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沙馥繪芭蕉仕女圖

清代沙馥繪芭蕉仕女圖

清代沙馥繪芭蕉仕女圖是一幅繪畫作品,創作於清代,作者是沙馥繪。縱92cm,橫31cm。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作者介紹

沙馥(1831-1906年),字山春,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工繪人物、花卉,筆墨清麗雅淡。

信息介紹

自題“美人言語巧喚作醉酴醿,七薌先生本。甲午菊秋沙馥臨於粟庵。”下鈐“山春所作”印。甲午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
此幅是作者仿改琦筆意創作的寫意仕女畫。圖繪女子手持花枝立於芭蕉樹前聞香自醉的儀態風情。其高聳的髮髻先以濃淡墨反覆暈染,然後以重墨繪出根根髮絲,線與面結合的繪畫技法顯現出女子頭髮的濃密及發質的柔順。仕女的面形為瓜子臉,面部以不著痕跡的淺紅色暈染,突出了人物肌膚光滑細嫩的質感和五官結構的明暗變化。其眉目間流露出矜持淒涼的怨情,與晚清文人畫家在仕女畫創作上所追求的“清淑靜逸”之趣相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人物的襯景,一側是刻畫工細寫實的芭蕉樹,一側是以淡彩直接點染的寫意浮萍。二者不僅展示了作者嫻熟地運用不同筆法的技能,且在畫中起到了以景造勢的作用。芭蕉葉的實景給人物以依託,並增強了作品清新娟秀的格調;浮萍的虛景將畫面引向了縱深,擴展了作品的深遠空間,並給人以豐富的暇想意境。

詞語解釋

改琦(1773—1828年),字伯蘊,號七薌、玉壺外史等,松江(今屬上海市)人。擅繪人物、花卉,尤以工繪嫻靜雅麗的仕女畫為時人稱著。有《玉壺山房詞選》傳世。
文人畫亦稱“士夫畫”,泛指中國古代社會中文人、士大夫創作的繪畫,以區別於民間和宮廷繪畫,在北宋經蘇軾、文同等人倡導,遂大行其道。文人畫多取材于山水、花鳥,標舉“士氣”,講求筆墨情趣,強調神韻,並重視文學修養,對繪畫中意境的表達以及水墨寫意等技法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