三位。石灰石探明儲量7億多噸,大理石儲量1.3億立方米,年產水泥523萬噸。分布在9縣(市、區)的地熱水和醫飲兼用礦泉水儲量大、水質優。大荔礦泉水日出水6萬噸,富含多種人體所需元素,被譽為“中國之最”。豐富的歷史遺存與壯麗的山河薈萃,形成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全市現有館藏文物21025件(組),旅遊文物資源5547處,列入保護和開發的文物旅遊景點619處,其中國家級35處,省級102處,居全省各市第二。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兩處。奇險峻秀的西嶽華山,傲居五嶽之首,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風景秀麗的洽川,融“山河湖灘泉”於一體,是黃河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幹流湖泊型濕地風景區。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觀與元明古建人文景觀之大成的黃河龍門旅遊景區,素有“北國小三峽”之美譽。規模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一展盛唐雄風,是中國封建皇室宮廷文化的縮影。
“十一五”規劃實施五年,渭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801.4億元,增長15%,總量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8.9億元,增長7.3%,年均增長6.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94.6億元,增長20%,年均增長16.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7.9億元,增長10.6%,年均增長14.8%。全市財政總收入74.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4億元,增長2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8元,比上年增加2266元,增長16.6%;農民人均純收入4372元,增加788元,增長22%。農業優勢突出。初步形成了以糧棉油、果蔬、奶畜、林果為主體的特色產業鏈。現有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優質小麥基地、陝西省唯一的以秦川牛為主導產業的國家農業科技園,有國家蘋果生產百強縣5個,有國家優質棉花基地縣1個和商品魚基地縣3個。全市現有水果面積222萬畝,全市水果總產254萬噸,是陝西省最大的綠色果品生產基地。瓜菜面積130萬畝,產量192萬噸。畜牧業增勢強勁。豬、牛、羊、家禽存欄分別達到170萬頭、30萬頭、75萬隻,肉、蛋、奶產量分別為25萬噸、10萬噸和27萬噸,畜牧業產值45.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五分之一。渭南素有陝西“糧倉”、“棉庫”之稱,糧食種植面積822.5萬畝,總產264.2萬噸;棉花占全省總產的80%。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有涉農龍頭企業291家,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707個。以澄城海升、合陽恆興、白水安得利等企業為主的果汁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20餘萬噸,是陝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國最大的果汁生產基地。現代工業初具規模。能源、化工、食品、建材、有色、機械、醫藥等產業發展較快,是陝西乃至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秦嶺、韓城、蒲城三大發電廠和星羅棋布的地方發電站,總裝機容量770萬千瓦,年發電282.8億度,占陝西省總發電量的1/3強。以韓城、澄合、蒲白三大礦務局為主體、地方煤礦相輔助的煤炭工業,年產原煤1884.4萬噸。以渭河煤化工集團、陝西華山化工集團公司等企業為主的化肥工業,年產化肥43.7萬噸,占全省產量的一半以上。以西北地區三大鋼鐵企業之一的龍鋼集團為主的冶煉工業,年產鋼材460萬噸,占到全省產量的近一半。中聯重科土方機械有限公司的工程機械、中冶陝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的壓延設備、陝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公司的印刷機械在全國同行業中居領先地位,產品暢銷全國。以量子高科、容廈、榮國、利君恆心堂、博愛等製藥企業為主的現代醫藥工業發展較快,在全省具有重要的位置。園區經濟發展加快。目前渭南已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2個省級開發區和10個重點工業園區,建成面積達到78平方公里,入園企業716戶,年實現工業產值514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4.8%。國家級渭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占地33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現已形成現代醫藥、精細化工、設備製造、電子信息等6個產業園,入駐企業300餘戶,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4.7億元,是全市經濟成長最快的區域。