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 代 統 治 者 對 道 教 缺 乏 信 仰 和 了 解 , 為 籠 絡 漢 人 , 政 治 上 也 利 用 道 教 , 但 由 於 當 時 道 教 和 民 間 秘 密 宗 教 、 秘 密 會 社 的 關 系 密 切 , 故 對 道 教 嚴 加 防 范 , 以 防 其 「 蠱 惑 愚 眾 」 。 順 治 要 求 正 一 道 「 不 得 惑 亂 愚 民 」 , 對 全 真 道 在 北 京 的 闡 教 活 動 予 以 支 持 。 康 熙 認 為 長 生 久 視 於 世 道 無 補 , 求 方 藥 是 愚 蠢 的 , 對 正 一 道 首 領 照 例 行 封 賜 。 雍 正 提 倡 三 教 各 有 所 長 , 缺 一 不 可 , 故 對 道 教 的 功 用 也 給 予 肯 定 , 優 禮 天 師 後 嗣 及 龍 虎 山 道 士 婁 近 垣 。 從 乾 隆 起 , 清 廷 對 道 教 活 動 的 限 制 日 趨 嚴 格 , 道 教 的 地 位 不 斷 下 降 , 組 織 發 展 基 本 停 滯 , 教 理 教 義 毫 無 創 新 。 乾 隆 將 正 一 道 的 組 織 發 展 限 制 在 龍 虎 山 , 禁 止 到 其 他 地 方 傳 道 授 籙 , 又 將 正 一 真 人 的 品 秩 由 二 品 降 至 五 品 , 道 光 時 更 下 令 停 止 正 一 真 人 上 京 朝 覲 , 正 一 道 與 統 治 者 的 關 系 被 隔 絕 。 但 正 一 道 在 民 間 , 其 活 動 還 在 進 行 , 對 民 眾 生 活 的 影 響 還 是 有 的 , 並 向 邊 遠 地 區 和 少 數 民 族 中 傳 播 。
詳細介紹
清代滿州貴族興起於關外,入關之前已信奉藏傳佛教,入關後重視利用儒學治國,對道教雖仍予以保護,但遠不及明朝那樣尊崇。清初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為籠絡漢人,對道教還略有重視和利用,依明朝舊例封贈正一真人,令其掌管天下道教。順治八年(1651年),第52代天師張應京入朝覲見,敕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給一品印。順治十二年,第53代天師張洪任入覲,襲封大真人,並敕免本戶及龍虎山上清宮各色徭役。康熙皇帝曾命第54代天師張繼宗進香五嶽,祁雨治河,襲封大真人,授給光祿大夫品級。雍正皇帝篤信禪宗,對道教方術亦感興趣。認為“道教鍊氣凝神,與儒家存心養氣之旨不悖”。雍正五年(1727年),第55代天師張錫麟入覲,依前朝舊例襲封大真人,授光祿大夫。雍正皇帝晚年多病,於雍正九年召龍虎山正一道士婁近垣入宮,設壇禮斗,以符水治病有驗。婁近垣因此被封為妙應真人,賜四品龍虎山提點,又撥官銀修葺龍虎山宮觀,置買香火田數千畝。婁近垣在清代正一道士中最有學問,撰有《龍虎山志》18卷,文字通達。又撰《闡真篇》,對禪宗及全真道內修法頗有見識,被選入雍正所編《御選語錄》。
自乾隆時代起,因統治者極力推崇儒家理學,釋道二教的地位大為貶降。清代正一道雖趨衰微,但在民間仍有一定影響。據康熙六年統計,全國道士有21286人,約當僧尼總數的五分之一。自乾隆年間廢除僧道度牒制以後,僧道數量增長很快。而且隨著清朝疆域地開拓,漢族向邊疆地區遷移,一些原來很少有道教的地區,如東北、新疆、內蒙、台灣等地,也陸續建起道教宮觀,有道士住持,供奉香火。據《諸真宗派總簿》所記,正一、茅山、清微、靈寶、淨明等符籙道派至清末皆傳承不絕,尤以正一、清微兩派分支最多。此外還有奉薩守堅的西河派、天山派、奉真武大帝的武當派,以及九宮山派、張玉皇高上派等正一支派。這些道派雖傳承不絕,但其學說及修持方法多已相互融合,彼此區別不大。
清朝初年,全真道再次面臨與其初創時期相似的形勢。500多年前曾入主中原的金朝女真族後裔,又一次趁亂入關,建立了大清帝國。民族矛盾又趨尖銳,剃髮易服之辱,折磨著漢族人士的心靈。全真道龍門派宗師王常月應運而出,以振興道教,恢復祖風自任,傳戒弘教,使明代沉寂已久的全真龍門派出現了中興景象。
