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頭石窟造像
清潭頭石窟造像在臨海沿江鎮清潭頭村,位於村西約500米的石佛堂後面。北靠獅子岩,南對毛西山,窟前為臨海至黃岩的古官道。1986年10月17日,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海縣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又稱石窟寺院、石室、窟寺、窟院、窟殿。即在山崖上開鑿的洞室,並安置佛像以作為寺院。石窟的起源很早,公元前一、二世紀的古代印度就已開始出現。中國石窟的開鑿,據考古發現,約在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始於沙門樂僔在敦煌鳴沙山的試鑿。直至十五世紀,石窟的建造歷時千餘年經久不衰。其分布範圍遍於中國西部、北部,自新疆的高昌、庫車,甘肅的敦煌、炳靈寺、麥積山,大同的雲岡,洛陽的龍門,太原的天龍山,河北河南的響堂山,濟南的千佛崖,南京的棲霞山,杭州的飛來峰,以至遼寧的萬佛洞等等,規模均極為宏大。其中,敦煌石窟以壁畫名聞中外,雲岡、龍門、炳靈寺、麥積山則以石刻和雕塑著稱於世。其他的如江蘇、浙江等地,亦有規模較小的石窟。
清潭頭石窟造像共二尊,大者鑿壁成窟,小的即在岩背之上。大像為阿彌陀佛像,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之上。頭上作螺髻,兩耳下垂,面部豐潤,神情慈祥。身著大衣,兩手結彌陀手印,平視袒胸,衣紋粗淺。通高3.5、身寬1.06米,其中頭高0.75米。全身外表原本塗泥施彩,現多已剝落,而腿、手、蓮花座等亦已殘。小像名目不詳,雕鑿於岩背之上。像有座,座平面為園形,立面呈椅子狀,身首以榫卯相接。像的面部先做成平面,再鑿以五官,無立體感。通高1.18米,其中身高0.43、頭高0.35米,座前高0.43、後高0.83米,整個造型缺少美感。像兩側另刻有款識,上款因風化已無法辨認,下款為“大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從石窟的開鑿情況來看,因沒有形成較深廣的窟室。所以,在嚴格的意義上說,只能稱為摩崖龕像。在造像西面約200米的路旁有“百步岩”,岩上摩崖題刻“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也已風化不堪。
在中國的佛教雕塑史上,明、清兩代在佛教雕塑上的成就,與以前歷代相比,無論從那一方面來說都是是大為遜色的。而明、清兩代的佛教石窟,比元代更為衰微,甚至清代二百六十年中竟無一處石窟可見。即明代的一處以水陸道場浮雕為主的廟宇式石窟造像,也是中國石窟雕像的尾聲。清潭頭石窟造像作為明代的石窟造像,在佛教雕塑史上的意義是重大的,但在雕技上卻很少有可取之處,可以說只是一種明代民間匠工的工藝性作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