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堡歷史
以“溪流迴環清澈”命名的清流縣始建於宋元符元年(1098年),距今已有911年的歷史。說到清流,人們大都知道是客家縣,也有許多人知道清流的沙蕪鄉洞口村有個狐狸洞,在那裡發現的更新世晚期人類牙齒化石證實,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已有古人類在此生息。如今,狐狸洞景區已成為人們遊覽觀光的好去處。不過,許多人並不知道明代以來,清流境內曾建有大量的土堡建築,在長校、嵩溪、李家、靈地、鄧家等鄉村都建有數量不少的土堡,雖然如今只有鄧家鄉田中村的上土堡保存較完好外,其它的土堡只剩下遺址或斷牆殘垣。
土堡簡介
靈地鄉位於清流縣南部,距縣城61公里,東接賴坊鄉,南鄰李家鄉,西與連城縣四堡為界,北與鄧家鄉接壤。下轄7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其中靈地村有靈地、古尚庵、高排3個自然村,土堡就坐落在靈地自然村,分別是老土堡和新土堡,當地人稱老土樓和新土樓,都是村中黃氏族人所建。
老土堡系黃子良所建。追溯黃氏的先祖,出自嬴姓,系顓頊高陽氏八世孫陸終之後。公元前2318年,陸終出生,其二子名惠連,因治水有功,堯賜國於參胡(今水西汾陽文水),國號黃,賜姓黃名雲,為黃姓之始祖。據載,陸終公的23世孫淵公,官至中州舍人,遷居江夏;至92世侃公,由江夏再遷河南光州;至98世裳公,從光州固始遷福建邵武;至118世黃錫移居禾坪(今邵武和平鎮);其子峭山公,初授江夏太守,後遷平章閣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娶三妻共生二十一子;峭山公八十大壽時,思地窄人稠,諸妻各留長子外,遣十八子外出發展,留下了聞名海內外的遣子詩一首:“信馬登程往異方,任尋勝地振綱常。足離此境猶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早暮莫忘親囑咐,春秋須薦祖蒸嘗。漫雲富貴由天定,三七男兒當自強。”遂有十一個兒子進入三明地域安家立業。其中,第十二子黃福,當年由禾坪徙居福州閩清細村;至第四代孫顯公時,又遷徙至永安安砂坊;至第七代滿公時,偕六子遷清流洞口水南坊安居;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滿公四子少卿又遷至田源村定居;少卿第四子仁傑,於宋理宗淳佑年間再遷靈地,為靈地開基始祖,至今已繁衍至第二十七代。上世紀的1993年,黃於萬先生撰文《概說靈地鄧家的土樓》中說:“靈地老土樓是黃子良所建,傳至今已十五代。”也就是說,黃氏定居靈地第十二代黃子良時建起了老土堡,若按每代25年算,老土堡的始建年代約在明末清初(1618年左右),是清流境內早期的土堡之一。
老土堡為四方堡,坐北朝南,東西堡牆長44米,南北堡牆長40米,外加護堡溝5米寬,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堡牆高11米,內外兩面均為特製厚磚所砌(34×17×11厘米),每塊磚重達13公斤,用作堡牆材料極為堅固;第一層堡牆高7米,厚2.5米;第二層堡牆高4米,厚0.5米,跑馬道寬2米,貫通全堡,1米多高的牆上還開設有內寬外窄的瞭望窗,對外可射擊。堡門2個,分別設於南北堡牆處,為雙開木扇門。從土堡建築特色來看,這是一個擁有護堡溝的四方堡,其防禦功能突出,類似寧化的泉上土堡,護堡溝寬5米,深2米,蓄滿水更使土堡易守難攻。堡內為二進單層木構建築,加上堡樓有100餘間房,可供眾多族親避難安居。
