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羽瀟

清羽瀟

清羽瀟,網路新近崛起的90後作家。被譽為“少年徐志摩”,有“90後第一詩人”之稱,因其在網易發表的詩歌而備受關注。2009年在網易開博,作品多次入選網易部落格圈五星級博文,並散見於各類報刊雜誌。其中《煙柳的味道》在網路影響很大,被眾多網友推選為90後第一詩人,並被認為是復興新月派的當代青年詩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清羽瀟清羽瀟

清羽瀟,網路新近崛起的90後作家。被譽為“少年徐志摩”,有“90後第一詩人”之稱,因其在網易發表的詩歌而備受關注。2009年在網易開博,作品多次入選網易部落格圈五星級博文,並散見於各類報刊雜誌。其中《煙柳的味道》在網路影響很大,被眾多網友推選為90後第一詩人,並被認為是復興新月派的當代青年詩人。

主要事件

網上有傳言稱清羽瀟要向韓寒,郭敬明發起挑戰,因此被眾多網友議論,對其褒貶不一,爭議不斷。

此外,清羽瀟還被眾多網友拿來與青年作家蔣方舟相比較,在網路上引發了“誰是新生代文壇偶像”的討論。

社會評價

  《淺談清羽瀟的詩》

近來,清羽瀟作為詩壇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而備受關注,關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清羽瀟雖然發表的詩作不多,但每首詩都能稱得上精品。他的詩風多變,但很注重詩歌的音韻美,感覺受新月派詩風影響較深,追求建築美,音樂美和詞藻美,因而清羽瀟的詩讀起來都很琅琅上口,清新自然。

清羽瀟很注重詩歌意境的塑造,他的《思念在雨季漂移》和《迷惘碎章》堪稱意象詩的集大成之作,同時也很注重華麗詞藻的修飾和多種藝術手法的交錯運用。個人覺得清羽瀟善於博採眾長,即有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功底,也對西方的意象派詩歌頗有研究,詩風有些中西合璧的味道。

古典與現代的融合,豪放與婉約的搭配,即有對周身事物細緻入微的觀察,又有對莫名複雜情感的捕捉,使得清羽瀟的文字能直達讀者的心靈深處,感動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 

《清羽瀟詩歌的三大特點》

1.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在古韻古風的背景風格下,抒現代心緒,借古諷今,托古喻今。

2.中西合璧,博採眾長。新月派詩風和西方意象派詩風的“混搭”組合,既注重詩歌的音律優美,也注重朦朧意境的塑造,雋永內涵的凸顯。更難能可貴的是,將詩歌的具象與抽象完美統一,跳出純文學的束縛,將現代藝術創作手法運用到詩歌創作中。(例如電影藝術里的蒙太奇剪下手法)

3.頹而不廢,外婉內豪。清羽瀟的詩風多變,但絕大部分屬於婉約感傷之作,因而被很多讀者認為屬於婉約派的詩人。其實不然,反覆推敲清羽瀟的詩歌,便能感受到一種淡定,閒適的禪意——寵辱不驚,閒看亭前花開花落。婉約中的豪邁闊達,迷惘苦思後仍堅定的相信未來,隱隱然已有大家風範。

作品摘要

 清羽瀟的代表作品:

《煙柳的味道——初戀相逢是最美的的錯誤》

月牙彎彎你淺淺的笑緋紅的羞赧在心中輕搖淡淡的風雲在飄小小掌心有煙柳的味道葉未落面已憔夕陽望瘦了容光幾許淚盈在離別的眼角決絕的背影里風吹滅了燃燒三年的愛燭心在回憶的邊緣枯焦再美的相逢終究是過客馬蹄聲達達的心碎舞蹈聽風低吟秋雨打濕了春曉我走在痛的湖邊一路尋找你小小掌心裡煙柳的味道

