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上

無論去哪裡旅行,在短時間內深度感受當地不可複製的文化,往往可遇不可求。然而這本書超越了這種可能:跟隨希阿榮博尊者的足跡,五台聖境的風貌和典故在尊者的一路講述里激揚紛呈,翻開這本書,便是一場身心清涼的旅行。每個人都該有一場這樣的寂靜之旅,行到高處俯瞰人生的種種可能性,在大德故事裡感悟生命的真意。《清涼山上》 是一本朝山手冊,又不僅僅是朝山手冊,它能啟發我們內在的旅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深度旅遊隨身手冊,朝山修行必備指南。

以希阿榮堪布的朝山行程為線索,30餘處勝跡典故,一路娓娓道來。首次披露諸多珍貴史料以及大圓滿祖師們在五台山修行的故事。全彩印刷,百幅照片盡現聖境之美。諸多經典開示,啟發內在的旅程。

作者簡介

希阿榮博堪布,1963年生於四川甘孜州德格縣,是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頗具影響力的弟子之一。

作品目錄

序言 朝聖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旅程
前言 感悟生命的清涼
第一天 旅遊小貼士
行程1大白塔——五台山的著名標誌
在塔院寺供燈
回憶法王如意寶
第二天 旅遊小貼士
行程2那羅延窟——傳說中的文殊秘宅
在那羅延窟供燈
傳授文殊身語意灌頂
行程3 東台——望海寺和笠子塔
典故:無著菩薩與病狗
行程4 北台——華北地區最高山峰
靈應寺解釋無垢文殊精義
行程5 金剛窟——倖存的佛陀波利塔
講述金剛窟與大圓滿的因緣
典故:布瑪莫扎祖師
附錄1:末法時代與大圓滿法門
附錄2:龍欽寧提法系
第三天 旅遊小貼士
行程6 南台——錦繡峰“靈境寂寞”
普濟寺傳承修法儀軌
行程7 中台——翠岩峰上太華池
文殊菩薩於五台山說法演教之地
行程8 西台——蓮花生大士像旁灌頂
典故: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大士對談石
神奇的八功德水
法雷寺開示朝禮五台山的因緣
附錄:《心經》與大圓滿
第四天 旅遊小貼士
行程9 菩薩頂——文殊菩薩的住處
講述法王當年在五台山事跡
於靈峰聖境懷念晉旺堪布
行程10 圓照寺——文殊菩薩顯現真容之地
慈福寺舊照片與華覺江措活佛
典故:有關佛陀愛子羅睺羅尊者的傳說
行程11 羅睺寺——古寺梵音與靈塔神燈
“開花見佛”與《次第花開》的巧合
喜見肉身羅睺真身像
二十五年前的奇妙因緣
行程12 上善財洞——供奉善財童子之地
法王如意寶行跡
典故:西日桑哈祖師的修行歷程
典故:嘉納思扎祖師的修行歷程
蓮師會供和《上師瑜伽》傳承
善財洞上師再開示
行程13 清涼屍林——西日桑哈示現圓寂之地
第五天 旅遊小貼士
行程14 清涼寺——傳說中順治皇帝的出家之地
清涼石上開示如何發心
行程15 大黛螺頂——乾隆皇帝與五方文殊像
小黛螺頂上的特殊法座
行程16 顯通寺——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寺廟
銅塔旁開示懺悔法門
行程17 文殊發塔——塔院寺第二聖境
行程18 佛母洞——念誦度母心咒發願
第六天 旅遊小貼士
行程19 殊像寺——蕎面頭像文殊菩薩
上師記憶中的般若泉
行程20 羅睺寺——重臨大藏經閣傳授灌頂
行程21 觀音洞——開示法王如意寶與觀音洞的因緣
結語 五種殊勝圓滿
後記 五台朝禮歸來後

