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紙本,設色,縱164厘米,橫88厘米。
關於山水畫創作,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經提出過一個重要的觀點:“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何者?觀今山川,地占數百里,可游可居之處,十無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謂此佳處故也。故畫者當以此意造,而鑒者又當以此意窮之,此之謂不失其本意。”郭熙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然而明清以降,由於“南北宗論”的負面影響,畫家們大多過於追求“筆墨”和“士氣”,而對於最能體現“可游可居”的造型和構圖卻往往較為忽略。這是當時山水畫創作中的一大缺陷,也是清代中後期山水畫日趨衰落的一條重要原因,而黃璧的這幅《山水圖》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黃璧(約1720-1780年後),字爾易,號小痴,廣東澄海人。曾拜翁銓為師,學畫山水。壯年時曾游武夷、西湖、羅浮寺等名山勝跡,其作品筆墨渾厚,結構自然,頗有法度。張庚《國朝畫征續錄》謂黃璧“善山水,意在梅花和尚也,故題款亦作草書。”梅花和尚即“元四家”之一的吳鎮,從這幅《山水圖》中也確實可以看到某些吳鎮畫風的特徵,如濕筆氤氳,松枝勁挺,山石用文人畫所不喜的“刮鐵皴”即“小斧劈皴”,以及漁舟和漁人的造型等,都有著明顯的吳鎮痕跡,然而在整個畫面的景物構成上卻與吳鎮的“蒼蒼莽莽,有林下風”(董其昌語)異乎其趣,而是與明代吳門畫派較為貼近世俗的畫風追求息息相通。
具體而言,首先,該圖所描繪的景物繁多,在縱164厘米,橫88厘米的畫面上,既有自然景觀,如山水、樹木等,又有人造景觀,如房舍、古塔等,更有眾多的人物以及人物的各種日常活動,與傳統文人畫的以簡為貴,以淡為宗的美學取向有很大的區別。古人畫畫有“丈山、尺樹、寸馬、豆人”之說,點景人物大多草草為之,缺乏精細的描繪,而黃璧這幅《山水圖》中的人物卻個個姿態準確,神情生動,尤其是下部山崖邊兩位拉縴者和兩位撐船者的動作刻畫得極為逼真,活靈活現地描繪出逆水行舟的緊張態勢,這在當時畫壇奉“南北宗論”為圭臬,一味強調“筆墨”與“士氣”的大背景下,是極為難得的。其次,黃璧的這幅《山水圖》氣勢雄偉,層次清晰,境界深遠,然而卻又貼近生活,情景真切,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做到了郭熙所說的不但“可行可望”,而且“可居可游”。黃璧“以此造意”,作為欣賞者的我們也當“以此意窮之”。最後,這幅《山水圖》的筆墨也很有特點,其峰巒畫法先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濃重的水墨烘染,以顯示其立體感,這種表現手法服從於表現物象的做法,與當時很多畫家將“丘壑”視為“筆墨”載體,“丘壑”反服從於“筆墨”的傾向也有所區別。
宋人黃休復《益州名畫錄》謂:“若投刃於解牛,類運斤於斫鼻,自心付手,曲盡玄微,故目之曰‘妙格’爾。”以此視之,黃璧的這幅《山水圖》完全當得。該圖現藏於廣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