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文廟為又名孔廟、文學,是奉祀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由牌坊、禮門、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配殿等建築組成,現清平文廟僅存供奉孔子的大成殿。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4間,占地面積277.8平方米,歇山琉璃瓦頂,雕樑畫棟,黃琉璃瓦覆頂,金碧輝煌。從建築風格看,清代曾維修過,梁架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的建築風格。文廟四周有漢柏17株,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古木參天,枝繁葉茂,蒼勁有力。
建築規模
在文廟南有影壁,相距100米 。影壁高5米 ,寬10.25米,厚1.27米 ,整體結構為青磚砌築,琉璃瓦蓋頂。中間有一圓綠色花邊琉璃飾件,其四周為十字,透空。其建築風格非常獨特。上有燒制的“太和元氣”四個大字,影壁的建築方青磚上皆有“乾隆十五年臨清官窯”的戳印,據此推斷文廟影壁當為清代乾隆年間建築。據記載,宋代程顥以元氣比喻孔子思想,明英宗開始以“太和元氣”讚頌孔子思想。由此可以判斷,當初文廟建成之時,人們為頌揚聖人,表達對聖人的敬仰之情,燒制了這個影壁。據當地居民傳說,影壁之北曾立有青色灰石質雕刻的盤龍柱,在影壁的南面,通過影壁的透空就能望到此柱,因此人們也稱它為“透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