序言

前 言
朝聖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旅程
希阿榮博堪布
文殊道場五台山是佛子們心中嚮往的地方,而在我心裡,朝禮五台,還有著更特殊的意義。
1987年,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偕同弟子、信眾到五台山朝拜,在此停留數月,講經說法,撰寫論著法要,塑造塔像廟堂。
他老人家從小就對文殊菩薩懷有極大的信心,對文殊道場五台山充滿嚮往。
那一年的五台山之行是法王如意寶在漢地弘法利生事業的開始。
我很榮幸能跟隨上師朝聖,在文殊道場聆聽上師開示,與上師一起發願,在上師引導下修法,跟師兄弟們一起遵師教言塑建佛像……那是多么快樂的一段時光。
那是我第一次離開藏區,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然而心裡卻覺得熟悉。五台山很多地方都像藏區,高原草甸,空曠遼闊,藍天白雲下有經幡飄展。
我的熟悉感也許不僅來自於外在的景觀,更有內在的心靈傳承。大圓滿教法的祖師西日桑哈、嘉納思扎、布瑪莫扎、蓮花生大士都曾長期在五台山閉關修行,在這裡接續傳承大圓滿法脈。
後來我自己又幾次朝拜五台,循著當年法王如意寶的足跡,重訪一處處聖地。
大白塔下藏經閣前,上師曾在此帶領大家念誦《普賢行願品》,並發願:所有與他結緣的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
在善財洞,上師閉關二十一天,現量見到文殊菩薩,並寫下《忠言心之明點》。
羅延窟,上師閉關十四天,寫下《文殊靜修大圓滿》。
菩薩頂,上師傳授、撰寫了諸多顯密法要。
善財洞清涼屍林,嘉納思扎、布瑪莫扎曾在此長期依止西日桑哈。
金剛窟,釋迦牟尼佛的法教湮滅之前,布瑪莫扎以虹光身長住於此,護持佛法。
……
故地重遊,使我有機會不斷地憶念上師,他的教言,他的發願,以及歷代祖師的證悟和行持,我的心因而能夠時常處在正念當中。
正念的修持,在我看來,是朝聖的重要內容。正念是指心住正法,一心專注於對正法的憶念、定解、覺受或證悟。與日常生活的種種情境相比,朝聖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更能夠喚起我們對三寶的憶念和對法的領悟。
朝聖有助於更快的積累福慧資糧、清淨業障。積資淨障的眾多修法可總攝為七支供:禮敬諸佛、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皆回向。整個朝聖的過程也可以理解為不斷修持七支供的過程。
我們在聖地會做很多禮拜,這無疑是禮敬諸佛的一種方式。此外,我們還以誦經、持咒、持佛號等等形式,傳頌、讚嘆諸佛菩薩的功德。這也是一種禮敬,叫語頂禮。
內心對文殊菩薩有堅定的信心,對文殊道場五台山有強烈的歡喜和嚮往,這叫意頂禮。意頂禮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就是深信諸佛無所不在,遍滿虛空,一顆微塵中也有無數清淨剎土,一一剎土皆有佛住持,菩薩眷屬圍繞。有這樣的信解,是意頂禮。認為一切都是佛的清淨剎土,這是非常殊勝深刻的見解。初學者雖然不能親見,但只要有這樣的念頭,願意相信,就是在禮敬諸佛,就能積累巨大的福慧資糧。
文殊菩薩曾說他會親自迎接每一個到五台山來的人。我們都會在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只不過由於自身的障礙垢染,認不出來。因為在五台山遇見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文殊菩薩的化現,所以我們會努力克制自己的嗔心和急於判斷的傾向,不隨便認為某個人卑劣、可惡,而是儘量對所有人保持平等恭敬的態度。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就是在向清淨觀邁進。文殊菩薩以非常善巧的方式幫我們扭轉著習氣。
在聖地,我們隨時以香、花、燈燭、美好的景色以及內心的快樂、信念、領悟供養諸佛,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真正生起懺悔之心,並真誠隨喜他人的功德。在大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里,由於長期浸淫在鼓勵自我和爭鬥的氛圍中,慣性的思維模式和言行方式使你很難自然而然就去反省和隨喜,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提醒自己不隨慣性轉。然而,在聖地不一樣,你所處的環境,你身邊的人,都讓懺悔和隨喜變得更加容易、自然。
我們還會很自然地常常憶念文殊菩薩,憶念上師,重溫他們的教言,請別人為自己講解佛法和諸佛菩薩的功德,因而心裡也就總是放著對佛法的思考和領悟。
在五台山朝聖時,我們每到一處都要念誦《普賢行願品》,跟隨普賢菩薩發大願、做回向。對初學者來說,正確的發願和回向非常重要,能迅速積累起巨大的福慧資糧。
我們相信朝聖是積資淨障的一個好辦法,然而,如果你只是以觀光的心態去聖地一游,恐怕也很難達到積資淨障的效果,因為你的心還是老樣子,還在原地。所以,朝聖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旅程。
希阿榮博 於藏曆木羊年二月初五