韓城龍門生態工業園被國家確定為循環經濟示範園。以通用航空製造業為主導的鹵陽湖現代產業綜合開發區、以食品醫藥、裝備製造為主的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煤電鋁產業群為主的澄城工業園、以農化工為主的蒲城工業園、以冶金建材為主的富平工業園初具規模,成為帶動我市經濟的先導區和核心區。商貿、旅遊業勢頭迅猛。2010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328.5萬人(次),增長19.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7.6億元,增長31.4%。進出口總額1.69億美元。全市擁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經營網點和機構5萬多個,城鄉集貿市場400個。2010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231.8億元,增長18.6%。
渭南屬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宜。年均氣溫11.3-13.6℃,年日照時數2144-2505小時,無霜期199-255天,年降水量529-638毫米。水資源可利用總量35.43億立方米,當地水資源總量20.06億立方米,外來補給水資源15.37億立方米。境內川原平地約占70%,耕地面積822.5萬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467萬畝。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歷來是陝西乃至西北地區最優的農業生態區。秦川牛、關中驢、奶山羊等畜種聞名遐邇,丹頂鶴、黑鸛、褐馬雞、大天鵝等23種珍稀禽獸馳名中外。野生植物2500多種。農林作物87種,尤以小麥、玉米、棉花、蘋果、酥梨、蔬菜、花椒、柿子、紅棗、核2010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42.3億元,增長45.7%。西鄭高鐵的運營,渭蒲高速的通車,西潼高速的改擴建,使全市交通條件徹底改善。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環保模範城市和園林城市為載體,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投資58.38億元實施了濱河大道、310國道繞城改線、城市管網等118個重點城市建設項目,信達體育廣場、渭南客運中心站建成投運。市體育中心開工建設,前進路北段、三賢路等多條城市道路改擴建工程進展順利,渭南國際會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中心市區東大門、北大門、湭河兩岸拆遷和“城中村”改造等工程抓緊實施。省級衛生、環保城市的順利通過,使市容市貌明顯改觀,城市品位日益提升,現代化中心城市已初具規模,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1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40%。
全市共有各類科研機構24家,科技人員7.16萬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8家。各級各類學校2006所,在校學生78.3萬人。其中,全日制高等院校3所,在校學生3萬人。職業教育發達。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發展到277所,年輸出各類技術人才3萬人。“渭南技工”是陝西五大職教品牌之一,渭南技術學院成為全國“職教名校”全市擁有衛生機構33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68個,衛生技術人員14643人,其中醫生5687人,註冊護士4051人,擁有床位數13276張,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廣播電視穩定發展,全市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9%。渭南體育館設施良好,競技體育取得歷史性突破,民眾體育蓬勃開展,形式多樣。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全市共有圖書館12個,文化館12個,博物館7個。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保護名錄12項,省級61項,市級84項,縣級239項,居全省第一,華縣皮影戲、合陽提線木偶戲、華陰老腔多次出國演出,深受好評。
