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岩群

清原岩群

清原岩群 (Qingyuan Gr)邵靜波、何恃松於1981年命名。 清原岩群主要分布在遼寧清原、撫順、鐵嶺一帶。古老變質岩系呈孤島狀、殘塊狀分布在英雲閃長質。因此,改稱清原岩群,暫劃分為兩套岩石組合:金鳳嶺岩組和紅透山岩組。

地層名稱:清原岩群

地層名稱(英文): Qingyuan Gr

階代碼: Ar3

地區代碼: 13

命名:

邵靜波、何恃松於1981年命名。

沿革:

文令(1979)在清原地區首先發現麻粒岩和紫蘇花崗岩,建立了麻粒岩-紫蘇花崗岩系。1981年邵靜波、何恃松建立清原群①,同年杜文令也相繼提出建立清原群。但雙方的清原群內涵不同,邵靜波、何恃松認為在渾河斷裂以北,以紅透山地區為中心的變質火山沉積岩地層為清原群,並劃分為小萊河組、石棚子組、紅透山組、南天門組。杜文令認為麻粒岩?滄纖棧ǜ諮蟻底槌閃飼逶?群,鞍山群不整合在清原群之上。閻鄂等(1981)提出清原群應劃歸鞍山群,並劃分為景家溝組、石棚子組、通什村組,認為杜文令的清原群相當於景家溝組,邵靜波、何恃松的清原群相當於石棚子組及通什村組。1983年趙宗溥引用了清原群,它包括石棚子組、紅透山組、南天門組,置於麻粒岩-紫蘇花崗岩(小萊河組)之上。1984 年翟明國又將小萊河組劃入清原群, 為最下部的組。1985年《遼寧地層典》沿用了清原群的名稱,並分為:基底混合岩及紅透山組、大荒溝組和混合雜岩。1986年董申保等又將該群劃歸鞍山群。1989年《遼寧省區域地質志》不再採用清原群,而是劃入鞍山群石棚子組及通什村組。不過,至今人們仍習慣沿用清原群名稱,沈保豐等(1989)認為原紅透山組一、二段的岩石組合為清原群,它不整合在渾南群(景家溝組、石棚子組)之上,將清原群劃分出金鳳嶺組、紅透山組。1993年趙宗溥等將基底紫蘇花崗岩、麻粒岩暫稱小萊河群,並屬古太古代,其上為清原群。

特徵:

清原岩群主要分布在遼寧清原、撫順、鐵嶺一帶。古老變質岩系呈孤島狀、殘塊狀分布在英雲閃長質?舶魯せǜ諮抑勢?麻岩中,因此,改稱清原岩群,暫劃分為兩套岩石組合:金鳳嶺岩組和紅透山岩組。1.金鳳嶺岩組主要由(石榴)斜長角閃岩夾角閃斜長變粒岩、黑雲斜長變粒岩組成。2.紅透山岩組以黑雲(二長)斜長變粒岩、角閃斜長變粒岩為主,其次為斜長角閃岩、鐵英岩、長石石英變粒岩、淺粒岩。本組合中的各類岩石以互層狀產出為特點。是塊狀硫化物②、金和鐵礦等的含礦層位。代表性剖面為金鳳嶺剖面。清原岩群至少經歷了兩期以上的變質、變形作用及岩漿活動,變質程度已達到角閃岩相。原岩相當於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雜砂岩型的火山沉積岩系。下部以大陸拉斑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為主;上部則以雜砂岩及鈣鹼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為主。金鳳嶺剖面中變質岩Rb-Sr全岩等時線年齡為2624.1±47.8Ma,7個斜長角閃岩的Sm-Nd全岩等時線年齡為2844.39±47.76Ma。2600Ma為變質年齡,2800Ma 為成岩年齡。清原岩群與鞍山地區的鞍山群相當。該岩群與下伏麻粒岩系被岩脈穿切(趙宗溥),也有人認為屬不整合接觸,總之上下關係尚不完全清楚。 邵靜波,1990,關於清原地區地質找礦工作的思考,遼寧有色金屬地質。 沈保豐等,1991,華北陸台太古宙綠岩帶及礦床,國際前寒武紀礦床、構造、地球物理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IGCP 247)。

備考:

編撰者: 高吉鳳

作者1: 遼寧省區域地質志

年份1: 1989

系名: 太古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