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東南位於武陵山的重慶市渝東南地區的酉秀黔彭石,是中國西部四川盆地東南部大婁山和武陵山兩大山系交匯的盆緣山地,與渝鄂湘黔四省市結合相連,是重慶唯一集中連片、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渝東南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以秀麗的自然山水、獨特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逐漸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熱點地區。
渝東南包括黔江區、武隆區、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和石柱縣所轄區域,其中黔江是區域性中心城市或經濟發展較好的區縣。
渝東南地區是我市公認的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之一,包括黔江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武隆區、彭水縣等6區縣(自治縣),約1.98萬平方公里。擁有眾多國家地質公園、濕地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森林覆蓋率達到49.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個百分點。
但多年以來,“工業立縣”的思路曾讓渝東南走入誤區。一位區縣官員告訴記者,曾想複製沿海模式,走大招商、大工業、大發展的道路,但困難重重,一些工業企業進來了,經濟雖有所增長,但付出的環境代價是慘痛的。這讓他幡然醒悟,轉而發展生態旅遊,走綠色崛起的道路,反而求得了環境與經濟的和諧。
這絕非孤例,渝東南6區縣,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以招商為例,A縣收取的土地租金很低,B縣便針對性地提出不要租金,C縣更進一步,不僅不要租金,反而還有獎勵。區縣“血拚”,最終受害的是整個地區。
上述種種,都是由於定位模糊所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慶育說,將渝東南定義為生態保護髮展區,就是進一步明確定位,讓這些區縣的工作中心從經濟建設轉到生態保護上來,把它們從以GDP為綱的熱潮中解放出來,轉而走上綠色、低碳、循環的道路。
那么,發展怎么辦?楊慶育的解釋是,市里從來沒說不發展,只是要處理好關係。渝東南是“重慶之肺”,生態是最大的優勢,提供生態產品就是發展,提供碳匯也是發展,如果沒有渝東南承擔生態功能,重慶的宜居就無從談起。楊慶育說,只有當發展模式選擇不當時,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才成為一對矛盾,如果轉變觀念,用生態環保的眼光看待發展,不但不會阻礙發展,反而可以發現一些新的經濟成長點,做到兩者和諧統一。
渝東南地區既是生態敏感區又是生態脆弱區。“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辦法,既能有效保護生態,也能合理開發資源,有利於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