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是清華大學信息學科群的技術創新基地,組建於2003年,由七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多個與海內外企業合作成立的聯合研發機構組成。

院長李軍

簡介

李軍,清華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副主任。李軍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1985年、1988年分獲學士、碩士學位。1992年赴美國自費留學,1997年畢業於新州理工(NJIT,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計算機系,獲博士學位。 
李軍主要從事網路安全、模式識別和信號處理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國內外先後參加過CAFIS(中國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和M-WIP(多波長紅外二維測溫系統)等科研項目。在美創業期間,李軍曾主持了模組化線速安全網關的研製,不但形成產品且在全球市場上創造了經濟效益,也帶動了統一威脅管理安全網關產品的形成和發展。回國工作後,李軍建立了網路安全實驗室,現從事網路信息分類與過濾、網路流量測量與控制、覆蓋網路協定與評價等算法和套用方面的研究。
在多年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中,李軍著譯中外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獲得美國專利1項,中國發明專利2。李軍是IEEE會員,擔任過IEEE和SPIE有關國際會議的分會主席,現任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分會副主任。 
李軍赴美留學前曾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主任助理,在美期間擔任過北加州灣區清華校友會會長。曾任EXAR、TeraLogic公司高級軟體工程師。1999年在矽谷創辦ServGate公司。2003年回到清華大學任職後,曾任信息學院常務副院長,現仍擔任國內外多家公司的董事、顧問。

致辭
院長:李軍院長:李軍
信息技術已成為我國現階段經濟建設的第一生產力。飛速發展的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和對其它產業的帶動作用充分顯示出我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部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關鍵作用。
2003年應運而生的信息技術研究院,作為清華大學信息領域的技術創新基地和重大項目平台,以我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目標為己任,面向產業發展和國家利益的需要,創造高水平的成果,服務於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服務於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年輕的信息技術研究院,依託清華大學信息學院和清華信息科學技術國家實驗室紮實充盈的科研積累和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探索適於整合凝聚隊伍、承接重大研發項目和工程的機制,創造益於交叉融合學科、創造原創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套用的氛圍,為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提供發揮才智、實現價值的良好條件。
技術創新源於產業需求,提升水準依靠國際交流。信息技術研究院重視以項目合作、共建機構和成果轉化等多種方式與企業合作,重視通過學術交流、學者互訪和人才引進等多種形式開展國際合作,開展高起點、高水平的研究,力爭躋身全球信息技術創新機構的前列。
立足清華、服務國家、面向世界,信息技術研究院追求卓越,志在輝煌。誠摯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加盟、合作,與信息技術研究院共同創業、一起成長。
院長:李軍

單位簡介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是清華大學信息學科群的技術創新基地,人才引進渠道和產業發展源頭。作為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和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組建於 2003 年,由七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多個與海內外企業合作成立的聯合研發機構組成。

建設目標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以世界一流水準為建設目標,面向國家利益和產業發展的需要,發揮清華大學在信息領域的多學科綜合優勢,努力承擔重大技術攻關項目,以優秀的創新成果,為國家建設發展服務,為科學技術進步服務,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服務。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注重與國內外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努力成為信息學院和信息國家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向產業轉化的技術創新支撐平台和重大項目組織平台,並通過靈活的機制和有效的政策促進發明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的形成、交換、共享與轉讓,與企業發展形成共贏的互動關係。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注重學科的交叉和集成,依靠清華大學的整體優勢,與相關院、系、所和實驗室密切配合,在努力實現集成創新的同時,助力信息學院的學科建設,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

注重管理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注重管理和運行機制的創新,努力提供良好、開放的研究開發環境,根據信息技術發展需要確定研究方向,支持院屬各科研機構組織、協調校內外和海內外相關研究人員進行團隊攻關,承擔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和對國家利益有關鍵作用的重大研究課題。從數位電視廣播、無線移動通信,到大型信息系統和語音語言技術;從微處理器、作業系統,到汽車電子技術和信息安全體系,信研院將以辛勤的工作和卓越的成就為信息技術的進步和信息產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隊伍建設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注重人才和隊伍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竭誠吸引和聚集海內外優秀人才,努力通過整合資源、完善機制、壯大團隊,積極參與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成為實現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發動機組,強理論、重實踐,以“嚴謹、勤奮、求實、創新”之學風,為大規模推動工業技術進步而奮鬥,為通過技術進步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而奮鬥,為實現把我國建成創新型強國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