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所屬分類】:圖書> 獨家好書> 地區> 中國
【所屬分類】:圖書> 獨家好書> 出版社> 山東文藝出版社
【作 者】:鮑人
【所屬分類】:圖書> 獨家好書> 人文
【開 本】:32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山深自有道
第二章 君子何所憂
第三章 誰將補天裂
第四章 雲帆難濟海
第五章 所不朽者萬世心
內容簡介
似散文,似小說,又似傳記,還似政論。其實,說《清風有骨》是跨體裁作品更貼切。說的是宋朝,又不止是宋朝。以下摘讀四段。
摘讀一:
山水能夠洗去人們心中的煩憂。
這是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的六月。自去年十二月被貶出京城、今年四月到睦州任知州以來,范仲淹第一次有了超然物外、心曠神怡的感覺。
小船於清晨的卯時初從睦州的治所建德縣出發,在新安江上順流而下。去往桐廬縣的50多里水路,只用了一個多時辰。
大約剛出建德界時,輕濛的細雨倏然而降,一路伴隨著小船,待到桐廬的江岸映入眼帘時,卻又飄然而去。三三兩兩的竹蓬漁船在開闊的江面隨波搖動,幾隻鷺鷥縮著長頸靜靜地看著同伴爭搶嘴裡的魚以便向主人報功。漁夫們大多在收取昨天夜裡布下的漁網,網中那些將將露出水面的大魚小魚在跳躍中向辛勤的漁夫們展現日光下醉人的鱗光。唐朝詩人張志和曾這樣描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苙,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其實,詩是最普通百姓的生活。那些捕捉到生活點滴、感悟自生活喜憂並將它們用優美而有韻律的文字記錄下來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詩人。
摘讀二:
就在這幾條河流匯集的三川口,元昊的十萬人馬對宋軍發起了殲滅之戰,而劉平和他的八千名將士義無反顧地走向這個白雪皚皚的慘烈戰場,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這一天是康定元年(1040)元月二十三日。
兩軍在清水河的西南面相遇。應當說是夏軍在清水河西南擋住了宋軍東進的去路。不太空曠的地帶並不利於夏軍發揮他們的鐵騎優勢,但是只要堵住了退路,南北兩邊古木參天的丘陵也能幫助夏軍形成對宋軍的包圍。
夏軍結成陣勢,一員蕃將點名向郭遵叫陣。郭遵和他後來成為大宋樞密副使的弟弟郭逵都是智勇兼備的戰將。他挺身而出,手中的鐵杵把敵將的腦袋砸開了花。宋軍乘勢進攻,斬殺敵軍六七百人。夏軍倚仗人多,結盾為陣穩住陣腳,但宋軍再次衝擊,將敵方後軍壓入河中,夏軍被殺或溺斃又有近千人。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宋軍的勇敢震懾了強敵。
激烈的戰鬥自晌午持續到傍晚,劉平身上已經多處負傷。這時,宋軍戰士借停戰空歇,紛紛提著夏兵人頭向劉平報功。
劉平急忙高聲喊道:“激戰正酣,你等先各自記住功勞,戰後再賞!”
但是夏軍抓住了機會。敵軍輕騎兵趁機突進,將宋軍逼退了幾十步,但宋軍陣勢並未混亂。
最令人痛恨的事情發生了。
後軍黃德和見前軍後退,以為兵敗,立即率領自己的隊伍逃跑。前軍見此情形不明就裡,也隨黃德和敗退,陣勢就此潰散。劉平急令兒子策馬追上黃德和道:“太保千萬不要撤退,與我家大人併力抗賊!”黃德和不聽,策馬飛奔,爬過重重丘陵,苟且留得一條性命。
郭遵明白自己已經沒有生機。他手持一桿長槊向敵軍最密集處殺去。不知殺了多久,長槊早已彎曲。元昊的目光不斷地跟著郭遵遊走。他讓手下人在郭遵前方扯起絆馬索,但被郭遵拔劍斬斷。元昊又急令弓箭手放箭,亂箭射倒了郭遵的戰馬,郭遵也隨著戰馬摔倒在地。就在他立起身來的一剎那,無數支長槍扎進了他的後心和胸膛。
劉平手握寶劍,與身邊的幾名軍校一起斬殺了多名四處奔逃的士兵,終於攏住了一千餘人。他和石元孫率領這僅有的一千多名士兵再次向前方衝擊,將夏軍又一次逼退河中。如今,前方是大河,河對岸是數不清的敵軍,過河已經沒有可能。劉平於是率軍向西南撤至一個小山包上。
幾萬名夏兵團團圍住了只有一千多人防守的山頭。山下煙火通明,山上寂靜無聲。元昊派人高聲詢問:“宋將何人?”山上沒有回應。元昊又派人喊道:“幾許殘卒,不降何待!”劉平讓士卒回答:“狗賊!你們還不投降!明天我大宋援兵到來,你們想投降也沒有機會了!”