後記

五台朝禮歸來後
朝聖歸來不久,上師在安住的境界中寫出《同生極樂國》的文章。文章撰著期間,上師有很多和法王如意寶在一起或者接受法王灌頂的吉祥光明的夢境。在《同生極樂國》這篇文章里,上師把經論中散記的淨土法門的相關法要聚集在一起,並結合密宗的方便法門給予弟子們進一步的實修引導。其中包含細微專注的觀想、生起次第的竅訣、臨終中陰竅訣等等,可謂一部簡潔易懂、實用易行的往生指南手冊,引導四眾弟子歸入實修。可以說,如果有弟子得到上師的灌頂和傳承,按照上師在此文中宣講的教言進行實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機會就很大。
上師秉承法王上師的教導,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緣起在五台山朝聖時已經有顯現。
在那羅延窟前,上師用供養法王如意寶的金剛心的盒子給弟子們加持。盒子四面分別是藏文的法王如意寶祈禱文、法王如意寶心咒、代表法王的大鵬金翅鳥以及代表極樂世界的蓮花。上師開示說:“法王如意寶一生弘法利生功德無量,最後融入到阿彌陀佛的心間。而我們通過祈禱法王和念誦法王如意寶的心咒,自己融入法王心間,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朝聖第三天是阿彌陀佛的節日,上師慈悲開示,鼓勵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生起渴求心和信心。上師講解了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中闡釋的往生四因,並說:“西方極樂世界和其他淨土不一樣,有的淨土需要一地菩薩才可以去,真正帶業可以往生的是西方極樂世界。在菩提心的攝持下,凡夫不造謗法罪和五無間罪,按照往生四因進行修持的話,一定可以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以後就成為登地菩薩。那時候再繼續修行就很容易。”
《同生極樂國》這篇文章寫完的那天是藏曆水龍年十一月十五日,正值法王如意寶示現圓寂九周年的紀念日,也是阿彌陀佛節日。上師夢見法王如意寶為弟子們灌頂,夢境清晰穩定,非常吉祥。
五台山朝聖之後約一年的時間,2013年7月16日,藏曆水蛇年六月初八,藥師佛的節日,上師決定在扎西持林寂靜地舉行蓮師法會。這一天,在蓮師壇城一層的大經堂內,上師為前來參加法會的漢藏四眾弟子灌頂。上師所賜乃是蓮師的四級灌頂,列繞朗巴大師的伏藏,非常殊勝。7月18日,即藏曆水蛇年六月初十,蓮師聖誕日,上師主持蓮師會供。會供前,將一尊2米多高的蓮師聖像迎請到法會現場。隨著會供開始,一片酷似蓮師的白雲豁然出現在蓮師壇城上空,與此同時,圍繞著太陽出現了吉祥的彩色光環。在壇城上方出現橫條型的彩虹,色彩艷麗非常。伴著種種瑞相,扎西持林的僧眾跳起了象徵教法興盛的金剛舞。
當天晚上,上師收到一篇嘎旺圖曲朗巴伏藏大師掘取的蓮師《未來授記文》,譯成中文內容如下:“於下多康玉隆地區中,弘法利生怙主名湛嘉(梵文,藏語為“希阿”,意為“智慧”),濁世大悲攝受所化眾,宣演解脫道引極樂剎。”文中對上師仁波切之駐錫地、名號以及所化事業已經明顯宣說。
伏藏大師嘎旺圖曲朗巴,也叫土登俄塞。是140多年前,生活在德格地區的一位大成就者,他取出的蓮師伏藏,如今保存在距離扎西持林不遠的一座寺廟當中,而發現這篇授記文的正是這座寺廟的堪布才讓旺嘉。
從《生命這齣戲》一書(《同生極樂國》一文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出版至今日,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四眾弟子發願念誦阿彌陀佛心咒超過千億遍。
作者感言
《清涼山上》在上師的開許和加持下,在師兄們的幫助下,清央措不揣淺陋,非常榮幸並感恩有此執筆之機會。
然而我毫無聞思修行的基礎,又從未寫過佛法相關的文章,此項工作之挑戰可想而知。只能時常在晚上下班以後,靜下心來,認真地整理與寫作。有時晚上就睡在辦公室,只休息較短時間,第二天卻也能保持充沛精力。回想起來,無不是上師慈悲加持的結果。
寫作於是成了我的修行,在上師無處不在的加持下,愚笨的我終於有所進步和提高。
但是與文殊菩薩無二無別的上師行願廣大、密意難測,弟子水平所限,謬誤難免,謹在此向文殊師利菩薩、諸大圓滿祖師,特別是我的師父至誠懺悔,並懇請諸位讀者寬宥。
祈願與此文結緣所有眾生早日成就菩提果位。

