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馬鈴薯1號

渝馬鈴薯1號

該品種出苗整齊一致,幼苗生長勢強,株型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葉、莖均為綠色,複葉大,茸毛少而短,頂小葉心形,側小葉3~4對;花冠白色,大小中等,無重瓣,雄蕊橙黃色,花粉量少,易落蕾落花,天然結實性弱,漿果大小中等,綠色,有種籽。

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渝馬鈴薯1號
作物種類:馬鈴薯
選育單位:重慶三峽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8911-3(119-3×狄西瑞)

特徵特性

結薯早而集中,薯塊膨大迅速,薯塊扁圓形,淡黃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淺而少,有用薯80%以上,耐貯藏,薯塊貯藏期間薯皮不易變綠,食味品質較優,澱粉含量13%左右,還原糖0.29%,粗蛋白2.61%。
中早熟,生育期70~80天,塊莖休眠期較長(90~95天)。抗晚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適宜作鮮薯食用(特別是城郊作早熟蔬菜)品種。

產量表現

2000~2001年參加重慶市馬鈴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12點次鮮薯平均產量為27042㎏/公頃,比對照品種“米拉”(平均產量為21718.5㎏/公頃)增產24.51%,增產極顯著。
2001年重慶市生產試驗中,5點鮮薯平均產量為18966㎏/公頃,比當地推廣品種(平均產量為15564㎏/公頃)增產21.86%。

栽培要點

重慶市的低壩、丘陵區可在年前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種,做早熟蔬菜種植;中、高山區在1月下旬至2月初播種,高山區也可在霜凍前播種。
淨作適宜密度為6.75~7.5萬株/ 公頃,1.7~2.0m帶植,馬鈴薯與玉米雙套雙適宜密度為4.5萬株/公頃左右。
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增施磷、鉀肥。一般中等肥力土壤,底肥每hm2施過磷酸鈣或複合肥(不含氯離子)450~600㎏,豬糞水3萬㎏,堆渣肥1.5~2.0萬㎏。齊苗後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並施追肥,每公頃施尿素150~225㎏,豬糞水3萬㎏。現蕾時進行淺中耕並培土上廂,根據苗情用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
搞好晚疫病的預測預報,一旦發現中心病株,要及時拔除,並進行藥劑防治。

適宜區域

重慶市不同海拔地區均適宜,特別是城市郊區作早熟蔬菜栽培效益好。適宜一季作栽培,二季作栽培產量較差。

審定意見

2001年11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