劉平他們心裡都明白,大宋的援兵不會到來。
摘讀三:
記載於文字之中的廣德軍、高郵軍興化縣、睦州、蘇州、饒州、潤州、越州、延州、慶州,這些范仲淹曾經從政過的地方,以及慶曆新政後他經歷的邠州、鄧州、杭州、青州,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一座范公祠。這些范公祠都是當地百姓在范仲淹去世後為紀念他而建立的。不過也有例外,有些地方在范仲淹還在世時就為他建立了祠堂即生祠。比如在陝西邠州和慶州,當地羌民把范仲淹當作恩人,分別為他建立了生祠。幾年後范仲淹去世的訊息傳到陝西時,幾百名羌族首領聚集在祠堂中,“哭之如父”,就象自己的父親去世一樣祭奠他,哀悼三天后才離去。
摘讀四:
任何一個先進、合理的制度在運行若干時間後,都必然會產生弊端。為什麼?就因為這個制度的先進性。它先進,因此它推動了進步;進步了,環境就改變了;環境改變了,因此它就落後了,落後於因為它的先進性而改變的環境。
這個理論有點象悖論。一個先進的制度是它自己的埋葬者,它必須走向自我否定,這是它先進性的最終結果。如果一個制度不能成為自己的埋葬者,不能自我否定,那就說明它沒有先進性,因為它無法推動進步,無法使環境因進步而改變,這樣它所處的環境永遠都是它自己創立之初的那個樣子。可是,一個制度如果發展進步的結果是埋葬了自己,那么它發展進步還有意義嗎?這就是悖論的表現。
但是這又不是悖論,因為一個先進的制度可以重生,通過對自己的改進而重生,使自己重新適應自己先前所改變的環境。如此循環反覆,它不斷地推動進步,不斷地改變環境,再不斷地改變自己。於是它就避免了對自己的徹底埋葬,讓自己不斷地充滿生命力,讓自己達到長生甚至永生的境界。
這些都是對於一個先進制度而言。如果是一個並不太先進的制度呢?那么它首先要去偽存真,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先進制度,成為符合一個國家歷史發展脈絡、融入一個國家優秀文化傳統的先進制度----記住,是它融入優秀文化傳統而非讓優秀傳統融入於它。這樣,它才可以步入先進制度不斷重生的過程,成為一個先進的制度或者先進制度之一。
但是,先進制度在形成或重生的時候,不可避免地將打破原先的利益格局。它先是給大眾帶來了利益,然後隨著形勢的發展、環境的改變,它帶給大眾的利益越來越小,而帶給小群體的利益越來越大,這時它就要走向自己的反面了。只有及時的改變自己,它才能重新成為能夠給大眾帶來利益的先進制度。
這種自我的改變就是今人所說的改革。
可是那個或那些小群體的既得利益者會甘心讓自己越來越大的利益被重新分配嗎?
有的會,有的不會。而不會的往往占大多數。
小群體的既得利益不外乎兩類。一類是權力,一類是財富。制度越落後,官員的權力就越來越大,財富就越來越集中。與此相伴生的,就是貪污腐敗越來越嚴重、為富不仁越來越普遍,而百姓心中的積怨也就越來越深。
這個時候就需要改革,以解決官員權力越來越大、財富越來越集中的問題及其帶來的貪污腐敗、為富不仁的更深層次問題,化解百姓心中積怨。
誰來推動改革?
當然是既得利益者。如果他們不推動而要由利益受到損害的大眾去推動,那就是不改革了,那會是革命。革命往往是激烈的,在建立新的先進制度以前會產生很大的破壞,甚至可能讓所有人在一段時期失去利益。最壞的結果,革命會讓如今的既得利益者人頭落地。所以,聰明的既得利益者會主動地進行改革。
因此,既得利益者中必須有明智的人,能夠看清利害關係,主動去推動改革,並且甘心作出犧牲,情願讓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改革而受損。
如果既得利益者中沒有這種明智的人那會怎么辦?
恐怕只有死路一條。不一定是生命之死,多數時候是利益之死。
書評
讓歷史的清風吹向未來
(摘自光明日報2012年7月1日第四版、《書城》雜誌2012年11月號 )
義大利哲學家貝奈戴托·克羅齊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說得更透徹一點,那就是一切歷史都是正在發生著的歷史。讀歷史就是讀現在,要把握今朝不妨先諳熟昨日,方能收穫魯迅先生所言讀史的鑑古觀來“洞若觀火”之效。20多萬字洋洋灑灑的一部《清風有骨》,正應該如是讀法。
中國歷史上值得重讀細讀的朝代不少,其中漢、唐、宋應為最有研讀價值的三部大斷代史。《清風有骨》為什麼把眼光放在了有宋一代,放在了北宋仁宗年間的那一段朝野故事,放在了范仲淹這個人人皆知的歷史人物身上?在我看來,恰恰是出於克羅齊和魯迅分別闡明的上述同一道理。
《清風有骨》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傳記作品。因為它有散文的筆法,書中不乏描繪山水景觀、抒發人生感悟、探尋人文思想的篇幅;因為它有文學的成分,作者利用相對並不豐富完備的相關史料,通過適當的藝術加工對一些歷史事件作了傳神的評述;還因為,此書更多的是作者透過筆下的歷史和人物進行著的深度思考。
書中,思想的火花隨處燃放,在當今這個亟須思考、渴求思考的年代,給人以頗多的啟迪。
從景祐三年因范仲淹而起的激烈的政治紛爭談到知識分子的責任感。“自古以來,在中國知識分子的血液里,流淌著一種責任意識,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范仲淹只會出現在中國,因為中國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那種以民心為君主之心、以民意為國家之意的理念,能夠造就這種捨己為人的人物。”
自然,對慶曆新政的思考是本書的核心。“歷史沒有假設。如果要有假設,那么就趁歷史還未成為歷史的時候,以真正對國家、對民族負責的態度,痛下決心、義無反顧,邁出改革的那一步吧。時不我待。”
讀罷《清風有骨》,我忽然想起東晉時期的政治家王羲之的一句箴言,它完全可以與克羅奇的結論相互印證:“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