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裝: 3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4903367, 7564903368
條形碼: 9787564903367
尺寸: 22.8 x 15.4 x 1.8 cm
重量: 358 g
內容簡介
《清末立憲與國家建設的困境》主要內容簡介:法國年鑑學派的著名史學家布羅代爾(Ferhand Braudel)和當今世界體系理論的代表人物阿瑞基(Giovanni Arrighi)都提出了“漫長的世紀”概念,在他們看來,必須從長時段的視角進行理論思考和歷史觀察才是有效的,如布氏所強調的“長時段是社會科學在整個時間長河中共同從事觀察和思考的最有用的河道”.①歷史學家黃仁宇也提倡類似的“大歷史觀”。在他看來,歷史的規律性,有時在短時間尚不能看清,而需要在長時間內打開眼界,才看得出來。“為理解今日的中國,我們必須回溯和西方國家對峙時期,因此必須將基線往後延伸,到鴉片戰爭前兩百多年。”②從大歷史的視角來看,19世紀無疑是中西歷史的一個轉折點,這一世界格局的變遷根源於17世紀以來中西發展的“大分流”。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國家建設:解釋清末憲政改革的新視角
一、現代國家的內涵
二、國家建設的路徑
三、文獻綜述的系譜
四、研究方法的反思
第二章 民族國家建設的困境——難以調適的多元認同
一、國際和歷史環境
二、民族或國家認同
三、塑造國民的困境
四、主權國家的構建
五、小結
第三章 集權國家建設的困境——集權改革與地方主義的張力
一、對絕對君主制的追求
二、官制改革的集權傾向
三、財政和軍事集權的限度
四、地方自治的困局
五、小結
第四章 公民國家建設的困境——國家與社會由互動走向對抗
一、輿論界與話語政治
二、社團、組織與動員
三、互動及博弈的困局
四、清末的國家與社會
五、小結
第五章 近代中國國家建設的困境
一、民族主義與國家構建
二、集權分權的悖論
三、國權與民權的變奏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