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鱓花鳥圖

清李鱓花鳥圖

清李鱓花鳥圖,創作於清朝,是中國古代有名的古畫。現在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藏。畫中繪有石榴、蜀葵、萱花數株,石榴樹虬曲多姿,斜插於畫面,單就樹冠便占領了大半尺幅。

基本信息

【名稱】清李鱓花鳥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文物現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簡介】
紙本,設色,縱171.5厘米,橫92.8厘米。
李鱓是“揚州八怪”中的—位。他在康熙五十年中舉以後,曾入宮廷充當畫院供奉,但不久便遭排擠,乾隆三年出任山東滕縣知縣,後又罷官回家,以後常在揚州賣畫。他一生不得志,“兩革科名一貶官”,經歷了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然而正是生活的磨難造就了那他與眾不同的性格與超絕脫俗的畫風。李鱓早年曾從同鄉魏凌蒼學畫山水,繼承黃公望—路。入宮後,隨蔣廷錫改學畫花鳥,後來又向指畫大師高其佩求教。與此同時,他還吸取了明代陳淳、徐渭、清初八大山人、石濤等名家的潑墨寫意畫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喜用破筆潑墨作畫,任意揮灑,其作品具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點。而且他還善於在畫上作長文題跋,字跡參差錯落,變化豐富,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壇有著較大的影響。
李鱓的《花鳥圖》軸,縱觀此圖,艷麗清雅,一派生機勃勃的氣象。畫中繪有石榴、蜀葵、萱花數株,石榴樹虬曲多姿,斜插於畫面,單就樹冠便占領了大半尺幅。枝上開滿了紅彤彤的榴花,在翠綠葉子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艷奪目,碩大的石榴有的已經成熟,果皮裂開,露出了鮮嫩的果肉,把樹枝壓得彎彎的。兩隻白頭翁落在枝頭,沐日迎風,巧得生機。它們相互對視,仿佛鳴叫著,好似正為這成熟的金秋歌唱。樹下盤石林立,秋葵、萱花、蘭花穿插於石縫間,它們姿態各異,隨風搖曳。這多姿多彩、蒼茂繁盛的花草樹木,清新和煦的秋風,一切都是這樣的和諧、恬適、美好,真可謂是“人間好畫圖”。畫上落款:“乾隆二十一年,歲在丙子夏五寫。復堂懊道人李鱓。”
此作為豎構圖,全景式布局,以斜角取勢。筆墨酣暢淋漓,利落灑脫,技巧純熟,功力深厚,率意中見純真。筆法有張有弛、有快有慢、變化豐富,墨色濃淡相宜且虛實有度。石頭以橫筆側鋒橫掃而成又略施赭色,樹木則勾畫皴擦而成。樹葉用三綠加墨直接勾畫而成。石榴和各種花朵都是勾畫後加之赭色、白粉、胭脂等色暈染,使畫面色調鮮麗多彩,高貴典雅。風格除作者之本色外,仍保留有南沙風致。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舉人,曾為宮廷作畫。他擅長花卉蟲鳥,畫法工致,落筆勁健,縱橫馳騁,不拘繩墨,有時使用重色與彩墨相結合,頗得天趣。其代表作品有《楚歌搖細風圖軸》、《松竹猶存圖》、《秋葵圖》、《松柏蘭石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