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興衰

1683年,清中央政府派施琅攻占台灣,一統中華,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旗袍,已經成為了今天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作為中華國粹聞名於世。 乾隆帝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統治,遏制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清朝簡介

清朝(1644年~1911年),此前「後金」(1616年~1636年),1644年清軍大舉進入中原,是統治中國的最後一個王朝。

它創立了萬里開疆康乾盛世的繁榮,一度文人薈萃(《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鏡花緣》《長生殿》《桃花扇》等等)。清朝初期和中期,在吸取了明亡的教訓基礎上,積極改革明朝宦官亂政、特務橫行、苛捐重稅、民不聊生的黑暗弊政,鼓勵生產,幾度發展經濟,尊孔興儒,開創了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社會最後的輝煌。這一時期也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治世,史稱“康(雍)乾盛世”。清朝後期,英、法、美西方各國的資本主義卻在迅速發展。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古老國家,成為了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的新對象。西方列強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簽定了一系列的不平條約。為了自強,晚清政府全國上下開展了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呈現同治中興,同時也奠定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基礎。1898年,銳意改革立志變法的年輕光緒帝開始了“戊戌變法”。但與此同時,中國封建社制度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層層保守勢力的阻擾新法,變法失敗。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末代皇帝溥儀於1912年退位,清王朝正式結束。自入關以來,清朝共歷十帝,享國祚268年。

滿洲族的由來

女真族滿族的前身。源自3000多年前“肅慎”, 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靺鞨”,一度建立“渤海國”。遼金時期稱“女真”,遼書中也作“女直”。金朝就是女真族建立。元朝以來,女真族一直居住在滿洲,即今中國東北。

女真族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
明朝洪武帝時,明朝欲壓抑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在滿洲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1583年,中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併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分散在滿洲各地的女真各部。

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曰大金,史稱後金,年號天命,定都於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內)。

明清間的戰爭,如果從18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突襲撫順之役開始,至清攝政王多爾袞率清兵入關,占領北京為止,前後歷時26年。其中重大戰役不下十五六次,較小的戰役更多。

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起兵抗擊明朝,舉國震驚。同年,爆發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

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遼陽、瀋陽,遷都於遼陽。1625春,努爾哈赤不顧貝勒諸臣異議,決定遷都瀋陽。當年農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後,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起程,夜宿虎皮驛(今瀋陽蘇家屯十里河),翌日抵瀋陽。從此瀋陽成為後金政權的統治中心。後金遷都瀋陽後。

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正式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大金”國號為“大清”,稱帝,正式建立清王朝。改元崇德。

1640年松錦之戰爆發,1942年洪承疇被俘降清。明朝與清朝在遼東的爭奪至此也就基本接近了尾聲,遼東境內已經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了。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朝崇禎皇帝在農民軍的攻城炮聲中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政權。明朝山海關大將吳三桂夾在農民軍和清軍中間腹背受敵,迫於形勢邀請攝政王多爾袞入關“平賊”。聯軍打敗大順軍。李自成軍一路南撤。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

清朝初期的歷史

統一中國(1644-1683)
1644年後,中國南方先後出現了福王、魯王、唐王、桂王等多個南明小朝廷,此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中華大地四分五裂,南明小朝廷依然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忙於選妃,閹黨東林黨彼此黨爭,弘光小朝廷覆滅後,為爭奪正朔唐王魯王、唐王桂王還先後互相攻伐。連年戰火破壞了一切社會生產,百姓民不聊生。

清廷先後派遣多鐸、阿濟格、豪格、吳三桂、李成棟等南下征討各地的農民軍和南明軍隊。 在清廷平定全中國的過程中,無惡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特別是剃髮令強制執行,各地再燃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殘酷鎮壓,在揚州、嘉定、江陰、南昌、廣州等地進行了大肆屠城。 同一時期,流寇張獻忠及其餘部孫可望等在四川進行大屠殺,進行血腥統治,並一度打起南明旗號割據。造成漢族人口驟減,發生西南地區民生蕭條、萬里無人的景象。清朝平定西南地區流寇餘部。在西南地區,清廷安撫流民,發還漢族人民耕地和糧食,引導漢族人民積極發展生產,並遷移湖廣人口填川,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

明將鄭成功在1661年攻下了當時為荷蘭殖民地的台灣,打起南明旗號建立台灣鄭氏政權,來做為抗清基地。1683年,清中央政府派施琅攻占台灣,一統中華,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剃髮易服
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滿族的髮型與漢人迥異,該族男子把前顱頭髮剃光,後腦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漢人的服裝漢服以交領、右衽、無扣等為主要特色,滿裝的主要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等。
清朝由居於中國東北的滿族人建立。在入關之前,滿族統治者在關外已然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髮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髮易服,作為臣服的標誌。

清軍於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入關時曾頒發“剃髮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漢臣孫之獬受到其他漢大臣的排擠,惱羞成怒之下向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於是,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漢族人民為保護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進行了此起彼伏的鬥爭。清朝統治者對此進行了暴力鎮壓,例如1645年發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與“剃髮易服”有關。此起彼伏的鬥爭歷經幾十年,最終結果是滿族封建統治者取得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么被殺,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門,帶髮修行。