《掛劍天下——紅顏寞,有淚如傾》

人北望江山如畫平蕪春色在等幾人來夸心飛雨花落天涯龍吟未斷卻被玉纖摘下軒窗靜坐嘆白玉無瑕柔睫清泉沉澱離人的家小橋流水琴簫合奏的月下不見數點寒星一隻昏鴉夢裡千尋驚艷回眸的剎那名劍風流此生為你而掛聽吳儂軟語品雲水清茶但願相思不再淪落天涯山河碎兵鋒而沓烽煙千里江南何處人家琴變徵長劍輕擦如黛青絲難系怒馬飛駕揚眉出鞘凝丹心揮殺飛舞殷紅醉染白袍灰甲十面埋伏張弓搭箭的山窪不見霓裳翩舞滿池蓮花衝冠一怒拔劍問誰的天下國殤恨馳騁御胡人戰馬看干戈寥落任碧血揮灑掌中緊握伊人繡的荷花《斷想華意》蓮葉上點點水鏡七彩的霓虹嵌進柔波里月潛伏悄悄在黃昏的隔壁細雨潤了黑夜思緒有水墨的氣息曇花美意韶華有春泥的痕跡古鐘低鳴偈語讓清風寧靜雲鍍月頰氤氳柳梢上黃昏的約定夢中的縴手半盞茉莉等你來清

《斷想 華意》

蓮葉上點點水鏡七彩的霓虹嵌進柔波里月潛伏悄悄在黃昏的隔壁細雨潤了黑夜思緒有水墨的氣息曇花美意韶華有春泥的痕跡古鐘低鳴偈語讓清風寧靜雲鍍月頰氤氳柳梢上黃昏的約定夢中的縴手半盞茉莉等你來清

《迷惘 碎章——90後路在何方》

邀風輕舞醉蓮心縹緲淅瀝中的翩躚似大海的逍遙莫言離騷哀愁是汨羅江的波濤回溯流光中靈魂的祈禱勸不了那斷腸的笛音蕭蕭錯提春曉旖旎是衰亡的前兆清霜醉染楓葉飄飄一曲芬芳消散變徵的歌謠聽月無聲星星擱淺在天橋迷惘的苦思無目的尋找黎明的曙光是太陽的冷笑

《我本平凡——一介書生》

書香四溢,消弭了銅臭的氣息,十年如一日寂寞的苦吟,換來清高,刻在骨子裡。
我本平凡,一介書生。
陽光的手透過窗來,撫摸著我的側臉,溫暖中卻夾雜著刺骨的寒意,猶如劍客的溫柔一刀,恰如情人的離別眼角,又仿佛夢碎的魂斷藍橋。
我試著去凝聚一沙一石,去呵護一點一滴,理想的高山卻離我越來越遙不可及。荊棘叢生,人心角力,疲倦了,看清了,卻無法脫離。入世與出世的矛盾一直在我的腦海縈繞:是去為曹操煮酒,還是去陪陶淵明飲茶?
我能左右我的身體,卻無法束縛我的靈魂。靈魂在漫無目的的遊走,身體便成了行屍走肉。
路在哪裡?路不在腳下,在心裡。
時間與空間的交錯,恍惚間人類的歷史便被濃縮為一個斷點,一切化作浮雲,曾經滄海,難見巫山。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存在即合理?
成長的時期,心的岔路口,每個人都有選擇行走的權利,只不過行走的路程有長短,路途的見聞豐富不一,最後的歸宿——往往便是若干年後我們腳下的印跡。
可是我們為什麼又要去奮鬥呢?喧囂的塵世,名利真的是我們追求的唯一目的嗎?不,我們需要的只是找準人生的位置罷了。
文海泛舟,我的思緒永遠沒有終點;文浪淘沙,我永遠拾不到那顆最精美的貝殼;文英薈萃,我永遠是一位手持綠葉的少年。
人生如夢,時光荏苒,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讓靈魂歸位,讓心靈安息,讓真情永存
因此——學無止境。
一葉風流,我心依然;繁華落盡,手書斷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