渭南地處我國中西結合部過渡區,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在國家生產力布局框架中地緣優勢十分明顯,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和有色金屬基地,是關中-天水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全市經濟呈現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社會政治保持穩定,具備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現實條件。開拓進取的渭南人憑藉豐富的資源稟賦,獨特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發展基礎,優越的投資環境,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加快關中經濟區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持科學發展、富民強市兩大主題,以增強綜合實力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為目標,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全民創業為主要抓手,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文化旅遊產業化和信息化發展,全面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實現將渭南打造為西部強市的奮鬥目標。

區域開發

據考古資料記載,上古時,渭南氣候溫暖濕潤,河流湖泊廣布,森林草木茂密,野生動物遍地。
舊石器時代,渭南就有先民活動。1963年在渭南西南毗鄰8公里處——藍田公王嶺發現的藍田猿人化石證明:8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藍(田)渭(南)交界的秦嶺淺山中。他們過著原始群居生活,靠狩獵和採集維持生存。後來,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橋南、花園、三官廟一帶考查,發現不少舊石器遺蹟和動物化石,表明舊石器中、晚期渭南先民活動不斷擴展。
新石器時代,居住在渭南的先民已走出山地,活動在湭河、零河、渭河和石川河古道兩旁,開始了原始的農業、畜牧業。渭南縣文管會先後發掘的17處遺址就是證明。北莊人頭骨化石和雷家堡崖層中的舊石器證明,舊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渭南先民已活動在湭河上游,並在河邊台地上營造居室。北劉遺址下層證明,老官台文化時期,渭南先民已在使用磨製的石器(如斧、砍伐器、刀等)、骨器(如骨魚叉、骨鋸、蚌錐等)和簡單粗糙的陶器(如缸、瓮、罐等),從事極原始的農業、畜牧業。史家、白廟、紫楊、白黨及北劉遺址上層證明,仰韶文化時期,居住在渭南的先民已進入母系氏族社會,活動範圍推移到零河、赤水河、渭河和石川河古道兩旁,生產、生活工具也逐漸增多,陶器細緻,石器通體磨光,骨器比較精細。花園、張家坡遺址證明,龍山文化時期,即人們傳說中的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時期,渭南的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農業成為主要生產活動,並開始掌握鑿井技術和用石鋤耕種土地。於是人們不僅沿著河流居住,而且逐漸擴大了活動區域,向遠離河流的台原和渭河以北建築村落,家畜的飼養,穀物蔬菜的種植,果樹的作務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商、周時期,渭南的農業生產力有所提高,交通事業開始發展。1975年在陽郭公社南堡村出土的一批商代銅器、玉器、骨蚌器中,有的有文字,有的有牛頭紋,證明這時渭南不僅開始通行文字,而且已用牛耕地。商朝末年,渭南已有兩條東西大道。北部大道在今官底、下吉、藺店、官路一帶,是周原至芮(胡邑)、虞(山西平陸)的道路,著名的西伯戡黎即經此進軍。南部大道在今良田、城關、程家一帶,是鹹陽通往洛陽的東方幹道,周武王伐紂、周公東征都經過這裡。周莊王九年(前688),秦武公伐邽戎,在今渭河以北設立了我國最早的縣之一——下邽縣,並在今故縣村修築了縣城,成為本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城鎮。商鞅變法以後,“廢井田,開阡陌”本縣許多草茅之地變成良田,土地有了較大規模的開發。
秦、漢、隋、唐時期,渭南城鄉建設有初步發展,農業生產比較發達。這一千多年,渭南大半屬於古都近郊(內史、京兆尹),北部除下邽縣外,漢代至隋代還設了蓮勺縣,北魏一度設延壽郡,南部在前秦設立渭南縣,並一度設渭南郡。秦代的鄭國渠,漢代的白渠,唐代的鄭國渠、白渠相繼灌溉今官底、下吉、藺店、故市一帶;漢代的漕渠,隋代的廣通渠,唐代的廣通渠相繼灌溉今良田、白楊、雙王、城關、程家一帶,農業產量顯著提高。隨著秦步高宮、步壽宮,漢蓮勺宮,隋崇業宮,唐游龍宮的修建,各地出現了一批宏大的建築。
宋、元以後,戰火連綿,渭南的水利設施受到破壞,農村經濟蕭條,村鎮發展緩慢。到明嘉靖時,全縣村落僅為330個,集鎮21個。清乾隆年間,農村經濟回升,人口迅速增長,百姓大量開墾荒地,本縣耕地達1,266,700餘畝,比明嘉靖時增加了30餘萬畝,但大片竹林被毀,植被受到破壞。
民國時期,渭南農業繼續萎縮,但隨著西北聚記機器棉花打包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北機器棉花打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現代工業開始出現。此間,西(安)潼(關)、渭(南)大(荔)公路通車,渭(南)白(水)小火車道通車,特別是1934年隴海鐵路通車,交通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渭南成為關中東部糧食、棉花的集散地,經濟地位日益提高。
建國以後,渭南縣是渭南地區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都有大幅度地發展,成為關中東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