清朝滿族統治者推行“剃髮易服”的原因:一般認為,滿族統治者希望通過剃髮易服來打擊、摧垮廣大漢族人民尤其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保持滿族不被漢族同化。後來的歷史表明,滿族統治者的這一措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漢人逐漸淡忘本民族服飾,習慣了滿族的髮式和服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國,號召民眾剪去辮子時,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鞭子後被官府殺頭,可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易服”政策對漢族影響極深。

“剃髮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針對當時各地漢人的抗爭此起彼伏的情況,當時的陳名夏曾說過:“免剃頭復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為說了這句話而被滿門抄斬。

旗袍

對於漢族婦女的著裝和纏小腳習俗,清廷沒有實行任何強制措施。清初,滿族婦女以旗裝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涇渭分明;清中期,滿漢女子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詩句里“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由於旗裝獨特的魅力與風情,漢族女子也爭相仿效穿上旗裝。

辛亥革命後,旗袍倍受中華女性的青睞。這時的旗袍也一改傳統的式樣,其造型為收腰線、長下擺,顯露身體曲線,開衩提高並鑲飾花邊,領型前低後高。特別是穿在一些女影星和社會名流身上,更顯出嬌柔典雅的風範,隨即成為老少皆宜的新女性的代表性服裝。

再後來的旗袍相繼出現連袖式、對開襟、琵琶襟等形式,根據季節和不同的要求,又有單、夾、襖之分,袖子也有長、中、短、松、緊之別。

旗袍,已經成為了今天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作為中華國粹聞名於世。它是我們中華女士婚嫁喜慶傳統節日所喜愛的民族服裝。旗袍在服裝史上的發展,是歷史的自然發展和選擇,沒有任何歷史政治因素的強迫。所以中華女性對旗袍的這一鍾愛,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它經久不衰。
康(雍)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治世。它包括清朝時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從公元1662年起,到公元1795年止,歷時130多年,在此期間,由於統治者相繼施行一系列緩和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維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措施,保證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社會安定,勞動人民得以安心生產,從而使社會經濟從明末清初戰爭的瘡痍中恢復過來,並迅速發展,登上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治世局面,清朝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康熙朝

康熙帝鞏固和加強了祖國的統一。對內平定了三藩之亂;降服了控制台灣的鄭成功孫子鄭克塽,使中國重新歸於統一;1675年,他派兵驅逐了盤踞在黑龍江流域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者,遏制了沙俄對華侵略的野心。1679年,他派代表與沙俄代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反動貴族的叛亂;自康熙時期至十九世紀中期,中國在北起外興安嶺,南至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東抵鄂霍次克海、庫頁島和台灣廣大而神聖的領土內,實現鞏固了全國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國家。

康熙注意恢復和發展生產。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措施。鼓勵墾荒,從1671年起,陸續放寬墾荒起科年限,並規定墾荒有成績,據開墾多少,給予不同官職,這促進了墾荒的積極性,到康熙末年,全國荒地基本上得到開闢。1669年,康熙下令廢除圈地令,以後永遠停止圈地,並規定所圈土地應退還給農民。1685年,康熙又規定民間新墾田畝,“自後永不許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旗主的經濟擴張,有利於自耕農民。康熙還下令將明朝藩王的莊田改為“更名田”,免費交給原佃戶耕種,田歸佃戶“永為世業”,變佃戶為自耕農民。為了使農村生產秩序穩定,康熙還把蠲免錢糧作為恢復經濟的經常性的重要措施。除了水旱災害例行全免之外,還往往一年蠲免幾省,一省連蠲數年。1701年,又開始把全國各省分為三批,實施“輪蠲”,每三年輪免一次。這種措施一直持續到雍正、乾隆時期,乾隆時因為國家財力充足,還多次進行全國性普免。這種措施,使農民能有餘錢投入生產,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康熙還進行了賦役改革,實行“攤丁入畝”,1712年清朝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丁額為準。以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康熙任用蘄輔等,治理黃河,減輕了水患,注意興修水利。

康熙皇帝適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進行一系列統一戰爭,使局勢趨向穩定,清政府大為鞏固,又通過一系列的文治,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使中國人民過上了一百一十二年的和平生活。再經雍正、乾隆的努力,出現了康乾盛世的繁榮局面。
雍正朝
雍正帝盛年登極。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快刀斬麻

首先整頓吏治。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連續下了13道諭旨,總督、巡撫、布政司、知府、知州、知縣、文官還有武官,告誡他們不許貪污,不許受賄,不許剋扣,武官不許吃空額,違者嚴重治罪。雍正還成立會考府,就是對財政進行審計,審計出問題,要嚴肅處理。《清史稿·食貨志》:“雍正初,整理財政,收入頗增”。史學家評論說雍正:“澄清吏治,裁割陋規,整飭官方,嚴懲貪墨,實為千載一時,彼時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風俗,貪冒之徒,莫不望風革面。”雍正整頓官吏治是收到一定的時效的。

