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後,張舜徽開始廣泛閱讀清人文集、筆記。凡所寓目文集達1100餘家,每集讀畢,輒考作者行事,記書中要旨,究其論述之得失,校其學識之淺深,各為敘錄一篇。1961年,張舜徽將這些敘錄略加刪汰,匯集成《清人文集別錄》一書。
《清人文集別錄》錄存清人文集六百家,首先是考作者行事。《清人文集別錄》每篇之前均有作者生平的內容。考辨作者行事是傳統敘錄或提要的常規,從劉向的《別錄》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脈相承。但張舜徽在所撰作者行事中,注重其家學、師承或交友,注重反映作者學術成長發展的脈絡。如《解春集》作者馮景,張舜徽寫道:“景一生好讀書,所與游多當世名士,若萬斯同、朱彝尊、閻若璩、毛奇齡之流,鹹與往還。交閻、毛為尤密,集中與兩家論學之文,質疑難、析奇義,不失為諍友。始若璩力攻偽古文《尚書》,景與桴鼓相應,集中卷八、卷九所題為《淮南子洪保》者,皆與若璩討論偽古文《尚書》之作也。”知人論事,對了解作者與認識作品皆大有裨益。
其次是記書中要旨,摘引了文集中的重要觀點,舉一例。李集《願學齋文鈔》:“嘗言以經證經,漢儒家法,無不如是。自宋以後,都以臆說解經,而經亡矣。”“又嘗教學者力行師張履祥,經學師顧炎武,吏治師陸隴其。”
第三是評論文集得失,既有對文集作者學風、學術水平高下的評論,也有對文集自身的考辨。如惠棟《松崖文鈔》之別錄,在談到惠棟學術的成就時,張舜徽說:“自其以一門為天地,以漢儒為宗師,篤信謹守,不知其他。耳目局隘已甚。不復廣采兼收,以會通經說之全。則其學之流於膠固,亦勢所必然耳。惠氏學術,所以不及戴氏沾溉之廣,亦即如此。”清代吳、皖兩派是樸學的代表,吳派代表人物惠棟與皖派代表人物戴震相較,自有其局限。
《清人文集別錄》面世後,其學術價值也得到學者的高度讚譽。文學史家劉永濟曾說:“不意吾家中壘(指劉向)遺風,復見今日,為之狂喜。”史學家顧頡剛在給作者的信中也稱讚說:“先生所作諸書,示學者以途徑。啟牖之功,實在張香濤《輶軒語》、《書目答問》之上。然彼二書,對我輩之效用已極巨。先生別白是非,指明優劣,上紹向、歆之業,下則藐視紀昀之書,其發生影響之大,固不待言也。”
《清人文集別錄》是清代文獻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清代學術史研究的基礎性成果。張舜徽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是清代學術史研究,寫有《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初稿,其中《揚州學紀》的敘論部分刊入《積石叢稿》一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出版《顧亭林學記》與《清代揚州學記》二書,此後《清人文集別錄》與《清人筆記條辨》相繼問世。在此基礎上,張舜徽於晚年對清代學術史作了一次系統的梳理與總結,出版《清儒學記》。
相關詞條
-
著述與宗族:清人文集編刻方式的社會學考察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
清人筆記條辨
《清人筆記條辨》,作者張舜徽,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余既刊布《清人文集別錄》之明年,友朋相續來書,謂清人文集之利弊得失,此書已總結之矣。
一、出版項 二、作者簡介 三、圖書概況 四、圖書目錄 -
文集[出版學名詞]
文集共分為楚辭、詩文評論、詞曲、總集、別集幾類。總集和別集構成文集的主體,其中別集數量尤多。文集有的是自編,有的是由其子孫或門人輯錄編成。
分類 代表 -
清人校勘史籍兩種(全三冊)
《清人校勘史籍兩種(套裝上中下冊)》輯錄的清代學者盧文招的《群書拾補》和蔣光煦《斟補隅錄》都堪稱清代校勘學的一流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價值。 盧文招(...
內容介紹 -
蘇軾文集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以詞著稱,文章寫的也非常好。《蘇軾文集》收錄了蘇軾一生的鴻篇巨著...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二十七松堂文集
作品目錄二十七松堂文集 宋明清小品文集輯注卷一論性論一附性善辨略性論二附性相近辨略湯武論高宗殺岳武穆論明太祖論傅說論召忽管仲論附如其仁辨略諸葛武侯論孟浩...
作品目錄 -
張問陶詩歌菁華錄
《張問陶詩歌菁華錄》,50萬字,羅應濤選注,著名學者趙伯陶、胡傳淮作序,2011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共選注詩歌近700首,旨在以比較大的篇幅囊括張...
《張問陶詩歌菁華錄》序一 《張問陶詩歌菁華錄》序二 -
內藤湖南漢詩文集
內藤湖南漢詩文集作者內藤湖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於2009年出版。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
同書異名匯錄
《同書異名匯錄》一書的作者是杜信孚、王劍,由鳳凰出版社2000年1月1日出版。本書誠為我國目錄學中之一創作,其可稱為輔助學者之良好工具則可斷言。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