文摘

行程11
羅睺寺——古寺梵音與靈塔神燈
這次朝禮五台,上師兩度蒞臨羅睺寺。
從圓照寺出來,不遠處是羅睺寺的一個側門,上師踏著地面斑駁的光影,信步踱向這座紅牆包裹、蒼松蔭翳的古剎精藍。剛到門口,尚未入內,就聽得空靈的梵音古樂悠然響起,一時間充滿虛空。
低徊的雲靄難掩韻律,遠山的迷霧不亂清音,金剛法號吹奏聲音異常低沉、渾厚有力,與打擊樂器的聲音交響和鳴,有恭迎、皈依、禮讚之意。這次朝聖中,聽到這樣的音樂是第 一次。樂聲持續數分鐘,待上師來到大雄寶殿前方止,此後音樂聲再也沒有響起。驀然回首,這音樂宛如為歡迎上師而準備,緣起殊勝。
羅睺寺創建於唐,歷代不斷修繕。寺內有康熙十一年(1672年) 御製碑記云:“創建於唐,顯跡於宋,續修於勝國賢藩。迨我先朝,曾辟院以供十方”。
羅睺寺是一座專供羅睺羅尊者的古道場,在清朝時,成為僅次於菩薩頂的第二大黃廟。歷史上羅睺寺高僧代出,華嚴、天台和禪宗高僧雲集,也是帝王將相的鎮國道場。文殊菩薩經常於此顯聖,羅睺羅尊者曾在寺中顯聖,並留下足跡。其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故此寺乃各地信眾來五台朝山一定要參詣之地。
羅睺寺坐北向南,東西窄而南北深,建有殿堂房屋118 間,均為明清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大藏經閣。層層深入,顯得深邃而幽古。
上師於大雄寶殿前稍作停留,瞻仰楹聯,上書:“鷲嶺雲開空界自成清淨地,龍潭月皓圓光常現妙明心。”其中,“圓光”所指就是上師灌頂傳法時經常出現的圓形彩虹,和師父的分外相應。殿內有乾隆皇帝御賜匾額兩塊,分別書有“慧燈淨照”和“意蕊心香”,洗鍊的筆墨點染出佛門意趣。在《大自在祈禱文》的念誦聲中,上師頂禮供養佛祖如來,白色的哈達從他的手中拋出,飄落在高高的金色蓮台上。
大雄寶殿院內立有御製石碑兩通:一通為康熙十一年玄燁所寫《重修清涼山羅睺寺碑文》;另一通乃康熙四十九年玄燁所寫《羅睺寺碑文》。顯而易見,這說明乾隆和康熙兩位皇帝都對羅睺寺尤為重視。
東西配殿分別為藥師殿和觀音殿。殿內原無塑像,1987年法王如意寶蒞臨五台山時帶領僧眾於此塑了多尊佛像,遂成今日規模。東藥師殿內供奉著藥師佛、長壽佛、綠度母、白度母四尊佛像。西觀音殿供奉著四臂觀音兩尊、長壽佛四尊、蓮花生大士、阿底峽尊者、黃文殊、綠度母、白度母等十一尊。其中,泥塑黃文殊像尤為精雅威儀,通身金黃,頭戴寶冠,瓔珞嚴飾,含睇若笑,端坐蓮台。遙想當年,僧眾們能在簡陋的環境中,不計艱辛勞苦,把尊尊佛像都塑造得這樣精緻美麗,想必他們的心地亦當如是,清淨美好,總讓人隨喜讚嘆。
羅睺寺東南角屹立著一座七米多高的藏式磚塔。基座為正方形,其上有蓮台,塔身為白色,雕刻文殊像,故曰文殊塔。曾經幾何,在建塔處有一顆生機蓬勃的大松樹,枝葉繁茂,亭亭如蓋。據悉,歷史上靈鷲峰頂經常會顯現神燈異光,並且總有固定路線,其順序一般是首先出現於羅睺羅寺這松樹頂端,繼而移到塔院寺大白塔的寶瓶上,再轉至圓照寺大殿的屋頂,最後慢慢消失隱沒在菩薩頂。這樣不知道持續了多少年,後來神光不再出現,松樹也隨之凋零。寺主夜得一夢,並按照夢中佛示,將松樹主桿作了文殊殿內文殊騎獅像的塑柱,樹梢、樹枝、樹皮埋在原樹處,建塔以為紀念。因此文殊塔亦稱松樹靈塔。
北宋時,宰相張商英三番遊歷五台山,作《續清涼傳》。其中就有關於他在“羅殿”、“羅足跡堂”見到神燈臨空的記載。
“開花見佛”與《次第花開》的巧合
走出大雄寶殿,一行人隨上師繞行來到大藏經閣。大藏經閣坐落在大雄寶殿北側,分為上下二層,雙重房檐結構。閣前兩隻漢白玉的大象頗有威儀,似印度風格。院內有一棵參天古柏,蔭蔽半方天,枝葉在陽光下投射了一地斑斕光影。