其次實施了“改土歸流”,在少數民族地區革除了土司制度,設立府、廳、州、縣,鞏固了少數民族邊疆地區。

雍正廢除了賤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監察御史年熙上書請除豁山西、陝西樂戶的賤籍。山西、陝西樂戶的祖先,是明朝永樂永樂帝登基後,加害建文忠臣本人外,還將他們的妻女罰入教坊司,充當官妓,世代相傳,久習賤業。年羹堯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說她們是忠義之士的後代,沉淪至此,無由自新,請求雍正帝開豁她們的賤籍,準許她們改業從良。雍正帝看到奏摺後,很是贊同,於元年(1723年)四月發出第一道"豁賤為良"的諭旨。雍正帝在下令開豁樂戶賤籍的同時,又令各省檢查,如發現本地也存在類似樂戶的賤民,也準許他們出賤為良。

雍正先後下令取消賤民,取消賤籍,讓他們編為民籍,這是社會的一種進步。這種人雖然人數不是太多,但是在歷史上是有一種積極的進步的意義。

雍正在位13年,對許多的事情做了重大的改革,特別是對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所以說雍正是“康雍乾”三代承上啟下的作用,“康乾盛世”,嚴格說起來是“康雍乾盛世”。
乾隆朝
乾隆帝執政60年,雖好大喜功,但客觀來說也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有不少貢獻。他編篡四庫全書,保存了我國許多的珍貴史籍典藏。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今天四庫全書的影映本全世界都有保存,讓我們查詢起來非常方便。避免了一些古代珍貴典籍的孤本、善本流散民間而失傳。

乾隆帝酷愛漢文,勤於寫詩,有卓越的詩文才華,留下了約42613首各體詩作。作為一個皇帝,一個業餘詩人,他的詩作甚至與全唐兩千多詩人的一共四萬多首詩作不相上下,並且水平不低;即使不論水平,不論民族,一個封建帝王對漢文化如此酷愛,也是對漢文化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推動作用。

乾隆六下江南,並仿製江南園林廣修園林,勞民傷財。但也給我們現代人留下了許多的園林景觀,如今有的園林已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乾隆帝下江南期間,還修築了江浙沿海的海塘為石塘,至今還在抵禦著海潮。

乾隆朝數次減免老百姓的賦稅,極大的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狀況。

對待民族分裂問題上, 乾隆帝粉碎了新疆地區大小和卓木的武裝暴亂,統一了整個新疆並制度化管理。打敗了廓爾喀對西藏的進犯。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頒行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這一章程,是我們對西藏行使主權的重要歷史文獻證明。
乾隆帝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統治,遏制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乾隆大帝維護祖國統一,奠定中國版圖,有“十全武功”,稱“十全老人”。
在“康乾盛世”時,社會經濟發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積迅速增加,至雍正時已達到九億多畝,超過了明朝萬曆時期。加上農業技術的發展,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使全國糧食總產量大大增加。康乾盛世”把中國封建經濟推到高峰。中國的人口在“康乾盛世”時突破了一億大關。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疆域也是“康乾盛世”時奠定的基礎。

晚清(1840-1912)時期

清朝從乾隆後期更加衰落的現象,腐敗日益嚴重。繼位的嘉慶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更保守和僵化。19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大量向中國販售鴉片導致道光末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鴉片戰爭失敗後,繼位的鹹豐帝所面對的時局是西方列強開始入侵,迫使清政府與其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中英《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又簽定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根據這些條約,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時中國也自此逐步淪為半殖民與半封建的社會,主權受到嚴重損害。由於人民的負擔逐年加重,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反抗運動,其中規模最大的太平天國運動,甚至一度對清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挑戰。

為挽救自身命運並增強國力,清政府內部有識之士遂展開了維新運動,試圖革新圖強,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自18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全國各地開始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開設礦業、工廠,建設鐵路、架設電報網,修建新式學校、培訓技術人才;同時也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逐步改進清軍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方法。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間,清朝在文武齊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現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其間清朝在西方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太平軍、平定捻軍之亂,並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

至18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的一系列戰役中,清軍和法軍互有勝負。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並建成了近代海軍艦隊--北洋水師。

洋務運動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於時人多數未明當代的國際形勢,少數人的急迫性並無法改變多數官僚的舊思維,清朝的維新運動最終未達日本明治維新般的成效,結果導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並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隨後,由光緒帝與梁啓超和康有為領導發動的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又因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對,而軟禁了光緒帝,變法因此失敗,因為只有103天,因此稱為百日維新。

19世紀末,中國國內的排外情緒開始高漲,引發義和團運動仇殺洋人,八國聯軍入侵。1901年因此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慈禧太后為了攏絡人心開始推行“新政”,進行了包括建立新軍、廢除科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國發生了立憲與革命的改革路線之爭,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政府也答應實行君主立憲。不過,1911年5月組成的“責任內閣”中的大多數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結果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隨後紛紛宣布獨立,清朝的統治開始瓦解。清帝於1912年退位,標誌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結束。到1917年張勛又曾復辟清朝,但只持續了12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