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口遺址

渠口遺址

渠口遺址位於浙江永嘉縣坦下渠口鄉渠口村,此處為小楠溪流入大楠溪的交匯處,地層為黃土堆積。1993年12月,省市考古調查組在永嘉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中,發現這一遺址。

基本信息

渠口遺址

。
渠口遺址位於浙江永嘉縣坦下渠口鄉渠口村,此處為小楠溪流入大楠溪的交匯處,地層為黃土堆積。1993年12月,省市考古調查組在永嘉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中,發現這一遺址。
這一帶取土製磚的窯場有幾十個。一些取土點已挖土至十多米深。調查組首先在一窯場取土坑內發現陶器堆積層,器物內破碎,面積約3平方米,厚處達5~6厘米。陶器顏色呈黑、江等色,主要有夾炭陶和夾砂陶。在距堆積層南面2米處的坑壁剖面亦發現陶器堆積層,距地面深2米。這兩處堆積層為同一文化層。
在坑內還揀到數件石錛。同時,在附近的一些磚窯場取土坑內壁也發現了陶片遺存。據陶器和石器器形及特徵分折,這些遺物屬新石器時代器物,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由此說明這裡或附近應是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

漳水十二渠及其演變

戰國初年,西門豹引漳水灌溉,所謂漳水十二渠。西漢初年,該渠效益顯著,地方官吏以十二渠道和“馳道”交叉,十二個橋相距不遠,想把渠合併,和馳道交叉處“合三渠為一橋”③[註:《史記·滑稽列傳》引褚少孫補《西門豹傳》。]。當地老百姓不同意,認為西門豹的辦法效果好,終於沒有改。到東漢元初二年(公元一一五年),渠已使用了五百多年,“詔……修理西門豹所分漳水為支渠以溉民田。”又加修理。到東漢末建安九年(公元二零四年),曹操敗袁尚取鄴城(今臨漳縣西南的鄴鎮)後,就經營鄴為根據地,並在原渠堰基礎上修建了天井堰,並引漳水供給城市用水④[註:關於城市供水,在本書中冊詳述。]
十二堰所在,舊說在鄴西二十八里。今鄴鎮西三十里,漳河南岸西高穴村西北有天平渠渠口遺址,天平渠是單一渠首。十二堰亦應在附近。這一段,漳河剛出山,河身穩定,縱比降較陡,漳河洪水流量及流速較大,堰身不會太高,如為堆石堰亦不可能太高,而且應有歲修制度②[註:如實地勘測當地河床,河岸情況,測定數據,就可能估算堰高。]。西晉人左思《魏都賦》敘述當時灌渠情況說:“蹬流十二,同源異口,畜為屯雲,泄為行雨。水澍(滋潤)粳徐(稻),陸蒔(種植)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擰。均田畫疇,蕃(籬)廬錯列。姜芋充茂,桃李蔭翳。”

漳水十二渠(又稱西門渠)在魏鄴地,即今河北磁縣和臨漳縣一帶。鄴地正處在漳水由山區進入平原的地帶,由於地形和降雨的關係,漳河洪水有暴漲猛落的特點,因而經常泛濫成災,當地土豪和巫婆勾結起來,利用洪水災害,搞祭河神的勾當。藉機橫徵暴斂,坑害人命,引起當地老百姓強烈的不滿和反抗。公元前四二二年②[註:《史記·魏世家》:魏文侯“二十五年,……任西門豹守鄴,而河內稱治。”]當地人民民眾,在新派來的縣官西門豹的領導下,狠狠打擊了土豪勢力和迷信活動,並興建了防洪和灌溉工程,“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③[註:《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西門豹事跡。]這就是著名的漳水十二渠。
漳水十二渠是有壩取水,而且是多渠口取水。《水經·濁漳水注》記載:曹魏時,“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為十二流,皆懸水門”。墱的意思是梯級,就是近代的低滾水堰。十二個堰,十二個口,十二條渠,渠口都有閘門控制,這雖是後代的情況,但完全可能就是沿襲戰國時的故制,《史記·滑稽列傳》載:“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是戰國時已有十二渠。到了漢代,有人想將十二渠合併,老百姓強烈反對。可見當時漳水十二渠效益十分顯著。漳河水含有大量的細顆粒泥沙,有機質肥料十分豐富,引水灌田不僅可以補充作物需水,並且能夠填淤加肥,原來遍布於兩岸的鹽鹼地也因而得到了改良。自從修了漳水十二渠,鄴的田地“成為膏腴,則畝收一鍾”①
鄴的田地“成為膏腴,則畝收一鍾”(高產田)。說明西高穴村(今名)是水網發達之地,非“瘠薄之地”。如有橋理應叫天平渠橋,而且在村西北角。叫高訣橋的可能似乎沒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