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名稱:界河口岩群
地層名稱(英文): Jiehekou Gr
階代碼: Ar3
地區代碼: 17
命名:
北京地質學院山西實習大隊1959—1962年命名。命名地點在山西嵐縣界河口。代表性剖面位於嵐縣界河口—小蛇頭、興縣交樓申陽灣子和陽坡上—賀家灣。
沿革:
1959年北京地質學院山西實習大隊將該群由下而上分為碾子溝片麻岩組和奧家灘片岩組,主要由黑雲鉀長片麻岩、雲母片岩、石墨大理岩、含石墨細粒斜長片麻岩組成,認為是本區最古老地層。1960年又將呂梁山東側交城西榆皮—南溝之間變粒岩、夕線片岩與大理岩全部劃入界河口群。1967年山西省地質局區測隊進行1∶20萬靜樂、離石幅地質圖的補課,將本群劃分為5個組13個岩性段。1975年山西省地質局區測隊前震旦系綜合組根據岩群的岩石組合和顯示的旋迴性,結合區調工作中已建立的岩組自下而上劃分為奧家灘組、小蛇頭組、黑崖寨組、馬國寨組和燒炭溝組五個組。1984年徐朝雷等在山西五台系總結中,將呂梁山主峰地帶原當作呂梁群頂部地層的長數山組(大理岩)劃歸界河口群,同時提出界河口群劃分為下、中、上3個亞群的方案:即將呂梁山西北界河口群的奧家灘組上升為下亞群(內分3個岩性組),該處原上部4個組,剔除當作侵入體的片麻岩後,分成兩個組,合稱上亞群;呂梁山東側界河口群3個組合稱中亞群。1989年《山西省區域地質志》沿用了1975年山西區測隊前震旦系綜合組的劃分方案。1992年1∶5萬馬坊幅填圖中,將該區界河口群分為兩個組①。據山西省地質礦產局區調隊地層清理小組②山西省地質礦產局區調隊,1994,山西省地層多重劃分對比研究報告。最近對界河口群下的定義為“呂梁山中北段早前寒武系下部的群級岩石地層單位,由夕線二雲片岩、白雲片岩、變粒岩夾石墨大理岩及少量石英岩、斜長角閃岩所組成的組合複雜、厚度較大的中高級變質岩系,包括成層有序的圓子坪組、陽坪上組和賀家灣組以及成層無序的奧家灘岩組、黑崖寨岩組和長數山岩組。其下未見底”。本典採用了上述劃分方案,但將界河口群改稱界河口岩群。
特徵:
本岩群的3個組和3個岩組主要出露於興縣交樓申奧家灘、東會到臨縣漢高山一線;在岢嵐縣寧家岔,離石縣上白霜、許家疙瘩、陽縣禪房和文水縣西榆皮等地亦有零星出露。 據山西省地礦局區調隊地層清理小組研究報告,分為兩個系列,自下而上描述其特徵: 成層有序的圓子坪組、陽坪上組和賀家灣組: 1.圓子坪組主要由含石榴斜長角閃岩夾石英片岩、含石榴透閃片麻岩構成,厚120m,其下因片麻岩(原岩為岩漿侵入體)侵入而未見底,原岩相當泥灰岩夾砂岩。 2.陽坪上組下部以薄板狀長石石英岩、灰白色—雜色含石墨大理岩夾條帶狀黑雲透輝變粒岩、透閃透輝變粒岩及石英岩為主。上部以黑雲變粒岩夾灰白色大理岩及薄層透 閃石大理岩為主,共厚800m。其下與陽坪上組呈整合接觸。原岩相當石灰岩、鈣質石英岩和石英砂岩。 3.賀家灣組其下與陽坪上組呈整合接觸,以本組底部夕線二雲片岩的底面為界。它是一套片岩和變粒岩為主的岩石組合,上部以富鋁片岩(含石榴夕線二雲片岩)為主夾黑雲變粒岩;下部以含石榴石夕線石二雲片岩夾含石榴石透輝符山石石英岩為主,部分地段為含石榴石二雲石英片岩及綠泥白雲石片岩。總厚度大於500m。這套片岩條帶構造發育,條帶主要由粉砂質-泥質小韻律(1—2cm)組成,常有小沖刷面, 經變質而成變粒岩—夕線二雲片岩。這種沉積,有可能是濁流成因,但其中不時出現大理岩又像濱海-淺水環境的產物。 成層無序的奧家灘岩組、黑崖寨岩組、長數山岩組 1.奧家灘岩組層位不確定,主要由白雲母石英片岩、二雲片岩、黑雲變粒岩組成,夾少量大理岩和石英岩,常產出於各類片麻岩之間,與本岩群其它組關係不清。 2.黑崖寨岩組層位不確定,以斜長角閃岩為主,夾石英岩、長石石英岩和大理岩,常產於片麻岩之間,與其它岩組的關係不清。 3.長數山岩組層位不確定,主要由含石墨粗晶大理岩、蛇紋大理岩及橄欖大理岩組成,偶夾變粒岩、斜長角閃岩或夕線片岩。 長數山岩組常有工業石棉礦床產出。有的岩組顯示石墨礦化和夕線石礦化,但尚未見到工業礦體。奧家灘岩組中延展達千米的厚層大理岩,有可能被工業利用。本岩群變形作用強,變質作用已達中、高溫區域變質作用的高角閃岩相,並經受了後期變質作用的疊加和改造而發生退變質。混合岩化作用較強,以大面積出露條帶狀、條紋狀混合質岩石為特徵。 本岩群的原岩主要相當於粘土、半粘土質碎屑岩和碳酸鹽等沉積岩,中、上部局部有基性火山岩,主體屬碎屑岩-碳酸鹽沉積,形成於大陸邊緣淺海-濱海環境。前人根據岩性認為可與鄰區阜平群對比。但迄今尚未有同位素年齡數據,時代歸屬尚缺乏依據。經全面分析對比後,將其暫歸入新太古界,可能與阜平群的一部分及內蒙古的孔茲岩套相對比。
備考:
本岩群中兩個系列的地層——岩組和組的確切關係,尚需進一步研究。岩群尚缺同位素年齡。
編撰者: 沈其韓
作者1: 山西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1: 1989
系名: 太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