王常月(1522——1680),號昆陽子,山西潞安人。少年出家雲遊四方,參訪明師50餘人,得龍門派第六代律師趙真嵩之傳,成為第七代龍門律師。王常月受師父之囑託,看準時勢,改革舊制,以公開傳戒度人出家,整頓教規作為振興宗門的主要手段。滿清入關之處,王即從隱居的嵩山北上京師,掛單于北京白雲觀,被道眾推舉為方丈。他的傳戒活動得到清廷許可。順治十三年(1656年),王奉旨主講白雲觀,登壇說戒,度弟子千餘人。一時南北道流紛紛來京受戒。康熙二年(1669年),王常月率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武當山等地立壇說戒,皈依受戒者甚多,龍門教團於是大盛。王常月羽化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據說活了159歲。康熙帝敕贈“抱一高士”,命於其墓上建響堂塑像,每年都派官致祭。其著有《碧苑壇經》二卷,又名《龍門心法》,是弟子們整理他在南京碧苑登壇說戒的語錄而成。龍門派所傳戒法分為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三級,王常月將此三級戒作為實踐真功的基礎。王羽化後,其弟子繼續在東南江折諸省開壇傳戒,形成不少龍門支派。例如黃虛堂開創蘇州滸墅關太微律院支派,其弟子有孫碧陽。金築老人盛青涯開創餘杭金築坪天柱觀支派,門下有潘牧心、王洞陽、潘天涯等遞相嗣傳。呂雲隱開戒於蘇州冠山,門庭頗盛,其弟子呂全陽、鮑三陽、樊初陽、丘寅陽、徐艮陽、錢函陽、孫則陽、歸南陽、邵悟真等人,活動於蘇州、無錫、湖州一帶。陶靖庵開創湖州金蓋山純陽宮雲巢支派,門下有陶石庵、徐紫垣、徐隆嚴等相繼嗣傳。
龍門律宗除王常月門下諸派外,還有與王同輩的沈常敬(1523——1653)所傳派系。沈常敬隱居江蘇茅山,門下有孫守一、高守圓等大弟子。孫守一弟子周太朗,開創棲霞金鼓洞支派,四方從學者達千餘人。孫氏另一弟子范太清,住持天台山崇道觀,為東南龍門派一大道場。周太朗再傳弟子沈一炳、閔一得,均為清代道教內丹術著名學者。閔一得住持金蓋山純陽宮,撰《金蓋心燈》八卷,詳記明清龍門派傳承歷史。又編輯《古書隱樓叢書》,收明清道書28種,多為內丹學著作。
除東南地區外,清初至乾嘉年間,全國各地,甚至全真道歷來影響甚微的東北、西北、西南地區,也都出現龍門派活動的蹤跡。在東北,有遼陽道士郭守真於明末赴馬鞍山師事龍門第7代道士李常明,後返歸遼東,隱居本溪鐵剎山八寶雲光洞修道30餘年。康熙初年應盛京將軍烏庫禮之請,住持盛京(今瀋陽)太清宮傳戒,受戒者先後達數百人。在西北,有龍門派第11代道士劉一明,隱居甘肅金縣棲雲山修煉多年,往來於蘭州,隴上士庶多與之交往。劉精通內丹易學,著有《道書十二種》,流傳頗廣。在江西有龍門第八代道士徐守誠,隱居西山修煉,門下有譚太智、張太玄、熊太岸等弟子。在廣東有龍門派第11代道士曾一貫,於康熙年間入羅浮山任沖虛觀住持,其徒柯陽桂門下弟子百餘人。在四川有龍門第10代道士陳清覺,於康熙初年從湖北武當山來到青城山,後住持成都二仙庵,開創龍門碧台丹洞宗。二仙庵與武昌長春觀、西安八仙庵並稱為天下龍門派大叢林。
在雲南雞足山,還有被稱作“龍門西竺心宗”的特殊道派。該派創始人雞足道者(原名野怛婆闍),本為月支國人,自稱元末從印度來滇,精通“西竺鬥法”,常誦咒不絕。順治十六年(1659年)雞足道者赴北京白雲觀皈依王常月門下,受龍門戒法,改名黃守中,成為龍門派8代弟子。後歸雞足山,創“龍門西竺心宗”。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閔一得遊歷雞足山,還曾見到黃守中,並從他受西竺鬥法而歸。
總之,自明末清初至清代中葉,龍門派遍傳全國各地,其勢力遠遠超過正一道派及其它全真道派,與佛教禪宗五派中的臨濟宗地位相當,故世有“龍門、臨濟半天下”之說。
其他資料
可 以 說 , 明 清 兩 代 正 一 道 和 全 真 道 的 地 位 角 色 正 好 作 了 個 轉 換 , 明 代 正 一 道 較 活 躍 , 比 較 受 統 治 者 器 重 , 到 了 清 代 則 是 全 真 道 較 興 旺 , 較 受 統 治 者 青 睞 。 而 總 的 說 來 , 道 教 在 官 方 的 地 位 走 下 坡 路 , 在 民 間 和 少 數 民 族 邊 遠 地 區 則 仍 在 傳 衍 , 伴 隨 著 華 人 向 海 外 的 移 民 , 台 港 及 東 南 亞 都 能 發 現 道 教 的 蹤 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