新土堡為黃子良孫黃先鵾所建,始建於雍正末乾隆初(1736年左右);若從土堡規模來說,算得上是清流境內所知最大的土堡。據說黃先鵾為建新土堡是十年籌備,從動工建造到竣工完成亦用了十年時間,最後黃先鵾只在土堡內住了十年便離世而去。臨終前還就土堡歸屬立下遺囑:“日後本房子孫中如有出賣土樓中的房屋時,不許賣給外房子孫。”據《清流縣誌·鄉行傳》有關黃先鵾的記載,有段文字是這樣寫的:“黃先鵾,靈地人。清監生,性友愛,居鄉剛直有威儀,遇有不循理法事,必嚴斥之。為未雨綢繆,計曾築大規模土堡於鄉,以備不虞。”
新土堡坐北朝南,東西堡牆長80米,南北堡牆寬70米,占地面積5600平方米。與老土堡不同的是,新土堡的堡牆為夯土牆,厚達4米;堡門設於南北堡牆處,堡門均為圓拱石門,高1.8米,寬1.6米,門道長4米,為雙開木扇門,門板厚15厘米,外包5毫米厚的鐵皮並上鉚釘,異常堅固。堡牆高11米,第一層堡牆高7 米,厚4米;第二層堡牆高4米,厚向上減至1米,中間1.2米處開有外窄內寬的瞭望窗,每面9個;堡迴廊寬3米,貫通全堡;堡牆四角均有通往堡迴廊的磚砌樓梯,寬度可容4人並肩而上。堡內建築結構與老土堡基本相同,只是擁有更多的房間,共有300餘間。堡內生活設施齊全,一口數十米深的水井足可解決堡內人員的吃用水問題,更周全的是,堡內還挖有半畝大的池塘,十分方便堡內人員的洗漱用水。從土堡後面所建的花壇看,土堡更象是府第式土堡建築,因為花壇上還築有圍牆,進出土堡只能從堡門出入,這也是防禦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惜年代久遠,現只剩下遺址,今人已看不到新土堡昔日的風采了。
鄧家鄉位於縣城東南部,東鄰賴坊鄉,西接長校鄉,南界靈地鄉,北連田源鄉,距縣城52公里。下轄7個行政村30個自然村,其中的田中村土樓里自然村建有兩座土堡,即上土堡和下土堡,堡主分別為鄧承郁和鄧承御兩兄弟。說起鄧氏家族,田中村《鄧氏族譜》“鄧家概況”載:“元末明初,千九郎公之十四代孫七秀和八郎從余朋遷徙鄧家創業,生息繁衍,至今六百多年歷史。……八郎公後裔居住在鄧家、田中、馬寨村的馬塘、滿水塘等,約有2388人。”經考,鄧氏的先祖可追溯到885年入閩的崇安鎮將鄧光布,沙縣《鄧氏舊譜序》載:“春秋鄧吾離之後,以國為氏。世傳高宗得命傅說於版築,相商中興,賜封鄧國。”“迨漢文景間(前179—前141年)鄧況自楚徙居南陽之新野,況之子孫至元成間(前48年—前7年),鄧隆者為荊州刺史……隆之子勛為交趾刺史,勛之子宏為豫章都尉,以子晨汝南太守……晨之族子禹,杖策北渡,為時元勛,天下平定,改侯高密……禹之子十有三,各使守一藝,所可稱者,曰洪,曰訓。洪好籌策,永平元年(58年)入議邊事……後拜張掖太守……訓女為和帝太后(鄧騭之妹,皇后)……鄧騭以定策,功拜大將軍……吳魏鼎立,鄧艾、鄧芝雖弗同仕一朝,即其功業亦各為一時名將。延及唐季,鄧侯光布為崇安鎮將,捍禦浙寇,建州南劍賴以安。”又《南陽郡鄧氏世系表》載:“一世曼(德陽)至四十七世禹。自太始祖商蜜侯鄧禹至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二十五世鄧邵、二十六世鄧靜,靜公生四子:長曰光化,次曰光布,三曰光天,四曰光日。遠祖至光布為一百世,亦為入閩第一世。”“鄧光布,字明遠,號南津,河南光州固始縣,鄧邵公之孫,鄧靜次子。唐末昭宗時……隨王入閩。”“中和元年(881年)淮河上游,有屠者王緒,組織一支農民軍,解放了壽光兩州……光啟元年(885年)正月,(王緒)率光壽隊伍五千人,並強逼吏民一起渡江。”由上可知,鄧光布入閩為885年。此後,光布公次子鄧舜後裔遍布三明各地,並遷徙閩、贛、粵、川、港、台等地,其中一支即第十五世孫千九郎宗元公從荊村(今三元區荊東)遷徙清流縣余朋安居,至第二十九世八郎公時,與兄七秀公又由余朋遷徙鄧家鄉田中村開基,至第42世鄧起禎時,生有三子,長曰承郁,即是上土堡的堡主,三曰承御,即為下土堡的堡主。
