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紋彩陶罐

渦紋彩陶罐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遺址而得名,距今約5000多年。它是繼仰韶文化後,在黃河支流洮河和湟水流域一帶發展起來的一個富有獨特地方風格的文化。馬家窯文化以彩陶為世人所矚目,它以橘黃陶上繪黑彩為主,紋飾以弧線漩渦紋為特點,將中國史前彩陶藝術推向了一個更加絢麗多彩的高峰。

彩陶之王

——渦紋彩陶罐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距今約5000年—4050年)

1956年甘肅永靖三坪遺址出土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這件渦紋彩陶罐是馬家窯文化中期彩陶的一個傑出代表,紋飾瑰麗,是馬家窯文化的典型器物,有“彩陶之王”的美譽。罐腹部碩大,造型周正,器壁厚薄均勻。為了便於提拿,在腹部還塑有兩耳。罐身用黑彩繪出四個大漩渦紋和八個小漩渦紋,下面還彩繪一圈粗大的水波紋。從罐的口、肩向下俯視,可以看到彩陶罐的全部紋飾,這是一幅表現當時人類與水密切相關的圖案。三坪遺址處於黃河邊上,這種漩渦紋正是遠古先民們對黃河水湍急洶湧的圖案化寫照。那流暢自然的線條,仿佛是流動著的節奏和韻律,使人感到眼前有無數旋轉的水渦和涌動起伏的波濤,其繪畫技法已相當純熟,極具動感和張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