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廣佑寺始建於漢代,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出現的寺院之一,鼎盛於明清。廣佑寺景區內的中華廣場上聳立著一個巨大的青石牌坊,五門六柱,氣派非凡。寺內的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是目前世界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鎏金坐像。
廣佑寺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山門前的青石牌坊寬34米,高16米,五門六柱,形體高大,雕刻精細,是中國石牌坊中的傑作。山門兩側各有一銅塑,左為車馬出行,取材於兩漢時期墓葬壁畫的車馬出行圖,作品以遼東官員乘輿疾行的生動場面,形象地展示了古襄平獨領東北一隅的漢魏之風。右為駕鶴升仙,取材於民間傳說。
廣佑寺白塔為八角十三級密檐式磚塔,由塔基、塔身、塔檐、塔剎四部分組成。
塔基是塔的堅固基礎,周長80米,設兩層,下層台基高3米,上層台基高3.4米,外砌條石鑲邊,台面砌蓋石板護坡。塔座上部為兩層較矮的束腰須彌座,下層須彌座中每面設一個壺門形龕,龕內置一尊模製坐佛像。
塔身是塔的主體部分,高12.6米,八角柱形。每面壁面中間出磚砌出一道橫格,把塔身分為上下兩個框。下框中間辟浮雕眉拱龕,龕內置一尊佛像。上框正中覆飾垂綬大寶蓋,蓋下嵌鑲一枚銅鏡,蓋上按棱形布局嵌鑲4枚銅鏡;左右嵌置浮雕飛天。塔身轉角為磚砌半圓形依柱,支撐頂部斗拱;斗拱三朵,轉角各一朵,承托塔檐。
塔檐為八角十三級密封式,高26.1米。第一級檐南向斗拱間橫陳木匾四方,木框匾上分別鐫“流光碧漢”四個字;檐上置木椽,上覆瓦壟,下面懸掛小風鐸36個(風鐸即風鈴),八面計288個。第二級至第十三級塔檐,由下至上,逐級上收。八角稍微外翹,飛椽遠伸,下系大風鐸104個,迎風清響。每兩層檐間設假立壁,壁面嵌懸銅鏡一枚,共96枚,輝映日月,閃閃發光。
塔剎為攢尖式。剎座高6.8米,收束在塔檐、瓦壟之上,由磚砌雙層仰蓮和其上覆缽狀的寶瓶組成。寶瓶鎏金銅質,既有裝飾之美,又起固定剎桿的作用。剎桿直出剎座,剎尖上戴剎桿帽。剎桿帽鎏金銅質,喇嘛塔形,好似風向儀,隨風轉動。
關於廣佑寺白塔到底多高,1988年至1990年,陝西省西安市古建園林規劃處採用航空遙感技術對塔的高度進行重新丈量,確定為塔高70.4米。1990年6月20日,遼陽市博物館舉辦遼陽市白塔展,最先公布此說。同年底莊志學、黨鳳山所著的《遼陽白塔考》,最早採用了此說。1993年8月,何賢武、王秋華主編的《中國文物考古辭典》認定了此說。
歷史
自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廣佑寺受賜經書之後,再沒有得到修繕與朝廷恩寵。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遼陽,占領遼東。天聰九年(1635年)廣佑寺奉敕重修。《遼陽縣誌》記載:有後金天聰九年重修碑記,“此寺創於漢時,經唐尉遲恭重修,蓋古剎也。”今白塔公園內可見一斷為兩截的殘碑,碑首呈圓形,形制頗有明代遺風。此碑或可為縣誌所記後金重修碑,但字跡早已漫漶不可識,有關這次重修的詳細情況亦無從考證。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聖祖玄燁東巡祭祖,曾駕幸廣佑寺。在此之前,廣佑寺為接駕皇帝,再次奉敕維修。也許是皇帝的心情特別好,抑或是這座禪院幽靜的環境和久遠的歷史觸動了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的詩興。臨行前他欣然提筆,留下題為《廣佑寺》的五言律詩一首:“禪宮多歲月,瑞塔積風煙。翡翠苔碑暗,珠璣寶相傳。馴檐來紫鴿,涌地出青蓮。微雨輕埃洗,茲晨興獨偏。”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這座寺院悠久歷史歲月的感嘆。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廣佑寺再經維修。但這次修繕顯然是經費不足,也沒有得到官府的財力支持,僅作了局部的修補便草草收場。此後隨著清朝國力的衰竭和洋教的進入,廣佑寺開始走向衰退。
在政權更迭中,廣佑寺幾度沉浮,特別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沙俄為了鎮壓義和團,攻占遼陽後,放火將廣佑寺燒毀。”在廣佑寺毀於兵火百年後,遼陽市委、市政府為挖掘和傳承古城遼陽的歷史文化,並打造新興旅遊城市,經國家相關部門批准,於2002年做出在原址處復建廣估寺的決定。經過兩年修建,廣佑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