鄧承郁,田中村《鄧氏族譜》載:“起禎長子,字文也,號徒先,生順治丁酉年(1657年)七月,歿乾隆庚申年(1740年)十一月,八十四壽,功業恢宏。”其所建的上土堡位於村中大片陽田中,坐北朝南,東西堡牆寬40米,南北堡牆長56米,加上堡前半圓形池塘(56×14米),占地面積共2800平方米。整座土堡呈四方堡,堡門2個,堡正門設於南堡牆靠右,為磚石圓拱門,下半部為塊石壘砌,上半部為磚;高2.4米,寬1.6米,門道長3.3米。另一門設於北堡牆靠中,不與堡正門處於同一直線,式樣與正門同,高2.2米,寬1.5米。由於處於田地中,故堡牆的牆基全部採用塊石壘砌,高達1.5米。從堡門的設計來說,正門較為講究,類似門坊式樣,圓拱上方採用向外突出的出檐,門面用白灰抹面,門道上方全部採用大方木做底,兩旁立柱支撐;而後堡門不講究裝飾,僅磚面外露。兩門均為雙扇木板門,厚度10公分,外包有鐵皮,門上方還設有注水口,可防火攻。堡牆為生土夯築,高8.85米,其中一層堡牆高5.8米,厚3.3米;二層堡牆高3.05米,厚0.6米;二層迴廊寬1.7米,貫通全堡,牆上共設有22個小圓拱形的瞭望射擊視窗,對外可進行有效的防禦。
堡內建築中,沿四周堡牆建有數量不等的二層木構屋,設有上堡牆的通道。堡內中間還建有南北堡門中間分界的東西朝向的二進磚木結構屋,其中東向的面積較小,西向的較大,都為單層結構,共有200多間房。從建築特色來看,雖然布局較雜亂,卻十分注重小環境的建造,如東向的磚木建築,雖然面積小,卻設計有較多的天井,共有5 處;還因為堡牆的高大,顯得堡內生活空間變小的緣故,堡主在堡內還設計有小池塘及照壁等,顯得另有天地。磚雕、木雕件也十分精美,體現出當時匠師的藝術水準,與人的印象是堡主財力雄厚,情調也十分高雅。可惜的是,由於年久失修,原可居住200多人的土堡現只剩下5戶人居住,大部分的木構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西向的磚木結構建築因為一次火災,現已塌毀大半,東面堡牆也部分坍塌,整座土堡呈現頹敗景象,若再不搶救維修,距離消失的日子不遠了。
距上土堡西南面的下土堡,二者相距不遠,堡主鄧承御。《鄧氏族譜》載:“承御公,起禎公三子,字乘六,生康熙甲寅(1674年)九月,卒於乾隆癸亥年(1743年)二月,七十壽,生七子。”相傳,承御公而立之年開始建造土堡,約在1704年,距今已有303年的歷史了。有意思的是,上土堡的始建年代比下土堡早,約在1703年,即承郁先建土堡,歷時三年建成;而承御在大哥承郁土堡動工後才開始建造,卻比上土堡早竣工,故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哥土堡動工時,弟弟參加動工儀式,不意間誤會形成,故弟弟為爭勝逞能,欲與之比高低,便籌款建造,由於心切性急,夜以繼日趕造,雖然比哥哥更早建成土堡,但是質量得不到保證,如今上土堡猶在,而下土堡由於1994年的一場火災後已完全塌毀,這也是對土堡建造規律違背的報應,儘管弟弟所建的土堡比哥哥土堡面積更大。下土堡現今只剩下殘垣斷壁,其遺址處小池塘仍在,望著不遠依然聳立的上土堡,不由感嘆萬分,本是同宗的兩兄弟,同時代建造的相同土堡,結果卻是如此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