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大學生的學業規劃設計

淺論大學生的學業規劃設計

淺論大學生的學業規劃設計·現代大學生活中,每個學生都會面臨制定自己大學規劃的問題,在現代大學生活中,每個學生都會面臨制定自己大學規劃的問題;然而制定“大學規劃”是一個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過程,客觀要求自己,不要急於求成,成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自己不斷的堅持和努力。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改革、人類的發展,許多的觀念在改變,價值取向也在相應改變。怎樣才能在高速發展的洪流中確立自己的目標,思考如何達到目標,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相結合的計畫,已成為當代大學生成長、成人、成材的迫切要求,更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規劃一定要建立在以自己興趣為基礎,以不斷提高自己為目標來進行的。

摘要

理想發展,學業規劃,精修專業,大學生活,就業方向,人際關係,社會實踐。

緒論

美國哈佛大學曾在30年前對當時在校學生做過一份調查,發現沒有做學業規劃的人占27%,學業規劃模糊的人占60%,有短期學業規劃的人占10%,長期學業規劃清晰的人僅占3%。30年後經過追蹤調查發現第一類人一般生活在最底層,長期在失敗的陰影里掙扎,第二類人大多數基本生活達到溫飽,第三類人則大部分進入了白領階層,只有第四類人為了實現既定目標,幾十年如一日,奮力拚搏,最終成為百萬富翁或是行業領袖。由此看來,儘早的引導大學生進行科學的學業規劃設計已經十分必要。

學業規劃

學業規劃是自身理想和社會現實的結合

制定學業規劃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結合現有的條件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整個大學期間的學業目標,並將學業規劃分割成幾個小模組,在制定的時間內逐一完成,最終實現自己的整個學業規劃。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最初的夢想,譬如科學家、太空人……但在談到高中時期的理想和目標時,無一例外的回答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學。大部分的新生認為自己未能實現高中時期的目標,原因在於自己未能制定和實施自己的學習計畫。

據調查,60%以上的學生能夠了解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能夠感受到巨大的就業壓力,大部分的新生表示高中未實現的目標爭取在大學裡實現,新生的目標趨向多極化,表現如下:

大學規劃目標 繼續深造(考研) 本專業就業 其它專業就業 自我創業 其 它比率

50% 25% 15% 5% 5%

備註:上表為 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生“三個代表”研究會於2006年9月所做的關於“我的大學規劃”的問卷調查結果,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提綱260份,回收有效提綱253份,調查對象涵蓋全院12個系的2006級新生。

一般選擇繼續深造的新生認為考研之後工作會更好找,找的工作也會更優越,但都比較盲目,只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具有不穩定性,其中只有20%左右的新生堅定的認為自己一定要考研並有比較明確的計畫和表示了解考研的相關情況。

選擇本專業就業的人很大的原因在於對此專業的興趣愛好,而且認為自己不易考上研究生,越到後面就業壓力會越大。

選擇其它專業就業的同學認為自己專修的專業前景不是太好,自己應該跟隨時代的步伐,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專業就業,大學又開通了選修課程教育,也正為我們提供了機會。

一般來說,選擇自我創業的學生都在大學裡面得到了很多鍛鍊,認為自己有這個可能性去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而且學校也為我們提供了鍛鍊的機會,諸如大學生創業大賽、科技活動周等。

而選擇其它的學生的情況就相對複雜了,但大多數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已經為自己安排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所以沒有一個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大學規劃。

大學是社會的縮影

是邁進社會的過渡階段,制定良好的學業規劃可以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同時大學也是一個理想的學習、生活的環境。

據調查,很多學生自從高中考入大學過後,沒有了升學的壓力,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學習是自主性和開放性的結合,不像高中“眉毛鬍子一把抓”似的封閉性學習。大學學習具有針對性,能夠更好的發展自身的興趣愛好,學自己想學的、愛學的知識,使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加強自己的專業學習。大學是是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

沒有壓力的學習固然令人身心愉快,但出於對將來就業的思考很多學生對“60分萬歲”持否定態度,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學習態度。無論從學習目標和學習態度來看都是一種消極的學習方式,也是制約著學生和學院發展的一個原因。很多學生認為,在當今科技知識高速發展、競爭無比激烈的今天,我們必需制定一個屬於自己的學業規劃,在知識和能力方面不斷的提升自己,從而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鍛鍊自身能力,從多方面培養、塑造自己也是學業規劃的重要內容。

大學作為社會的縮影,給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觸社會的機會,學生學習的寬度和深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在大學裡,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相關的組織機構也發展起來,積極的參與學生活動和社會實踐可以培養自身各方面能力,豐富自身的人生閱歷。學生普遍認為自身的能力應該包括學習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具體來說,即是交際能力、組織領導能力、社會實踐經驗、分辨是非的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能力等。