漸近殿門,抬頭看時,只見殿門上方高懸的牌匾上,藍底金字篆刻的是繁體“開花現佛”四個大字。隨行弟子又驚又喜,頓時就有數十個照相機和手機對準了站在大殿門口的上師和他上方的牌匾。
由於上師和羅睺羅尊者的殊勝因緣,弟子們對羅睺寺也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大家對朝禮羅睺寺均是期盼已久。早些時候,我們隨上師伴著梵音古樂一起走進了羅睺寺,現在站在藏經閣前,迎面而來恰是“開花現佛”的金字匾額。凝望著如此親切熟悉的四個字,恍然於夢中。想起上師的第一本開示集《次第花開》,內容涵蓋了年少上師的生活經歷,修行歷程、他的上師們的慈悲與智慧、大圓滿傳承祖師們的承擔與度化眾生的艱辛等等,這一幕幕皆歷歷在目。不僅如此,對於修行者來講,《次第花開》中包含了很多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而最終獲得信心與定解的竅訣。
上師在這本書的前言中寫道:“我的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平生最大的心愿是眾生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於勝妙蓮池中,次第花開,花開見佛,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予菩提記。在法王如意寶的萬德莊嚴面前,我是這樣卑微,惶恐。我把自己全部的信賴和祈禱,連同這一本微不足道的小書,獻給他老人家。次第花開,花開見佛,這也是我的心愿。”
《次第花開》改變了無數人的生命軌跡,也包括我等愚笨弟子。書中的《珍寶人生》和《回憶上師》等幾篇文章,很多弟子讀一遍就哭一遍。《次第花開》出版一個月內連續四次印刷,一直是各個網站佛學書籍暢銷排行前幾名。
關於這本開示集的書名,上師曾經說:“次第花開,花開見佛,既可以理解為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成不退轉菩薩;也可以理解為佛在心中,即心即佛,心得開明則能現量見佛,也即真正見到阿彌陀佛,也即現量見到心的本性,所以次第花開、花開見佛可以是淨土的往生西方,也可以是禪宗的明心見性。其實這兩者究竟上是一致的。”
“次第花開,花開見佛”早已成為我們共同的心愿。此次在羅睺寺,意外見到與上師開示集書名契合的牌匾,弟子們都驚喜地感嘆殊勝而奇妙的因緣!
大藏經閣殿門兩側各有紅色大燈籠一隻。殿門兩側有楹聯,聯曰:“八面開金蓮莊嚴清涼世界,四方瞻寶相引發菩薩心華”。
大藏經閣的一樓大殿內正中砌高台一座,成正方形,台上有盛大的紅色蓮花,高達丈余,八片蓮瓣,合圍於外。花心內塑有四尊金色佛像,朝著四個方向,分別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彌勒佛。
蓮瓣可以開闔,乃因高台正中,裝有木製圓盤,上刻水浪圖案,下設活動機關。雕刻精細的水浪之上,站立著姿態各異的十八羅漢,盤外塑二十四諸天。圓盤正中,是這朵紅蓮,花心裡又伸出一支花蕾,伸入二層樓內。
平時,朱紅的蓮瓣八方閉合。每逢盛大而隆重的節日,小喇嘛們會在地下室扳動轉輪,圓盤就轉動起來,十八羅漢和二十四諸天按照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的同時,八瓣蓮花徐徐綻放。此時蓮中可現四佛,故謂之“開花現佛”,羅睺寺也因此名聞遐邇。前來朝山的信眾,特別是蒙、藏佛教徒,千里迢迢趕赴這裡,以能見到蓮中如來為最幸運的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