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涼寺坐落在涿鹿縣城西北,黃羊山群峰環抱之中。從山腳下的清寧堡沿蜿蜒山路向上攀登二里許處有一塊三丈余高的“大界石”。由此往西稱小盤,往北稱大盤,二路皆能通到其上。寺院內外花草芳郁、松柏參天、風景優美,氣候宜人。
人文歷史
清涼古寺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個香火勝地風靡了漢、唐、宋、元幾個朝代而不衰其盛名。
明朝成化到弘治年間,曾因寺院衰落,廟宇赤頹,弘治黃帝朱佑樘重新興工建造,殿宇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等,諸殿皆為琉璃瓦頂,金碧輝煌,畫梁雕柱,勾心鬥角。大雄寶殿內塑有佛祖釋迦牟尼、藥師、彌陀、迦葉、阿難等象,壁繪二十諸天。
大雄寶殿後面,足登二十多層磚階,直通上面的藏經殿,內藏佛經數萬卷。院內靠東面有一株古松,繁蔭葳秀,樹冠低而枝葉茂密,交叉攀附,千綜萬錯。橫向伸延的粗枝,頭部盆結如織,密似蛛網松迭,針葉青翠閃光,微風拂過,瑟瑟作響,如絲竹之音。由於樹冠呈傘葉衡式,而搖曳一枝,晃動全樹,其景特殊,令人驚訝。相傳清康熙皇帝曾駕臨此山北寺,在此樹下午憩,後人遂稱此叔為“臥龍松”。
順此松旁登階而下,東院是關帝廟,青磚灰瓦,碧檐砂柱,畫棟雕窗,環境氣氛森嚴,給人一種凜然正氣之感。廟內牆上繪有關羽生平事跡,繪有“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等。這些筆畫,色彩對比明顯,線條剛柔並濟,神態栩栩如生,保持了唐宋以來宗教壁畫的傳統,對了解優秀的中國壁畫藝術,可見一斑。
天井中有三株柏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一株三圍粗的老檜。鐵乾虬枝,蒼勁挺拔,蔥鬱古樸,它鳥瞰著著整個寺院,似頂天立地的中流砥柱,是整個山中松柏的佼佼者。另有石碑二尊,一為清碑,一為明碑,明碑上浮二龍,鐫刻著“黃羊山清涼寺”,碑提圍身刻字,筆記清秀雋永,刀法洗鍊蒼遒。碑文清楚記載:“夫山寺處上谷之東、望福漯陽之西,幃麓洋河、雄勢凌雲,飲桑乾河滲環拱郁沖霄漢。”又記:“此寺依基而起,蓋當陽修大雄寶殿,七架之三楹,轉角顯山,琉璃之吻獸,朱騰之頂作,金碧之交輝采尊”。
才外,茂林曠野之中,還有“小西天”等幽深去處,皆為遊人賞覽之地。“清涼寶寺:之景,亦稱:清涼臥松”或“萬松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