據調查,80%的學生都有擔任學生幹部的想法,認為在擔任學生幹部的過程中能夠培養自身應當具備的能力,為自己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業規劃設計對當代大學生的現實意義

學業規劃設計是做好職業生涯設計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也是它的組成部分。制定並實行良好的學業規劃可以更好的迎接社會的挑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招聘者的要求越來越依賴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幹,他們更喜歡有準備的人才。另外,因為擴招使的高校畢業生數量大量增加,就業形勢嚴峻,據資料統計: 2003年全國高校待就業畢業生有65萬,到2005年達80萬,預計到2007年,我國高校待就業畢業生將達到90萬[2],社會職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除了學習,他們是在不知道還需要做些什麼,顯得十分茫然。因此,在學生入學時,對他們的學業規划進行引導,有助於他們的學習和發展,更好的迎接社會的挑戰

有助於發掘自我,促成自我發展

一份有效的學業規劃設計,包括自身條件和現實問題兩方面,因此它能夠引導大學生認識自身的個性特徵、現有的和某些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身的價值並使其持續增值,引導他們對自身的長處和短處以及綜合素質進行對比分析,引導他們弄清個人目標與現狀之間的距離,引導他們學會如何套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採取切實可行的步驟,不斷增強自己的專業競爭力,從而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

馬斯洛的五層次需求理論[3]指出:高層次的認識需求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己職業生涯的進展狀況,而一個科學可行的職業生涯又是以一個良好的學業規劃為前提和基礎的。現代著名文學家劉英曾說過這么一句話:“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疾病、貧窮、死亡,而是自己擁有很多的剩餘時間而不能過有價值的生活。”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抱著“和尚撞鐘”的心態渾渾噩噩度日的人能實現自己高層次需求,能感受到人生成功的快樂。

因此,大學生都應該是自己人生、學習、事業的規劃者和耕耘者,設計自己的發展藍圖。為實現自身價值準備、創造、抓住機會,從而使自己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效果更好。

有助於促使大學生集中精力、提高熱情,增強青年大學生的主動性

如果大學生沒有自己的學業規劃,大學生的時間、精力就會處於荒廢和散亂之中,很容易進入與學業無關的瑣事鍾,虛度美好光陰,相反,擁有自己學業規劃的學生能夠合理調節自己的日常學習,自己做的每一點都是實現未來目標的一部分。學業規劃使得大學生心中的理想具體化,更容易實現,對學業的順利完成做到心中有數,熱情高漲。也使得他們心中學習意識的轉變,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又被動變為主動,增強青年學生的主動性。

有助於當代大學生的自我定位,儘早的明確自我的人生目標

學業規劃的前提認識自我,只有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針對性的明確學業方向,而不盲目化。認識自我是對自我深層次的解剖,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根據過去的經驗、經歷,選擇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從而解決“我想乾什麼”和“我能幹什麼”的問題。自我定位是學業規劃乃至人生規劃和行動得以成功的基本依據,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大學生學業規劃的“六大步驟”

學業規劃的選定

我們知道:事物都是普遍聯繫的,事物的相互聯繫包含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導致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主觀(人類自身)和客觀(社會和自然界)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結果[4]。學業規劃的制定也是學生本身和現代社會的發展前景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它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左圖為現代大學規劃的重要影響因素模型圖。

首先:分析自己的興趣愛好,認定自己想做什麼,古今中外,因興趣之花而點燃成功之火的事例不勝枚舉。興趣是理想產生的基礎,但很多大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模糊,甚至沒有。所以一定要認定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麼,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進行奮鬥和學習。

其次:分析自己的能力和特長,確定自己能幹什麼,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現實行動中的表現。任何職業都要求從業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備一定的條件,所以學生應該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愛認定自己想乾什麼的基礎上確定已經具備的能力和應該開發、培養的潛在能力。

再次: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前景和方向,確定社會需求是什麼。選擇符合社會需求又最適合發揮優勢的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才是最好的,同時充分聽取他人意見以及各種有關規劃的事例,並聯繫自己所在學校的教育方式、背景才能做出好的決策。

學業規劃的動力測試

學業規劃的動力測試是用於考查參測成員與個人思想密切相關的動機結構特徵及其強度,包括影響願望與成功願望的動機、挫折承受的動機、人際交往等。

影響願望:在組織行為過程中,力圖獲得、鞏固和利用權力的內在需要,試圖以自己的思想、意圖影響和控制他人,控制環境和牽引對自己有影響的作用力的願望。

成功願望:在面對任務環境時,朝向高標準設定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進行艱苦的努力,希望得到優秀成績的願望。

