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羅聘莨谷圖

清羅聘莨谷圖

清羅聘莨谷圖,清代時期的古畫,現在藏於蘇州市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紙本,墨筆,縱91.7厘米,橫53厘米。

清代著名畫家羅聘乃金農的入室弟子,為“揚州八怪”之一。他從未作過官,一生好旅遊,曾遊歷大江南北,以賣畫為生,擅長畫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蘭、竹等。其作品筆法凝重,超逸不群。其內容大多描寫形形色色的鬼相,無不極盡其妙,藉以諷刺當時社會的醜態,表達了畫家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羅聘還兼擅刻印。金農死後,他搜其遺稿,出資刻版,使金農的著作得以流傳。

羅聘的這幅《莨谷圖》軸體現了作者獨具特色的畫風和高深的思想境界。圖中描繪的是僧人在深山幽谷處竹林間參禪的情景。畫中山石層疊,莨竹萬竿,遍布山野。竹兒根根扎於硬石之中,秀拔挺立,濃郁茂盛,隨風搖曳。只見叢篁中端坐著一位僧人,他布衣納結,雙手合攏,盤腿而臥,神態平和,似在修行,給人感覺這一定是位得道的高僧。畫的左上款隸書“莨谷圖,羅聘”。

此畫的經營位置與其他同類作品表現不同,作者未在山中勾畫茅亭台坪,卻使僧人居於僅可容身的幽篁之中。前景的山道很短,且三面都有山石圍堵,從右邊山石上倒下的幾竿竹橫在山道上。這正是畫家的別出心裁之處。作者這樣鋪設畫面有何用意,我們尚且不知,但這種手法的處理卻使觀者對其身世、經歷、人生態度產生了豐富的聯想,進而猜想羅聘是不是借僧人之神寫己之意?如果說是寫僧人看“山路”,不如說是寫羅聘逃避世俗,躲于山中觀世道。正是這種看似簡單的環境描繪,與禪宗自然散淡的精神追求更接近,從而體現出那種樸實超然的境界,同時也反映了作者追求清靜世界的理想。此圖為豎構圖,全景式布局,畫面飽滿和諧,層次分明。景物之間漸次推遠,虛實相生,經營有序;筆法清雅嫻熟,頗見功力;山石用筆簡單幹練,蒼苔點簇錯錯落落。尤其對竹子的刻畫,可謂是筆筆爽利,竽竿分明;竹的短葉多用側鋒,仰偃得當,疏密有致。滿紙風竹搖曳,給人似聞山風鼓盪、清爽悠然、超凡脫俗的感受。

羅聘(1733—1799),字遯夫,號兩峰,又號衣雲和尚、別號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師蓮老人等,祖籍安徽歙縣。在揚州自稱住處為“朱草詩林”,傳世作品有《賣牛歌圖》、《鬼趣圖》、《物外風標圖》(冊頁)、《兩峰蓑笠圖》、《丹桂秋高圖》、《成陰障日圖》、《畫竹有聲圖》、《冬心先生蕉蔭午睡圖》、《藥根和尚像》、《墨梅圖》等,並著有《香葉萆堂詩存》和《廣印人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