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生境
渤海是個半封閉型的內海, 沿岸有黃河、 遼河、 海河、 灤河、 薊運河、 小清河等大、 小河流約40條入海, 沿岸河口淺水區營養鹽豐富、 初級生產力較高、 餌料生物種類多樣, 是眾多漁業生物重要的產卵場、 育幼場、 索餌場,渤海也因此成為增殖放流最理想的海洋牧場。
生活習性
渤 、 黃海對蝦是同一個種群樹, 但是因親蝦在不同海 區產卵, 使不同海區出生的仔、幼蝦明顯地表現出短 時期的地理群特徵。 這點 已得到各灣幼蝦分布 區域的調查9 月 份 以後 , 渤海 各灣的蝦群處於混游 混棲階段, 地理群特徵 消失。 此 時 , 渤海 灣 、 萊州灣的主 群同灤河口的分群及遼東灣 的支群混棲於渤海中部水域 ; 渤海灣、萊州灣 、灤河 口的分 群或支群同遼東灣的主 群混棲於遼東灣中部及灣 白區域 , 萊州灣 的分 群或 支群及渤海 灣的分 群提早游出海峽 , 於煙臺 、 威海的外海形成漁場( 圖 1 ) 。 1 2月至翌年2月, 又 與在黃海 出生 的對蝦在越冬 途 中和越冬場混合 , 3 月份北上徊游時, 並未 發現有各自返回原出生地的現象。 如萊州灣 出生 的對蝦 , 春汛 時也有 到乳山 口、膠州灣和海州灣及海洋島 ( 鴨綠 江 口 》等水域產卵的 , 相反 , 乳山口出生的對蝦 , 也有進入渤海產卵的。
產量
根據三省一市研究院所對各省市中國對蝦生產情況的調查, 截止2009年10月中旬, 山東省捕撈中國對蝦的產量為460t, 河北省捕撈中國對蝦產量為1494t, 天津市共捕獲中國對蝦250t, 遼寧省捕撈中國對蝦為173t。2009年渤海合計捕撈中國對蝦2377t。
洄游研究方法
前增殖放流品種的資源調查評估方法主要有物理標記、 分子標誌和拖網調查3種。物理標記手段繁瑣、
標記數量有限、 個體傷害嚴重, 不易回收; 分子標誌成本高, 不適應大規模標記; 拖網調查結果易受天氣及海況的影響。對於中國對蝦這種野生數量極少的放流品種, 因自然蝦和放流蝦的體長和體重差異明顯, 在可控條件
下綜合考慮, 拖網調查這種傳統方法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營養價值
野生牤牛島對蝦每100克對蝦肉中含有水分77克、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0.2克、鈣35毫克、磷150毫克、鐵0.1毫克、硫胺素0.
01毫克、核黃素0.11毫克、尼克酸1.7毫克,蘊含熱量90千卡。用對蝦製作的魯菜菜看如“清蒸大蝦”、“烹蝦段”、“炸蝦段”、“紅燒大蝦”等均久負盛名。對蝦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能補氣健胃,壯陽補精,具強身延壽之功能,主治神經衰弱、腎虛陽痿、脾胃虛弱、瘡口不愈等症。對蝦春汛在四月上旬至五月上旬,秋汛在8月中旬至12月上旬。
渤海對蝦以體碩鮮嫩、營養豐富而蜚聲中外,歷來是“天然漁場”渤海漁業的支柱。近年來,受海洋污染日趨嚴重、酷捕濫撈等的影響,渤海正面臨著資源萎縮的局面,對蝦年產量由1979年的三萬多噸下降為1995年的三千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