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邊壽民花卉八頁卷

清邊壽民花卉八頁卷

一幅中國古畫,作者清代邊壽民,現為上海博物館藏。三幅圖在橫向舒展的尺幅中構圖各異,活潑多變。畫面中所呈現的靜態美或靜動結合的意趣,真是令人回味無窮。作者通過對這些平凡物象的描繪,營造了樸實平淡的氣息,其中筆無造作之勢、墨無矯飾之狀的表現,正反映了畫家對清靜環境的崇尚和對淳樸自然精神的追求。

基本信息

簡介

蘆桿和螃蟹

全卷為八段(頁),紙本,墨筆,縱24.6厘米,橫63厘米。

清代畫家邊壽民當年因畫風奇特,且常往來於揚州,曾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他工書善畫,尤其擅長花鳥、蔬果和山水,所作的潑墨蘆雁生動傳神,故有“邊蘆雁”之稱。他的作品一直保持著傳統的文入畫情趣,而且多系冊頁,描寫對象也多為蔬果花卉之類。《花卉八頁卷》便體現了其作品獨特的意韻和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

《花卉八頁卷》,本文僅選有濃郁鄉土氣息的三段。圖—描寫的是秋菊和水盂,瓷水盂占據了畫幅的大半,盂內有一個水勺,一束秋菊折枝橫貫畫面,靜臥於水盂之後,共同構成了一幅樸實動人的寫意靜物。盂罐的用筆雖以淡墨簡括勾出,卻於虛靈中顯穩固堅實,兩朵盛開的菊花,用筆清爽,與墨葉對稱呼應。圖二中一束彎成弧形的長長的蘆桿橫越畫面,三隻鐵甲螃蟹左二右一對應分布,它們張牙舞爪,擺弄著巨大的蟹鉗,仿佛正自在地爬行。作者以率氣豪放的筆法,濃淡自然的墨色與雅致的淡赭勾勒,描繪出清靜恬適的小景,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圖三所繪的是一根蒼翠的艾蒿和兩株挺拔郁蔥的菖蒲,畫幅左面題有“雍正庚戌端午壽民”的款署,看來這幅畫是為紀念端午節而作的。菖蒲是一種不招蟲的草,葉子形狀似劍;而艾蒿葉子形狀像手掌。因民間有二者合力能驅魔招福的傳說,故作者巧妙地利用交叉堆疊的構圖體現兩種植物的象徵含義,並且造型生動自然,墨色相宜,雖是簡簡單單的兩種植物,但寄託著畫家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

三幅圖在橫向舒展的尺幅中構圖各異,活潑多變。畫面中所呈現的靜態美或靜動結合的意趣,真是令人回味無窮。作者通過對這些平凡物象的描繪,營造了樸實平淡的氣息,其中筆無造作之勢、墨無矯飾之狀的表現,正反映了畫家對清靜環境的崇尚和對淳樸自然精神的追求。

艾蒿和菖蒲

邊壽民(1684—1752),原名維祺,字壽民,後以字行,更字頤公,號漸僧,又號葦間居士,山陽(今江蘇省淮安縣)人。代表作品有《瓶梅圖》、《蘆雁圖》等。著有《墨說》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