人際交往:在生活和工作中對人際關係的關注與重視程度、與他人建立並保持良好關係的願望和技巧以及能夠獲得的人際支持的程度。

學業規划動力測試表[4]

類別編碼 成功願望 影響願望 挫折忍受 人際交往
A 適當 適當
B 適當 適當
C
D
E 適當 較高

學業規劃的測評結果

如果是A 影響願望低,在相關的學生或老師不積極配合或觀念有分歧的情況下通常將事情獨攬。

如果是B 成功願望低,左右逢源,能夠得到學生或老師的幫助,但容易將自己的觀念強化給別人,也不利於學業規劃的實施。

如果是C 事事請示,按照老師或家長布置的方案去完成,團隊合作能力較弱,觀念易受別人影響,遇到困難容易退縮。

如果是D 願意主動承擔責任,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沒有良好的人際支持系統,容易退縮,比較難以決策。

如果是E 做事積極、認真、能夠較好的處理問題(但針對不同的規劃還要區別對待)

強化自己的學業規劃,做出良好的心理暗示

當學業規劃選定以後,很多大學生或者拖延不動或者立即行動,結果導致很多大學生有了學業規劃卻不能實施或實施後不能持久,最終無法實現既定的學業。這些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大學生在制定學業規劃時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對學業規劃的強化。強化學業規劃就是學業規劃的執行者在執行之前充分運用想像,詳細的將達成學業規劃的好處羅列出來,從而培養出積極的心態,進而增強動力、產生更大的執行力,確保學

業規劃的順利完成。

學業規劃的分解

學生在制定出學業總目標以後,要對學業規划進行自上而下的分解,即制定學習計畫。這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進行:在校期間總的學習目標—→年的學習目標—→學期的學習目標—→月的學習目標—→周的學習目標—→日的學習目標。從而使自己的學業規劃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天,確保學業的嚴格執行。

對學業規劃的評估

在實施過程中,及時地對環境和條件做出評價和估計,對自己的執行情況做出評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現實生活中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這就使得學業規劃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彈性,我們應該及時反省和修正自己的學業目標,變更實施措施與計畫。做到定期評估:每年、每學期、每月、每日的進行檢查、評估,進而分析原因和障礙,找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

進一步激發自己的興趣愛好——激勵和懲罰

對於一般人而言,激勵措施能將人的潛能和積極性激發出來,懲罰可以有效地防止惰性的產生。大學生一定要制定出完成階段目標後對自己的獎勵和懲罰措施:完成後怎樣獎勵自己,完不成將怎樣懲罰自己。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學業規劃告訴老師、家長,讓他們來引導自己,激發自己的興趣,也可以聯繫自己的同學,在某件與自己相同的短期規劃方面,兩人進行比拼,這也可以激發自己的興趣愛好。

學業規劃與職業規劃的關係

學業規劃是職業規劃的一部分.

其實從高中的文理分科開始,職業規劃就已開始了.職業規劃與學業規劃要解決的共同問題是:專業選擇。 學業規劃是在專業選擇基礎上,制定詳細具體的學業規劃。

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都必須建立在對被規劃者進行全面科學的測評基礎之上。

學業規劃理論由我國學業規劃與升學決策研究專家張恆亮先生創立,它繼承和發展了從上世紀發端於美國的職業指導與生涯教育理論,不僅能夠實現人職匹配,更在於幫助人們提高個人發展的效率。即以最小的代價實現人匹配並促進個人的可持續發展。

大學規劃的意義

對於在校的大學生來說,及早設計自己的學業規劃,明確自己的學業目標,在充分了解自身學什麼、怎么學、什麼時候學等問題的基礎上提高素質優勢,才有可能在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把握住機會獲得成功,實現自我,成就自我,為21世紀的中國發展再創輝煌。因此,大學生學業規劃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生很長,可以同時擁有很多興趣。在發展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尋終身不變的志向。有一本書的作者訪問了幾百個成功者,詢問他們有什麼是他們年輕時不明白、而今天終於明白的事情?他得到的最多回答是“希望有前輩告訴我,鼓勵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興趣固然重要,志向更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最大化影響力”,但是多年來我有許多興趣:語音識別、對弈軟體、多媒體、研究到開發的轉換、管理學、滿足用戶的需求、演講和寫作、幫助中國學生……興趣可以改變,不必把興趣當作你最後的目標。不必把任何一條興趣的路斷了,可以平行發展,實在必要時再作最佳的抉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